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阳雀洪村:全村共吃一张饼 同赏一轮月|点亮我的村①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唐莉 曾小颖 编辑:田伶 2023-09-30 09:39:0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振兴路上,文化赋能。文化振兴如何点亮一座村,请看今日新沅江。即日起,红网推出系列报道《点亮我的村》。

全村人一起吃月饼。.marked.jpg

全村人一起吃月饼。

阳雀洪村中秋夜里的歌舞表演.marked.jpg

阳雀洪村中秋夜里的歌舞表演。

红网时刻 见习记者 唐莉 记者 曾小颖 益阳报道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一轮中秋月挂上了阳雀洪村的文化广场上空,在一阵热闹的吹拉弹唱后,阳雀村的村部干事们就端出来一块“巨型”月饼。围观大月饼的村里人,有默契地为月饼让出一条路,“巨型”月饼率先入场。“这都是年年全村吃月饼,吃出来的默契。”

全村人同吃一块大月饼的事情,在阳雀洪村并不稀奇。“我们每年在中秋节都会做一块大月饼,全村的男女老少一起唱完歌就会同吃一块月饼,庆中秋。今年做的月饼格外大,有三百多斤。”阳雀洪村的便民服务员曹丹说。从2017年开始,阳雀洪村就有了全村吃同一块月饼的传统,每年村里的月饼是越做越大。“村集体的产业办得越来越好,村民的手头越来越富裕,月饼自然就越来越大了。”

每逢村里开展庆祝活动,阳雀洪村的村支书刘自武都会准备一个大水壶。“村里一开展这种节日活动,全村的人几乎都会来帮忙。出节目的就在旁边排练舞蹈,出技术的就会调配设备,好多人都涌到文化广场这块来,不大声说话根本听不清。”刘自武说。

除了中秋赏月品尝月饼,这样的大伙团聚一堂活动在阳雀洪村还有很多,每五年都会举办一场百桌团圆饭,每月一号开展全村自发大扫除,每天下午六点准时前往村里的文化广场排练舞蹈……集体活动多了,人心就齐了,村里的大小事情就会如乘风般开展下去。

据刘自武介绍,阳雀洪村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安化移民过来组建的。阳雀洪为什么叫“阳雀洪”?“阳雀”在安化方言里就是麻雀,村里以前有一条很长的大水沟,每年秋季麻雀都会落满整个水沟,水沟在安化方言里又叫“洪沟”。刘自武表示,因为阳雀洪村是一个移民村,整个村里的人们都很团结。

食品加工厂赶制月饼.marked.png

食品加工厂趁着中秋赶制月饼。

今年生产的300多斤“巨型”月饼,就来自村集体产业阳雀洪村食品加工厂。这个食品加工厂,只在中秋节的这一个月集中规模生产,党员志愿者以出义务工的形式,自产自销中秋节月饼、葡式蛋挞等糕点美食,每年年营业额达10万余元,实现盈利4万元左右。阳雀洪村食品加工厂的一名员工夏智启说,“每年做月饼的时候是最开心的,虽然月饼生产的产量需求比较大,但是大家同时为一件事情忙碌,身上会生出一份荣誉感。”

食品厂能完成一整套自产自销的生产线,还需要生产食品外包装,村里跟乡贤企业合资的印刷厂就在这时派上了作用。目前,阳雀洪村生产的月饼,已辐射沅江市多个乡镇。每逢佳节,大家都能品尝到村里作坊生产的点心。

稻虾种养。.marked.png

稻虾种养。

阳雀洪村地势低,经常内涝,但土肥,保水好。2010年,阳雀洪村全村人一致同意把全村土地资源整合起来,成立了阳雀洪稻虾种养合作社,转劣势为优势,推行喜水的稻虾共养模式。村里田地的田埂一条一条被推倒,村里人的心也更加贴近。2021年,阳雀洪稻虾种养合作社收获了产值近200万元。为克服小龙虾产量的季节性影响,村集体修建冷库进行出租,每年还能给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

自2018年阳雀洪村“摘帽”贫困村后,实现从村集体经济“零”村发展到2022年村集体经济达到32.2万元的强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万元。多次被评为“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佳村”“文明村”“四面红旗村”,沅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村,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先进村,沅江市县级“同心美丽乡村”,益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益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沅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沅江市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实践基地等,今年还被评为湖南省50个“和美湘村”之一。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唐莉 曾小颖

编辑:田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3/74/1310486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