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门口的家训。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张必闻 谢文礼 实习生 余文婷 长沙报道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长沙河西岳麓山脚下,一坐西向东的清末民居内透着几分阴凉。
85岁的萧凯驻足在堂屋内的老照片跟前,任思绪蔓延。父亲那句“我永远是赵洲港的儿子”,久久回响在耳旁。有关父亲的记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帧一帧地滚动。
这幢民居坐落在赵洲港29号,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萧劲光的故居。
乡愁:我永远是赵洲港的儿子
从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建设海军,萧劲光一生担任国家和军队要职,每次变换岗位角色时,都是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多年来,萧劲光南征北战,杀伐果决,但在女儿萧凯看来,父亲身上永远有一股淡淡的乡愁。
“1920年,父亲从赵洲港出发,和任弼时叔叔一起远赴俄国勤工俭学。1949年8月,父亲率部队和平解放长沙,并兼任湖南军区司令员。在安排好工作后,他第一时间便回到赵洲港,这也是我和哥哥姐姐们第一次回到老家。”这段记忆,对于当时还在上小学的萧凯来说,已有些许模糊,但她记得,那一年全家在湖南待了3个月,恰逢多雨的年份,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1949年12月,萧劲光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海军学校校长,举家又迁回了北京。
直到上初中的时候,关于家乡赵洲港的人和事,才在萧凯的脑海里逐渐丰满起来。
她清楚地记得,一天早晨,父亲走过来亲切地问她:“延燕(萧凯小名),跟我一起到公园去散散步好吗?”
父女俩来到了北海公园,坐在湖边椅子上歇脚的时候,父亲说:“我给你讲讲家史吧,关于你爷爷奶奶,关于赵洲港。”
从那里开始,萧凯知道了父亲的出身,那是一个贫寒的家庭,靠着爷爷纺织为生。爷爷去世后,奶奶一个人抚养六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二伯每天出去砍柴,晚上到村头卖掉柴火,换回来的钱,奶奶用来买米。“钱多的时候做干饭,钱少的时候就只能做稀饭。”
父亲在长郡中学上学,放假时,他会和同窗好友任弼时勤工俭学,为家里减轻负担。每次要交学费时,奶奶就把金戒指当了,等大伯在外面工作挣了钱寄回来,再把金戒指赎回来。到下一年,父亲又要上学需要交学费了,奶奶又去把金戒指当了。实在钱没凑够,就靠赵洲港的街坊们帮助渡过难关。
在新中国成立后,萧劲光便投身人民海军建设大业,中间只回来过两次。“但我们都知道,他老人家心中最惦念的还是家乡。”
1970年最后一次回来时,看到久久不肯散去的父老乡亲们,萧劲光深情地向大家说道:“我永远是赵洲港的儿子”。
父爱:分离又相聚 是最深沉的爱
在所有和父亲的合影中,萧凯最喜欢的一张,是在陕甘宁边区的窑洞前,身着军装的萧劲光将三四岁大的她高高举起。照片中,父女俩笑得眉毛都弯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萧劲光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执行陕甘宁边区防务、保卫延安中央政府、清剿境内土匪、安定社会秩序任务。
“那天,爸爸工作了通宵,早上5点多才回来。”萧凯记得,父亲在家门口一把抱起她,举得高高的。“他脸上的笑容我至今还记得,仿佛一夜的疲劳在这一刻全都打消了。”
当时,这一幕恰好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相机记录了下来,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革命后代,萧凯也经历着火与血的洗礼。
萧劲光在前线指挥打仗,萧凯和其他革命后代散居在当地老百姓家。由于战争和日寇“三光政策”的危害,孩子们的伤亡率很高。
萧凯记得,有一次,她和几个革命后代的孩子还在炕上睡觉,敌人把门撬开,对着其中一个女孩就是一枪,鲜血流满了整张炕,她和其他几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后来才知道,那个女孩是刘伯承的女儿。
就是在这样残酷紧张的环境里,萧凯在跟父亲的长期分离中,度过了她的童年。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当时的萧凯,已经和其他的革命后代被安排在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荣臻小学”就读。
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诉她:“你爸爸来接你们了!”
当萧凯和弟弟被带到萧劲光面前时,她抬头望着这个系着铜牌皮带,穿着马靴,高大威严的人,感到了一种陌生。
她眨巴眨巴眼,“这是我们的爸爸吗?”萧凯和弟弟一直躲闪着父亲的怀抱。
萧劲光拿出了两根香蕉,“那个年代我们很土的,根本没吃过香蕉,不知道要剥皮。”萧凯接过香蕉就往嘴里塞,一咬发现是苦的。
萧劲光哈哈大笑,拿过香蕉帮女儿剥了皮。“我一咬,嘿,是甜的。”萧凯这才笑出了声,和父亲的距离就这样一下子拉近了。
在萧凯心目中,父亲是一位兼具文治武功,多才多艺的人,“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读书”,在生活中很有乐趣。
萧劲光懂乐器,深谙音律,特别擅长吹箫。在长征过程中,他吹箫给部队战士鼓舞士气。大家走累了,听见悠扬的箫声响起,就加快了脚步,浑身充满了力气。
萧家子女多,山南海北,各有自己的事业,相聚的机会不多。“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大家相聚更难。
1971年中秋节,萧家兄弟姐妹七人在北京相会了。加上儿媳、女婿等,大人就有十几个。
晚上,风清气爽,月光明媚。全家在萧劲光居住的院子里赏月。借着月光皎洁,不用主持,晚会开始了。
首先是合奏,有的拉二胡,有的弹三弦。先是一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接着是《人民海军向前进》,一曲又一曲。然后,每人唱一首歌。萧劲光坐在一旁,慈祥、和蔼地望着他们,听儿女们忘情地吹、拉、弹、唱。最后是萧劲光的压轴戏一—洞箫《春江花月夜》,深沉低回,婉转悠扬……
这个和谐的画面,让萧凯至今难忘。“月亮在天空中特别亮,一束光照着我们全家。我感觉爸爸就是家里的月亮,非常柔和可亲。”
家训: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这是挂在萧劲光故居的对联,也是萧家的家训。
萧劲光一生为人正派、生活节俭,对子女从不姑息溺爱。“他除了言传身教以外,还时常写书信勉励我们老实做人、清白做事。”
1948年,萧劲光长子萧永定前往苏联留学,萧劲光写下一篇长长的赠言,要儿子务必把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来,要求他坚持“实事求是”,要时刻保持“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要认真听取“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教导他“为人要正派,严于律己”……萧劲光还把各项要求和具体做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浓的关怀与期待。
后来,在次子萧策能读大学时,萧劲光又将这份赠言再次抄写了一份,勉励他成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萧凯上大学时,有个日记本,第一页是父亲写给她的话,一直勉励着她:“不骄不躁,好好认真完成学业,将来以这个作为资本为人民服务。”
直到大学读完,只有组织上知道她是萧劲光的女儿,身边的同学都不知道她的身世。
后来参加工作,单位发自行车票、柜子票,提职提薪,萧凯在父亲的要求下,从来不沾边。
虽说在单位一点怨言都没有,但是她回到家还是感到很委屈,于是就找父亲诉苦:“我按照您的教导去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我的能力各方面不比别人差,为什么不能提我?”
萧劲光语重心长地说:“你是我的女儿,这些福利要让给更困难的群众。你有困难回来找我。”
当时,萧劲光每个月的工资是400块钱,之后都会挤出20块钱给到女儿。
除了自身率先垂范外,萧劲光对亲戚朋友也严格要求。
萧凯记得,有一次,一个姓姚的表哥,因为崇拜父亲而入了伍,还专门跑家里来找他,说想在部队谋个一官半职,结果父亲直接把他送到前线打仗去了。还有一个亲戚,学了点厨艺,但又觉得当厨师工作太累,想要父亲给他在部队介绍个轻松点的工作,结果被安排到了部队的炊事班工作。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家乡派代表到北京看望萧劲光,提出要对旧居进行整修。他婉言拒绝说道:“当前国家经济困难,要把钱用在经济建设上,用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上……”
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让萧凯一生受益匪浅。多年来,她一直“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吃苦受累走在最前头,为的就是无愧于父亲留下的这些分外珍贵的家风家训。“用它,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张必闻 谢文礼 余文婷
编辑:陈星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