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王可 记者 张兴诚 娄底报道
“思政管理不是简单地说教,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沟通!”从教26年来,欧芳始终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执着坚守,倾情耕耘,用心用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思政教育与管理领域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朵。
她负责的工作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大中专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获奖)、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等二十多项奖励,个人先后被授予市级三等功、“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推动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学校“三全育人”格局基本形成
作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2021年,欧芳组织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等有关部门,反复调研论证,做好育人的顶层设计,制定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构建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学校“三全育人”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并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将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称单评单列,出台《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辅导员职称评审办法》,用制度激发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块思政教育的育人主力的积极性,使他们育人有干劲,做事有奔头,也为全面实施“三全育人”提供了制度保障。
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三全育人”工作在欧芳分管期间取得可喜的成绩,分别被评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湖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湖南省高校易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无偿献血爱心单位、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她主要参与的《让格桑花在湘中大地美丽绽放》—用心用情培养西藏学生工作经验做法入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主题展览。
构建“大思政课”体系,思政课建设大有突破
欧芳组织思政课教学部、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积极联动,在学校各门类老师中推动构建“大思政课”体系,通过调研论证及实践,基本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大思政课”体系。
一是配齐建强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打造思政金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转岗等方式,选优配齐专职思政教师51人,使思政课教师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师生配比。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思政课开放性课堂和骨干教师培训,利用暑期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开展理论课教学和实践研修培训,制定并实施《思政课教学部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开展以老带新活动,全面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素质。同时,组织骨干教师着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通过产学研合作、主题活动和实践辅导等方式,依托校内地域红色革命文化馆、农耕文化园、乡村振兴示范馆、家庭农场服务一条街等平台,开展思政课理论研究与实践,让更多思政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德育基地,走进田间厂矿,从“理论高地”走向“实践阵地”,真正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二是推进实施课程思政全覆盖。积极推进《关于加强课程思政的实施办法》落地,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将课程思政内容纳入课堂评价及教师能力竞赛的重要内容,促使全体教师主动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之水。
三是构建思政育人大环境。坚持“立德树人”,学校定期开展“娄底·职业”文化大讲堂,利用建军节、国庆日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全校师生参加“升旗仪式”等活动。一周一次主题班会,重点开展职业道德、爱党爱国等内容的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年来,通过努力,学校思政课水平和思政研究能力连年提升,先后获得湖南省第三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湖南省大学生思政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湖南省教师职业能力竞赛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6个。立项省级思政类研究课题5 个,市厅级33个,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3 项、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4 项。
来源:红网
作者:王可 张兴诚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