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村农民的作品。
海外华媒代表们在画室中观摩村民在石头上作画。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王义正 谭苏昕 通讯员朱媛 长沙报道
“湖南农村的发展非常快、建设得非常美,不由得让人赞叹甚至惊叹。”6月27日,正在湖南参加“乡村振兴看湖南”——2023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活动的19国华媒代表前往了浏阳市小河乡,经过实地探访后,菲律宾《世界日报》中国新闻主编吴朝晖表示,所见所闻让他印象深刻。
近年来,当地农民通过做好“土特产”文章,转行画师大力发展“美丽经济”,绘出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新奇的事物,新鲜的农村,顿时深深吸引了大家。
海外华媒代表们在了解当地"土特产”情况。
“这两种梅干菜有什么区别?你们是如何销售的?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增收?”在土特产展区,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接连发问。
“你们家之前的收入主要是靠什么?多久能够学会?一天能画几块石头?一块石头能卖多少钱?”在乌石艺术创意基地,南非《非洲时报》副总编辑孙想录详细地询问着每一个细节。
孙想录(左二)与村民交谈,了解相关情况。
地处湘赣边界的乌石村曾发展较为落后,近年通过紧抓乡村振兴机遇,采用“以企带村、以产促旅、以业兴农”思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围绕“乌石农品”“乌石艺术”“乌石文旅”三个平台,积极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之路,乡村面貌随之焕然一新。
放下农具、拿起画笔,农民吃上“艺术饭”。村民张建南在家养猪,有空就到村里创意基地画画。在湖南知名油画家段江华的指导下,她画的创意油画《一头粉红色的猪》在段江华乡村美术馆展出后,以5000元人民币价格卖出。这让和张建南一样的农民画师更有信心继续创作下去,也让乌石村建设者们找到新发展方向。
代表们在村里走访。
村里的一处院落。
如今,乌石村开始引入画室,培养农民画师,作品回收销售,构建了一条农民画产业链,农民画师月收入根据作品数量可达3000元至6000元不等。
“在大家的传统印象中,农村就是发展农业。看到农民能创作各种艺术画,觉得挺震撼。高雅艺术进农村,颠覆了大家对传统农村的印象和认知。河里的石头变成受市场欢迎的艺术品,也是农村致富的一种创新方式。”孙想录说。
此外,乌石村正着手建设新的蔬菜加工厂,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现已建成20个腌制池,可腌制2600吨新鲜蔬菜。新厂今年建成投产后,可解决单季1000亩的芥菜腌制,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以上。
乌石艺术创意基地。
产业有基础、对外有品牌、发展有方向,乘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东风,乌石村村民生活将越来越好。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用侨胞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专业的新闻视角、全媒体的展演方式,真实全面生动地报道湖南乡村振兴的新成就,让海外侨胞关注和了解湖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情况。”吴朝晖说。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谭苏昕 朱媛
编辑:苏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