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专访丨刘志仁: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 在新时代展现湘潭新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李卫林 任晔 李丹 钟家英 编辑:高芹 2023-01-16 20:38:29
时刻新闻
—分享—

志仁.jpg

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李卫林 任晔 李丹 钟家英 长沙报道

“省长毛伟明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目标明、任务硬、举措实、信心足,是一个有高度、有温度、接地气、能落实的好报告、实报告、新报告,令人备受鼓舞、倍增信心、倍添动力,必将激励全省上下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1月15日,省人大代表,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在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报告充分体现了对标看齐的政治定力,始终彰显了加快发展的强烈担当,深刻蕴涵了为民造福的民本情怀。”刘志仁告诉记者,湘潭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和湘潭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总纲,弘扬“三牛”精神,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报告各项任务在湘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红

红色之城走出“顶流”之路

湘潭是红色文化高地,在5006平方公里土地上,孕育了毛泽东、彭德怀、罗亦农等革命先驱,形成了339处红色资源。这份红色基因成为湘潭独特的精神坐标,享誉海内外。

从中央到省委、市委,都高度重视红色文旅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去年9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提出打造以韶山等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塑造湖南“伟人故里”世界级品牌。

近年来,湘潭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瞄准“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发展定位,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这其中,我们做好了四件事。”刘志仁向记者介绍,一是抓红色资源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二是抓红色教育培训,打造红色特质更鲜明、红色品牌更响亮的红色教育培训新高地。三是抓红色文旅融合,突出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创结合,推动红色旅游延链强链。四是抓红色矩阵打造,深化“湘赣红”联盟、伟人故里“红三角”等区域性合作,不断擦亮以韶山为龙头的“伟人故里”经典红色名片。

“红色文化是湘潭最鲜明的特质、最厚重的底蕴、最宝贵的财富。”刘志仁表示,湘潭将充分发挥“毛主席家乡”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文旅上下功夫,把“红色宝库”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让红色文旅“活”起来,让游客“停”下来、“慢”下来、“住”下来,让消费市场“旺”起来,举全市之力将湘潭打造为全国红色文旅产业的龙头标杆。

关键词:贤

创新之城汇聚群贤之智

2022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6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湘潭市健全“引育用留”新机制促进人才强市典型经验榜上有名,为全省唯一受表扬的市州。

“去年以来,湘潭市围绕‘聚才湘潭,价值莲城’人才强市战略,打造‘1+23’人才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十大人才行动’,全方位招引人才、培育人才、发展人才、服务人才。”刘志仁介绍。

着眼“引得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同步推进,实施“校友资智回潭工程”,举办“潭商大会”,组建湘潭人才集团,打造市场化的专业引才平台。深化“智汇潇湘、鸿雁之约”主题活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来潭留潭就业创业27条措施,全年发放大学生创业贷款1.52亿元,大学生来潭留潭回潭就业约1.34万人。加大高学历人才招引力度,持续改善机关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队伍结构。

着眼“育得优”,搭建人才成长大舞台。充分发挥湘潭科教资源优势,统筹实施7大类人才培育工程,深化艾爱国匠育良才传帮带活动,探索“定向式”精准培、“订单式”精准育、“常态化”接续培等模式,全年培育技能人才2.3万人,106人入选国省人才计划,为企业培育订单技能人才及电商人才近万人。

着眼“用得好”,拓展人才使用新维度。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院士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6家、选派科技特派员425人,组建产业强市专家智库,为人才作用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银发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举措》,组织征集35个银发人才“揭榜挂帅”项目,金额达9000余万元。开展“唯帽子”问题专项治理,修订高层次人才认定及奖励办法,最大程度激发人才活力。

着眼“留得住”,优化人才服务好机制。建立市级领导主动联系人才机制,组织开展各类联谊及研修活动39场。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拿出全市最好的公共资源服务人才专家,解决子女入学、家属就医、配偶就业632人次。在全省率先出台基层教育、卫生、农业林业领域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评审基层高级教师及基层卫生高级职称609人,有效稳定了基层人才队伍。

刘志仁说,下阶段,湘潭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实施“聚才湘潭 价值莲城”人才强市战略,奋力在人才强省“五区”建设中走在前、当主力,为建设现代化新湘潭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商

宜商之城打造优商之土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国之大者’的战略工程、赢得区域竞争的实力工程、提升发展质量的引领工程、锻造干部作风的基础工程。”刘志仁说,去年以来,湘潭市聚焦“稳经济大盘、保市场主体”,通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全面推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主动报到”,着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暖心顺心”的一流营商环境。

以最大诚意助力企业转型成长,再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发展注入信心。2022年,全市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8.12%,实有法人企业占比79.56%;累计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24个,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5.2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1.12%。

“当前,湘潭经济正处于回升向好的关键节点,尤其需要激发24万多市场主体的活力,让更多企业‘敢干敢闯敢投’。”刘志仁认为,要做好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简政放权,让发展更具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规范三级权力清单,整合跨部门办事程序,推动下放县市区和园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落实落地,充分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突出便捷高效,让办事更为通畅。大力推行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母亲式”服务,持续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极简、极速、极效,真正做到不让企业和群众多跑一趟。

三是突出阳光透明,让市场更加公平。坚持尊重市场规律、要素自由流动、监管合理适度等原则,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坚决清理妨碍市场公平的各项政策规定,坚决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坚决破除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湘潭享受公平公正待遇。

四是突出重商亲商,让企业更有信心。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尊重和爱护企业家,旗帜鲜明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提质提优发展软环境,把湘潭打造成要素集聚的“磁场”、人才汇聚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李卫林 任晔 李丹 钟家英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5/50/122379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