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丨沈军:我是军队的女儿

来源:红网 作者:谭苏昕 编辑:文婷婷 2023-07-27 11:22:4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在抗美援朝战场,敢为人先的湖湘儿女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专题报道,寻访走过烽火岁月的老兵,唱响不朽的英雄赞歌。

1.png

沈军

红网时刻新闻 见习记者 谭苏昕 长沙报道

7月26日,迎着长沙夏日的温暖阳光,记者见到了笑意盈盈的沈军。她正翻看着一本相册,里面有她刚参军时的老照片。

72年前,15岁的沈军在湖南沅陵参军,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她身着军装,笑容灿烂。

如今,87岁的她,气质沉稳温和,目光中透着坚定的力量。

“我普普通通,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沈军笑言。但她怀着赤诚之心和满腔热血,将最灿烂的青春奉献给了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

2.png

飒爽女兵

改名为“军” 一心向军

沈军,原名沈和曼,1935年5月生于长沙。文夕大火,长沙的家化为灰烬,一家人为避战乱,从长沙辗转逃难到沅陵安身。

“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弟弟妹妹六个。每天我要带弟弟妹妹,洗衣做饭,去菜市场捡菜叶,在地上捡烟头......”小小年纪的她,支撑着贫瘠家庭的重担。

1949年10月,47军工兵营驻扎在佘家桥盐务局的院子里,战士们出入都从沈和曼外婆家门前经过。工兵营每天架桥修路,帮老乡修整破旧的房子,还要搭建军营。

工兵连的指导员陈国忠告诉沈和曼,“我初中时就参加革命,就是要让穷苦人能过上好日子,像我的家乡东北一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穷苦人翻身做主人!”

3.png

47军文工团的文艺兵在朝鲜。

“参军革命”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种进了这个小女孩的心里,她心想“我们苦水里泡大的孩子,不怕吃苦,只怕吃不饱饭”。

而在沈军的从军生涯中,有两位首长对她影响很大,令她终生难忘:一位是让她懂得革命道理的陈国忠指导员,一位是接受她当兵的首长张清栋。

“我本名叫沈和曼,我要当军队的女儿,所以参军后改名叫沈军。”说这话时,她眼里泛着光。

4.png

文艺兵正在表演。

前线响起文艺兵之声

沈军回忆,当年她们小小年纪,一进入朝鲜便是行军几十天。

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出了“文艺工作上高山、进坑道、上火线”的号召,将文化工作的重心移至前线战场。革命战争时期的文艺工作队既是宣传队,还是服务队,也是战斗队。

1951年3月,沈军随部队到达安东,在军教导大队集训。

从基础的队列操练,到射击、投弹、战术等军事方面的演练,集训中沈军表现突出,每次打靶都是优秀。在军文工团艾群的介绍下,她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成为教导大队第一批入朝的战士。

5.png

战友们合影。

“快跑!跟上!”1951年4月14日,47军兵分三路跨过鸭绿江。

部队踏上浮桥,冲过鸭绿江,沈军随军直属队,从中路向朝鲜的北方重镇新义州进军。

47军文工团,是“为兵服务的文艺兵”。行军时,沈军脖子上挂着两颗手榴弹,背着背包,挎着挎包水壶,一路忙前跑后,给部队战士做宣传鼓动工作。

“我们怕敌机轰炸,白天不敢行动,只能等到夜晚,摸黑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间小道走。”沈军坦言,行军路异常艰苦,累了就背着比自己还沉的大包袱靠着树边休息。

6.png

在前线坑道里为战士演出。

燃青春之火奉献家国

“我曾经分配去照顾一位失去双腿的18岁小战士,他的坚强让我印象深刻。”提及这段经历,沈军满是心疼与遗憾。

她告诉记者,当年由于部队医护资源不充足,在经过重大战役后,文工团的战士们会临时分配到卫生院,协助开展伤员的救治和护理工作。

喂饭、读报、唱歌、换药,没有消毒水也没有药,只有棉签蘸着淡盐水擦拭伤口,但小战士没有叫过一声疼。三天三夜后,当沈军洗晒完血染的纱布,叫他吃饭时,这位小战士却已“光荣”了。

“小妹妹,你是一个好同志。”留下的只有在沈军笔记本上的一行字。

7.png

沈军和丈夫王鹏飞。

而沈军在前线时,经常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演出,多次死里逃生。

由于坑道过于狭小,不便于集中开展文娱活动,第47军文工团就分散成若干小组,3人一组,深入坑道内进行慰问演出。

“我们小组的组长后来成为我的丈夫,我和他一起并肩作战。舞台就是我们的战场,乐器就是我们的枪杆!”多年过去,沈军仍激动不已。

作为一名文艺兵,沈军把自己的才艺献给前线的战士,用自己青春的花火照亮温暖,抚平伤痛,成为血肉横飞的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良药,传递了炮火纷飞岁月里的坚定声音,为祖国的和平和繁荣而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谭苏昕

编辑:文婷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1/61/129017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