幸福档案
岳麓书院,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2020年9月17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勉励湖大学子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 才智。
今天,新时代青年们,接过历史接力棒,牢记总书记嘱托,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需要紧紧相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新的荣光。
湘江西岸,麓山脚下,岳麓书院矗立千年。
在书院的讲堂内,摆放着两把椅子,以此纪念开启书院伟大历程的“朱张会讲”。
1165年,张栻受邀执教岳麓书院。随后以“心怀天下、敢为人先”之心,邀请师承闽学的理学大师朱熹前来讲学,开创兼容并蓄之先河,提出“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人才标准,铸就融合儒家筋骨和楚蛮血性的湖湘文化。
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手书“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以此作为校训,制成匾额悬挂于书院讲堂。这是书院 精神的又一次升华,成就了湖湘文化的另一个高峰。
千余年里,岳麓书院多次毁于战火,其废墟状态最长达到百年之久,但它的思想与教育体系从未间断,成为奠定三湘大地的文化基 石,是湖湘文化的精神滥觞。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挂在岳麓书院门前的八个大字,是激励无数湖湘学子向心中梦想出发的动力之源。
2020年9月17日下午,细雨中的岳麓书院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
紧张、兴奋、激动,是每一个在场的湖大师生共同的感受。在岳麓书院的门口,面对闻讯赶来的湖大学子,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大家 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 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赓续与传承,为读懂湖湘文化精神之所
习近平总书记对岳麓书院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很深入的研究,这是总书记到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在现场的郑明星最深刻的 印象。
现任岳麓书院文物工作办主任、副研究馆员的郑明星, 1998年从湖南邵阳师专(今邵阳学院)毕业,在邵阳某乡村中学当老师,教语文课。那时的他就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常惋惜于传统文 化的断层,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如陆九渊、王阳明等文化大师所撰写的书籍。
1999年的某天,到湖南大学看望同学的他,在同学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岳麓书院。那时的他,对这里还一无所知。
由宋真宗亲笔题写的“岳麓书院”匾额。
还记得那天也下着蒙蒙细雨,书院里人不多。当他慢慢走过大成门,进入大成殿,便看到挂于墙上的孔子像。回过头,又见立于户 外的孔子铜像。那一刻,他似乎感受到穿越千年的儒学经典变成一种 可感的力量击中了自己。“好像是穿越了。”他打趣地说。就在那一刻,他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决定:来这,做些有意义的事。
岳麓书院能有现在的样子不容易。郑明星介绍, 1981年,受湖南省委委托,湖南大学开始岳麓书院的修复工作, 1984年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正式成立,杨慎初任第一任所长。新时代书院人又一次开启 了书院的复兴之路。而对湖湘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脉都举足轻重的“实事求是”四字匾额,也是在那时重见光明。
“实事求是”源于班固的《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那时的宾步程一定不曾想过,他手书的这四个大字会在不久后被一个青年演化成推动中华民族走上复兴大道的力量之源。
郑明星介绍,从岳麓书院各时期史料来看,这块匾额自抗战时期起便不见踪迹,大概率在战火中被损坏、遗失。岳麓书院修复工作开启后,由于原匾额仅有的图片非常模糊,仅看出字体有汉隶的影子,又因“实事求是”源于汉书,以杨慎初为代表的第一代书院人即 决定借鉴汉代典籍与碑刻重书“实事求是”。
他们查找翻阅了《石门颂》《华山庙碑》《乙瑛碑》等大量汉代碑刻,借鉴字体表达,重书“实事求是”,让这块浓缩着中华文脉精华的匾额再一次挂于岳麓书院讲堂之上,与代表“朱张会讲”的那 两把椅子交相辉映。
岳麓书院于1986年招收了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历史学专业的大专生,之后招生中断。直到1990年,第一批专门史硕士研究生进门,岳麓书院才正式恢复招生。
郑明星是幸运的,当他2000年考入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时,书院的修复与研究工作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他回忆自己入院学习那几年,说当时只有一个专业即中国思想史,而每一届也只有 3—5个学生。
郑明星毕业后选择留在书院工作,主要负责书院文物的整理、展示、保护和研究。 2016年10月,岳麓书院1040周年之际,郑明星主持完成了“岳麓书院历史陈列”设计和布展工作。 2021年9月, 6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岳麓书院》播出,郑明星作为学术撰稿人,主持撰写了30余万字的学术脚本。岳麓书院的千年历程,就在这一砖一瓦、一字一句、一帧一画中变得鲜活可见。
宋真宗题写的“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一挂便是千年;公元1165年,由张栻撰写的《岳麓书院记》首次道出岳麓书院“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嘉庆年间,山长袁名曜带着学子们在大门外挂起“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八个大字,至今仍是无数湖湘学子向前的不 竭动力。
郑明星现在手头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和研究研究岳麓书院中镶嵌的约110余块碑刻,悬挂和收藏的290余块匾额和楹联。也正是一辈辈书院人不断的传承与赓续,才让文物与历史再一次展现人前,让岳麓书院与其承载的湖湘文化触手可及。
现在的岳麓书院,拥有历史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3个教学机构;建有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机构) 3个(湖湘文化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等10多个科研机构。
郑明星笑称自己的工作无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但他已经做了22年。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强调传承与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一辈辈书院人的传承与赓续只为湖湘大地精神的皈依之所变得丰满、生动。
专注与坚守,为回首时的无憾
2020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观摩了一堂思政课,当时授课的老师,是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兵。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从1997年兼任思政课老师到2000年全职教授思政课, 20多年来,龙兵一直在钻研思政课,他创设的“移动”思政课堂,长期位于湖南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课程榜榜首。
在岳麓书院、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新民学会旧址等地,龙兵的思政课讲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龙兵给学生们讲思政课。
开设“移动”思政课堂的想法来自一次上课的瞬间。龙兵回忆,那时他刚刚从事思政教育不久,正在给学生们讲毛主席的《论持 久战》。正在投入讲解的他,忽然看到台下一名学生空洞的眼神,他意识到,学生没有代入感,很难感同身受。
只有感同身受,才有发自内心的感悟。他开始探索“移动”思政课堂,带着学生走进岳麓书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着学生踏上曾被日本飞机轰炸的图书馆遗址,了解那段苦难与屈辱;带着学生参观新民学会旧址,感受先辈们的觉醒与奋斗。
龙兵说,总书记肯定了自己的“移动”思政课,嘱咐他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来讲清楚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这让龙兵觉得自己20多年的坚守方向对了,特别值。
龙兵不仅通过自己的思政课感染学生,还通过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感染他们。他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学生宿舍进行家访,了解到学生家中有困难,他就会慷慨解囊。近几年来,龙兵陆续资助了10余名学生。
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学生沙尔合提跟龙兵说,自己的母亲本想亲自向他道谢,但因不会普通话,只能让自己代为转达。那一刻龙兵觉得很幸福,因为爱可以穿越语言的障碍,直抵人心。
来自西藏的桑姆,毕业后在西藏山南地区洛扎县拉康镇人民政府工作,扎根基层。她说是龙老师帮她渡过难关,龙老师是学生的贴心人,她也要帮更多的人解决问题,做百姓的贴心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龙兵说,等他退休后,回顾起这一辈子,引导了学生走正路、引导了学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这是他作为一个思政老师最大的幸福。
钻石与创新,为不负青春韶华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陈谨林正是现场众多聆听总书记嘱托的学生之一。
在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正处于十字路口的陈谨林突然看清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们的殷殷嘱托,让他明白了为什么做,清楚了该怎么做。
1987年,陈谨林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唐江镇竹下村。 2007年高考填报志愿前的那个晚上,陈谨林竟梦到岳麓山下的一座古建筑,红墙青瓦,古香古色。梦中的他被那种氛围吸引。醒后,他上网搜索,发现岳麓山下真有个古建筑——岳麓书院。似乎有一种力量牵引着他报考了湖南大学。
本科毕业之后,陈谨林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国桥梁工程专家陈政清院士,专注于磁阻尼技术的研究,开启了科研之路。
2012年,陈谨林跟随团队老师和师兄前往厦深铁路榕江大桥,那是我国磁阻尼技术在实际工程上的第一次应用。他们在榕江桥上待 了一个星期,见证了阻尼器安装到桥上的整个过程。那一刻,当年指 引着他报考湖南大学的力量似乎渐渐清晰。
硕士毕业后,陈谨林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但他并未满足,依然与导师陈政清院士保持密切学术联系,几乎将休息时间全部投入到陈院士团队的磁阻尼技术研究当中。
2015年,为了让新型磁阻尼技术能够更好地落地应用,陈政清院士团队开始筹建公司。当收到老师的召唤,陈谨林毅然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回到湖南大学继续攻读博士,跟着老师全心投入科研和创业。
陈谨林深知磁阻尼技术对加快和保障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
通过不懈的努力,在陈政清院士的带领下,陈谨林和伙伴们不仅在科研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还应用他们研发的磁阻尼技术将北京 大兴国际机场、上海中心大厦等大型建筑的抗风抗震能力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还在世界最高建筑—摩洛哥努奥三期吸热塔上应用上“中国制造”,让我国在磁阻尼技术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陈谨林先后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获得国家专利12项,参编规范2项。 2019年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全国总决赛金奖,成为湖南大学第一个得此殊荣的学生。
2020年9月,陈谨林再一次面临选择,这次他犹豫了。公司已走上正轨,现有的技术已有稳定的应用,只要稳扎稳打,公司业绩不成问题。但做科研总有攀不完的“珠峰”,是否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向着世界之巅进发?
就在那时,习近平总书记来了。岳麓书院门口的小广场上,那番殷殷嘱托,让陈谨林想到了曾经牵引着他来到湖南大学的那股力量,想到了自己的初心。那个决定就是一瞬间的事。此刻,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成为他的底气,唯有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与封锁,才算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将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业中,才是自己的初心与幸福。
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千百年来,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精神不变,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信念不减。无数青年学子、科研工作者正伴着岳麓书院的四季,在某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中默默耕耘。或许,谁也不知道心中的理想哪一天会成真,但心有归处,便是幸福。
总策划:贺弘联 王冠华
执行策划、统筹:陈海波 周逸峰 陕振萍 曾小颖
作者:陈珉颖
责编:曾小颖
编辑:姜媚
校读:范铁军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陈珉颖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