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路上,湖南展现了怎样的探索与实践?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湖南“碳”路观察》专题报道,层层解析湖南节能降碳的经验做法。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长沙报道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产业园。
走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产业园(以下简称智谷产业园),这里建设如火如荼,沿着一个个绿树成荫的厂区“逐绿而行”,一片片亮晶晶的光伏板折射“绿色之变”,随处可见绿色低碳应用场景。
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态,也是推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着力点,而智谷产业园,正在园区节能这一议题中提交优秀答卷。
园区节能是“高等难题”
智谷产业园占地913亩,总投资180亿元,围绕”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发展自主可控先进计算高端产业集群,园区目标到202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带动计算产业10000亿元。
湘江新区经发局环资与能源处姜山告诉记者,作为湖南省内最大的先进计算高端产业集群,在构建配套的能源系统上遇到了能耗强度高、能源成本高、碳排放要求高等难题——
一方面,根据智谷产业园用地性质对园区用能进行电力负荷和冷热负荷预测,测算得到园区电力最大负荷为15.7万千瓦,年用电量约7.8亿千瓦时,年冷热需求量37.7万吉焦,用能需求旺盛。但湖南省属于能源资源匮乏省份,“缺煤少电、无油乏气”,处于全国能源网输送末端,能源保供压力大,在迎峰度夏和度冬期间,局部地区出现了较大电力供应缺口,同时,湖南省工商业电价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这从用能可靠性和能源成本两方面对智谷产业园提出了严峻考验。
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集聚度高的园区是实施节能降碳工程的重点对象,很多过去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和运营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时代的要求。因此,如何构建清洁低碳智慧高效的园区能源系统成为摆在智谷产业园前的难题。
园区节能——向管理要效能
在国家“双碳”背景下,园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发生地点,既是碳排放的主体,又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主体。节能降碳,对企业而言,是生产方式的自我革命,是技术路径的更新迭代。对园区来说,节能降碳,就是在向管理要效能。
姜山介绍,通过引入以国家电投集团五凌电力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专业清洁能源服务商,为智谷园区打造了一套以浅层地热利用为核心,分布式光伏、电化学储能、冰蓄冷、热回收为补充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并运用国家电投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枢一号”智慧管控平台实现了园区多种能源协同供应、“源网荷储用”实时互动协调的高效用能管控体系。
该系统内,以“N+1+1”的智慧综合能源系统为核心,其中,“N”-基于地热能技术的多能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1-一张可靠高效的能源网,1-一个统一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因地制宜采用地热能和分布式光伏,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结合湖南的可再生能源特点,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绿色园区供能方案。主要包括浅层地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储一体化,实现了清洁能源的最短路径消纳。充分利用露天停车坪、高楼屋顶等区域布置光伏;利用绿化带错位布置储能预制舱,实现与园区景观的融合。
公共区域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采用直流智慧照明,大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节能指标,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构建电、冷、热、水、气高度耦合的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协调优化区域内的各类能量生产与消耗设备,覆盖能源生产-转换-存储-配送-消费区域,实现“电、冷、热、水、气”能源一体化管控,有效调整和平衡园区能源供需结构、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实现碳排和能耗指标的可跟踪、可分析、可视化,统一管理碳数据、碳指标以及能耗数据指标,并实现“能碳双控”。
根据测算,智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对比传统能源供应方式,计划到2030年,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336t以上,每年减排氮氧化物142t,通过清洁用能和智慧用能,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战略实施。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