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来源:湖南卫视 编辑:戴桢 2023-06-25 20:25:02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天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会议讲话,还是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牵挂耕地保护这件大事,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湖南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牢记“国之大者”,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图片

粮食生产,根在耕地。去年,湖南实现“田长制”全覆盖,全省牢牢守住5431.71万亩耕地的基本目标,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3%的稻谷。

在衡南县泛市村,三台挖掘机正合力修整一处鱼塘,这块地原为基本农田,被开挖成池塘用于养鱼,镇级田长了解情况后,通过“屋场恳谈会+耕地保护”乡村治理新模式,村里迅速将池塘恢复为耕地。

衡南县茅市镇镇长 欧召军:通过网格化管理,做到田长制工作全覆盖,让耕地保护在全镇老百姓心中扎根。

今年,衡南成立了专项整治小组,制定出台系列文件,计划在年内完成7000亩耕地恢复任务。

衡南县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李利民:锚定耕地保护目标不放松,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农地农用。

防止“非农化”,不仅要管好人,更要管好田。在郴州北湖区,三合村曾因两百多亩的创意花海园、蔬菜观光园等地,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乡村旅游打卡点,钱赚到了,耕地保护区分布变得模糊。如何科学利用好农田,为此,当地通过“一码管田”app,成功实现了数据化管理。

郴州北湖区华塘镇三合村二级田长 王元和:基本上是没有“非农” “非粮”这种情况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查看每个田块的具体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每块田的监管效率。

郴州在全市建立了数千个铁塔视频监测点,24小时监测高标准农田的地力、水稻长势、病虫害等田管数据。

保沃土,造良田,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在靖州横江桥村,当地以村集体为流转主体,将“巴掌田”“斗笠田”及“非粮化”问题田,集中连片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实现新增耕地169亩。

靖州渠阳镇横江桥村党总支书记 黄卫平: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521户农户都在流转协议书上签字,村集体成功流转2171亩土地使用权,有效解决耕地抛荒撂荒和“非粮化”问题。

种粮大户伍叶君,看中这里集中连片的农田、宽敞的机耕道,以及便利的灌溉水渠等基础设施,与村里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目前,靖州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27.1万亩,覆盖率居全省前列。

怀化种粮大户 伍叶君:我们农民现在种田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跟以前人工相比,生产效率高了10倍以上,小田改大田,每亩至少增产200斤。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违法占用耕地同比下降27%,全省卫星监测耕地净增加13.33万亩,耕地总量首次实现递增。今年以来,全省共交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10.79万亩,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谢文:科学合理推进耕地恢复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运动式”,做实做细田长制的各项工作,推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整个耕地保护全程管控体系建设。

来源:湖南卫视

编辑:戴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