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北去”见习营⑩丨庭康源合作社:一场“点瓜成金”的田野实验

来源:红网 作者:李奕萱 编辑:苏好 2023-09-08 15:21:3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5年来,湘江沿岸的生态、产业、乡村、民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月26日开始,来自湖南大学和湖南理工学院的40名师生启动了“湘江北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暑期见习营活动,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选取湘江长沙至岳阳段范围内六个县区,实地见证地方发展,提升当代大学生新闻学专业素养。

指导老师:姜静 王义正

见习营学员:李奕萱

为积极适应“退养还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岳阳市君山区良心堡镇悦来河村村民刘光前、汤彩霞夫妇俩结合多年的农耕经验,广泛学习,发挥智慧,带头尝试种植吊瓜,提出并推广“吊瓜+土鸡”的科学套养模式,经济收益成倍提高;建立康源合作社,“先富带后富”,发动更多农户加入改革,成为带动村落经济发展的致富典型。

图片5_副本.jpg

刘光前在吊瓜棚前。

一个“金点子”的诞生

刘光前之前是个养土鸡的人。他笑着说:“良心堡的人都知道我是卖土鸡的。”悦来河村位于东洞庭湖西南岸,原本以牲畜养殖为主。后来“退养还湿”政策出台,大家纷纷转向常规的作物种植,但由于经济效益不高,村里荒置了很多田地。

刘光前思索着能不能在这些田地里搞立体种植?于是,刘光前从自己熟悉的土鸡下手,尝试进行“棉花+土鸡”的组合,但效果并不理想。

刘光前坐不住了,一心想着要出去学习人家都是怎么种养的。他看见有人将水果和土鸡组合在一起种养,但刘光前一想:现在山上都种水果,水果也卖不出什么好价格。“无论是什么种类,种养的人多了,产量一高就不值钱了。我们要种,就要种一些特色出来。”

正琢磨着,刘光前被人家种植的吊瓜棚吸引了。刘光前想,没准在这吊瓜棚底下养鸡能行。

图片2_副本1.jpg

“吊瓜+土鸡”套养模式。

说试就试,没想到,这么一个组合的创新,真的带来了很多效益。吊瓜棚给土鸡提供了生存空间,夏季高温,土鸡还能在吊瓜棚底下乘凉;土鸡吃杂草,免除草,吃虫害,鸡粪还能肥田。此外,吊瓜成熟后不容易腐烂,采收时间较为宽裕。

悦来河村所处的湖南岳阳地区海拔低,地下水充足,吊瓜根系直接从地下吸收水分,不太需要额外的人工灌溉。“每年4-5月份是雨季,吊瓜苗一下子就长上去了”,刘光前介绍到,“即便是像去年的干旱之年,吊瓜苗的年产量也能达到200斤每亩。”

一条“致富路”的畅通

种作物,选瓜苗是第一步。第一年种吊瓜,刘光前没有种植经验,从苗贩子那里买来的瓜苗不够健康,都是别人淘汰的品种,这一批瓜苗下地,没几株活得好的。刘光前第一年改种吊瓜,就亏了一大笔。

刘光前正为没有吊瓜种植经验急得愁眉苦脸,2017年,汤彩霞在抖音上刷到了一家名为“徽记”炒货公司的账号,就跟徽记公司主动联系,自荐成为徽记在湖南地区的吊瓜子种植基地。

公司向农户提供优质的瓜苗和培训种植技术,到时候再从农户这里收吊瓜子,农户和公司处于互利共赢的状态。“公司每个月都派技术人员来向农户们传授种植经验,持续了六年多。如今农户们已经验丰富,也要每两个月来一次。”不仅如此,公司还向刘光前提供优质的吊瓜组培苗,教刘光前辨别幼苗的好坏。在与公司的相互合作之下,刘光前和汤彩霞的“吊瓜+土鸡”模式迅速突显出了盈利优势,每亩地盈利比之前提高几千块钱。

2019年6月,尝到甜头的汤彩霞决定带着老百姓一起致富,和另外4户村民一起成立了岳阳市君山区庭康源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吊瓜子。

图片3_副本.jpg

康源合作社门口的公示牌。

在汤彩霞的带动下,种植吊瓜子的农户越来越多,2019年,良心堡镇因势而为,依托“一镇一特”“一村一品”,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运营管理模式,对吊瓜子进行深加工,并注册统一商标——“良心堡康源吊瓜子”,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集吊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0年,汤彩霞又主动和传文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在良心堡康源公司加工效力不足时,传文公司向良心堡康源公司提供吊瓜子代加工技术。截至日前,良心堡镇已发展吊瓜种植超2000亩,年产值达1700万元以上。

村民只负责种养,销售都是汤彩霞负责。汤彩霞经常去市里跑销售,“岳阳之内的订单无论大小都送货上门,再远一点就发快递。”如今收获的吊瓜子不愁卖,销售渠道成熟,反倒是产量跟不上。“不仅只有吊瓜子卖得好,吊瓜浑身是宝。”吊瓜的瓜皮和根系都可以晒干制作成为中药,哪怕是吊瓜的叶片,都可以晒干当茶叶喝。汤彩霞满脸笑容地说:“完全没有滞销的情况。”

图片4_副本.jpg

吊瓜子。

一份“启动力”的助推

种植吊瓜,第一年投入的资本大,一亩地一年的投入能达到六七千。吊瓜搭棚只搭一次,搭棚用的木桩、钢丝,都是永久性的,不用每年都拆,但吊瓜苗贵,优质的组培苗要卖到十二块钱一株,一亩地需要两到三百株。 “照这样算,我种十亩地就需要七万,种一百亩就需要七十万。”

一亩地初年投入七千块钱,是什么概念?刘光前说,这些钱如果要去种玉米,能种170亩。

为解决困难户吊瓜种养“启动难”问题,从合作社到村镇齐出力。君山区对困难户进行小额信贷支持可以为吊瓜养殖户提供启动资金,刘光前、汤彩霞夫妇就免费提供种植经验和技术,实现“输血”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我去年就把我的老表(表亲)扶持起来了,现在他自己种了十七亩地的吊瓜,并且长得很好。”目前共有二十几户家庭参与种植吊瓜子,其中有三户人家是汤彩霞、刘光前夫妇亲力亲为扶持起来的。“今天打药,明天施肥……所有技术方面的活,都是我教他的。”刘光前语气里充满自豪。

“吊瓜种植虽然第一年的投入大,但只要把第一年养好,后面的收成就比较省事了,只需施肥打药。”吊瓜子第一年收获,就能把成本收回来,之后的年份除了每年施肥打药的投入,净利润能达到七八千。“我们分两种卖法,一种是炒熟了卖,就是四五十块钱一斤;生瓜子的话就是三十五到四十五块钱一斤,没有固定价格,随着市场行情浮动”,汤彩霞说,“再加上土鸡、土鸡蛋近60000元的年收入,整个套养一年下来就是差不多30万元。”

图片6_副本.jpg

刘光前。

不仅是吊瓜,刘光前形容自己“脑袋和手停不住”,即便是在后期成立了农民合作社之后,刘光前也总是在探索拓展新的种养品类。“我看着这个市场有发展潜力了,我就先饲养两年,如果发展起来了,我就向我们合作社推广。”现如今的康源合作社,不仅有吊瓜和土鸡的立体养殖,还经营着水稻、鱼、龙虾等多种品类。这些都是刘光前和合作社农户多年探索出来的成果。

今年六月份,刘光前又开始尝试养殖小蜜蜂,“岳阳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合养蜂。”刘光前笑脸盈盈地背着手去鱼池边的树丛里看它的小蜜蜂,此时,两个蜂箱空空荡荡的,除了蜂王“无人在家”。刘光前却故作神秘地说:“我知道它们会回来。”如同形容自己外出探险的孩子。

“现在他们越搞越起劲。”刘光前说着便露出了畅快的笑容。悦来河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大家坐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春风满面,一派和谐。

青绿色的果实变成金黄色,这是一颗吊瓜成熟的标志。每年十一月份,刘光前和汤彩霞拿个板凳往地里一坐,就开始收获吊瓜子。吊瓜成熟,底部变软,刘光前在瓜底用手轻轻扣个眼儿,再把手伸进去掏一掏,吊瓜子就出来了。籽粒饱满的吊瓜子被刘光前捧在手心,沉甸甸、湿漉漉的,有生命的实感,有收获的喜悦。小圆吊瓜堆积成小山,刘光前和汤彩霞养的小猫和小狗围着他俩跑来跑去,偶尔有小狗好奇啃了吊瓜一口,汤彩霞就佯装生气,笑着斥责它一声:“去!”

夫妻俩在田间地头的这一场农村实验,不仅成就了自己,也富裕了大家。刘光前主要负责技术,汤彩霞主要负责销售,这是一个势均力敌又友爱和睦的模范家庭。汤彩霞作为乡村振兴中的女性力量,受到很多人的敬佩和夸赞,提到对汤彩霞的评价,刘光前腼腆又幸福地笑了起来:“就觉得很好就行了。”

来源:红网

作者:李奕萱

编辑:苏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3/90/130305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