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丨跑好“接力赛” 拓宽“振兴路”

来源:红网 作者:王薪棋 罗秋红 编辑:王杨 2023-02-01 12:27:20
时刻新闻
—分享—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共产党人的孜孜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美好夙愿。

从冒着严寒到太行山区访贫问苦,到“换了三种交通工具”赴重庆山村察看民生;从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提出精准扶贫,到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看齐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迈上乡村振兴的历史新赛道,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第一责任”的重担,多尽一份力、多办一件事、一天接着一天干,努力成为担当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船行千里,方向是关键。实践告诉我们,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要谋定而后动,要不断深入乡村一线调查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际要求与本地乡情特色,把握“部分与全面”“目前和长远”“策略与战略”的关系,事前“无死角”调研、“有节奏”规划,找准大方向,定好小目标,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

乡村振兴,人才是根本支撑,只有把人才振兴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因此,我们就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端”,走好人才引进路,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实施“制度引才”“机制用才”“情感留才”,让在外的致富能人、创业成功人士等各类人才带着情怀、带着资金、带着技术回报桑梓、共赴未来、共谋振兴。要探索自主培育人才的适用路径,为各类人才给机会压担子,既要培养懂规划、懂策划、懂市场、懂开发、懂营销、懂管理、懂文创的高素质产业人才,又要培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同时为人才提供崭露头角的大舞台,让人才在发展实践中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和建设乡村的情怀。

“十四五”规划提到,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农村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发展中想办法,就要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就要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同时还要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

然而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各乡村情况不一,产业发展还不够稳固,乡村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需要我们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要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的探索。一方面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乡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开展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促进农民“家门口”就业创业。

奇迹是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际工作中,党员干部只有以“钉钉子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入“田间地头”,扎根“百姓心头”,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不断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上乡村振兴“幸福路”。

(作者王薪棋 罗秋红)

来源:红网

作者:王薪棋 罗秋红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6/83/122778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