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宽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推进全民阅读、共建精神家园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就建设“书香中国”作出重要指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共建书香家园就是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总体要求,以三个层面的具体目标为重点任务,即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阅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一、满足新需求,着力完善阅读基础设施
制定和完善公共图书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市民书屋、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资源配置标准,加快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以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基础上,统筹建设社区阅读中心、数字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全民阅读设施应当规范挂牌及标识使用,公告服务项目和开放时间,明确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在节假日、公休日期间,全民阅读设施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段。全民阅读设施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应当执行相关规定。管理单位应当明确日常管理和维护责任人。国家鼓励和支持学校图书馆(室)、科学与专业图书馆、民办非企业阅读场所及其他阅读设施承担或者参与全民阅读服务。加强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特别是农村和社区网点建设,支持实体书店、书报亭、高校书店等各类阅读设施的发展,发挥其促进全民阅读的公益功能。推动基层图书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各类书屋资源整合,培育全民阅读活动品牌,更好发挥城乡书屋作为阅读活动和阅读服务主阵地的作用。
二、适应新时代,着力强化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
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和价值追求。充分发挥报刊、广电、互联网等各类传统和新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书香家园”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建立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广泛宣传阅读、指导阅读。加强全民阅读的学校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从小培养爱阅读的习惯、善阅读的方法,使阅读成为自觉的生活方式。开展对外阅读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阅读文化“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阅读文化成果,努力形成有本地特色的阅读文化。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及其他重要节庆日期间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阅读理念渐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
三、顺应新趋势,着力提高数字阅读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众多年轻读者的重要阅读方式。适应数字化新趋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大力推进数字化阅读发展,建立全民阅读数字资源平台,推进数字化阅读服务。全民阅读重在内容,核心是阅读内容。数字阅读内容生产者是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基础性力量,应坚持精品战略,提供高质量的数字阅读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阅读需要。建立内容丰富的数字阅读资源库群,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建设,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和管理,改善数字出版内容消费服务方式,形成覆盖全国的全民阅读数字服务网络。加快推进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制订配套政策、专项资金资助、推介示范单位等多种方式,推动出版与科技融合发展。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加强网络文学出版传播的管理和引导,推出更多网络原创精品力作。
四、延伸新触角,着力保障重点群体阅读
大力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儿童阅读和公民阅读,通过推荐优秀读物、开展阅读指导、开展爱心捐赠、阅读推广展示等,传递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引领亲子阅读风尚,营造书香氛围,培育良好家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加强中小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中小学图书馆等校园阅读设施,充分利用少年儿童图书馆、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青少年活动场所,支持和帮助中小学生参加校外阅读活动。切实加强针对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地区居民等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阅读服务,保障其基本阅读需求。加快将进城务工人员阅读服务纳入常住地全民阅读服务体系,鼓励以社会文化机构、用工企业等为主体,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阅读需求,继续扩大“书香中国e阅读”工程的覆盖范围。开展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的“书香城市”“书香校园”和“书香女性”活动,保障不同群体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权益。
五、推动新发展,着力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
构建全民阅读法规政策体系,是全民阅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引领全民阅读社会风尚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快全民阅读立法进程。全民阅读立法主要宗旨和核心内容是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与义务,而非对读者个人有何强制约束。全民阅读立法应重点对规划制定、经费投入、组织保障、人才队伍、阅读资源、阅读服务等方面做出规定,特别是对公共阅读服务不同行业领域主体进行法律调节,从根本上提高公共阅读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效能。全国全民阅读立法已进入关键阶段,建议借鉴地方全民阅读立法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快立法进程,使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尽快实现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建立修订机制,不断提高依法促进全民阅读科学化水平。二是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公共阅读服务供给主体涉及教育、民政、文化、出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个行业领域。推动全民阅读法治化建设,需要一系列规范公共阅读服务的法律。基于当前国内全民阅读领域立法现状和全民阅读事业发展规律,建议重点就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建设、公益性出版物供给、未成年人阅读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在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立法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抓住公共图书馆立法契机,着眼统筹公共图书馆和基层公共阅读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网络。在公益性出版立法方面,建议国家层面积极推进公益性出版立法探索,对公益性出版项目支持、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多重监督及相关主体责任进行明确和规范。在促进儿童阅读立法方面,建议国家在修订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相关法律时,增加有关促进儿童阅读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推进儿童阅读立法。三是加强全民阅读战略部署。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0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推动全民阅读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阅读已不仅仅是承继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风传统,全民阅读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层面就全民阅读做出战略部署,有利于提高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私人机构的思想认识,有利于凝聚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公共阅读资源的最大共识。四是制定全民阅读发展规划。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战略规划,此后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等系列报告和规划中也多次对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上升到法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这一系列举措,代表着“全民阅读”已经由原先的纯民间自愿行为,上升为国家发展规划,成为引领和推动各类公共阅读服务主体形成发展合力。
书籍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载体,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也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程。当前,全民阅读进入新阶段,新时代赋予全民阅读工作更光荣的使命、更重要的责任。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充分发挥数字阅读的特点、优势,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与智力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向宽臻
编辑:戴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