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3日讯(通讯员 王琦 张燕舞 颜宏亮)4月10日,醴陵市成立县域医共体急救联盟,这标志着急救向基层前移,不仅能提升全市区域急救能力,有效落实分级诊疗政策,还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医务人员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同时向基层老百姓普及卫生健康与急救知识,强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如今快2个月了,醴陵市县域医共体急救联盟取得了哪些可喜的进展呢?
上下联动,构建快速高效的急救体系
自醴陵市成立县域医共体急救联盟后,在醴陵市卫健局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120急救中心”共同形成一个急危重症救治医疗服务平台。醴陵市中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作为医共体急救联盟的基地,实现社会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重症监护闭环管理,在多学科高效协作救治模式下,做到无缝衔接院前院内快速通道和五大中心核心通道,实现真正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4月12日上午,浦口镇74岁的付大爷突然腹部绞痛,且伴随着恶心、全身发热高烧等症状,被家人就近送往白兔潭镇中心卫生院治疗,普外科主任吴俊海医师通过检查诊断为急性重症胆管炎,赶紧通过急救联盟平台,向醴陵市中医院申请快速远程会诊。
醴陵市中医院收到患者病情资料后,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讨论,很快就出具救治诊疗意见,并通过网络线上指导,吴俊海医生及普外科团队为付大爷进行手术治疗,因治疗及时,患者很快脱离生命危险。
截至目前,通过急救联盟网络快速转运救治患者累计40例,其中,联合救治危重症13例,联合讨论救治疑难案例27例。
强基固本,提高基层机构的急救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把急救能力作为实力提升的核心要素。急危重症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如果能得到有效的初步处理,迅速安全转运至上级医院,能极大地缩短抢救半径,为患者的整体救治赢得时间。
在醴陵市卫健局的精心指导下,由醴陵市中医院牵头,通过骨干轮训、基层培训等方式,在基层医疗机构遴选出102名医务人员参与急救能力提升专题人才培养计划。其中,12名骨干人员采取为期半年的半脱产式轮训,90名医务人员采取120学时16类急危重症处理培训,囊括外伤、中毒、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为加强培训效果,醴陵市中医院还邀请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徐道妙教授等多位名教授来醴授课。
“学会急救才能精准施救,通过这样系统化的培训,我感觉自己的应急处置能力、医护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沩山镇卫生院付茂华医生说。
以点带面,强化社会整体的互救意识
时间就是生命,意外伤害发生时,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只有短短4-6分钟。只有不断提高社会整体的现场急救意识,提高大家遇到突发或意外情况的应急自护自救互救能力,才能更好地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增设一道有力的防线。
醴陵市卫健局组织醴陵市中医院加强社会急救能力培训建设,先后筹资30余万元,建成4个“第一目击者”培训基地,购置AED模拟机、智能复苏模型等高端设备,让社会急救实操培训与最新医学指南接轨。“急救能力培训,提高了我们对遇到突发或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到达前对现场展开救护,把握最佳救援时间,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目的,非常有意义!”醴陵市第三中学杨毅鑫老师说。
截至目前,率先面向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群体开展急救能力培训,累计开展“第一目击者行动”、大型公益急救培训5场次,培训2316人次。
来源:红网
作者:王琦 张燕舞 颜宏亮
编辑:颜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