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唐氏综合征青年”职场记
记者:张格 谢樱 张晨光
素材来源: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长沙市岳麓区唐氏综合症家长互助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每天早上8点左右,21岁的小俊会从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的家中出发,搭乘公交车前往当地一家儿童康复机构,开始一天的工作。
小俊是一名唐氏综合征青年,也是康复机构的一名音乐助教。两年多来,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助教工作对小俊来说早已得心应手——收拾整理教具、陪伴和照顾儿童、配合授课教师播放音乐……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小俊,获得了儿童家长们的广泛认可。
在生活中,小俊不仅懂得如何照顾自己,还有一手不错的厨艺。下班回到家后,他熟练地煮鸡蛋、切片、起锅翻炒,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铜钱蛋”便端上餐桌。“等妈妈回来就能开饭了。”
“从当初手把手教小俊乘坐公交、地铁,到现在他自己学会做饭、做家务,小俊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意愿都得到了提高。”小俊妈妈说,只要耐心地教,很多和小俊一样的“唐氏儿”都能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学习潜能。
居住在湖南长沙的19岁唐氏综合征青年澄澄,如今也是一名合格的“职场人”。每天早晨7点半准时起床,吃过早餐后,他会再炒两道菜打包作为午餐,随后独自乘坐地铁到一家大型超市工作。
澄澄在超市肉类区为顾客提供服务(受访者供图)
穿上工作马甲、戴上帽子和口罩,在超市生鲜肉类区工作的澄澄,每天的工作任务是负责将各种肉类产品摆放整齐,给顾客装袋、称重、打包,以及定时清理冰柜、擦拭玻璃等。
“澄澄做事认真负责、工作积极性特别高。他最开始在果蔬部门负责摆货,后来因为表现优秀,被生鲜部门肉类区‘抢’过来了。”这家超市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说。
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徐添喜在多家接纳唐氏综合征人士的用人单位调研时发现,这些青年们单纯热情、踏实可靠、工作稳定性强,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雇主认可。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200万至2000万包括唐氏综合征人士在内的心智障碍者。
为促进心智障碍者就业,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南省智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工作试点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初步建立智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业务工作体系。2016年,湖南继续出台政策,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参加辅助性就业,实现支持性就业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特殊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也帮助心智障碍群体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唐氏综合征人士等心智障碍群体开设的职业教育逐步完善,烹饪、洗车、手工等技能培训课堂不断丰富,旨在培养“职场人”所需的劳动素养、技能技术和敬业精神。
中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要“建立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制度,扩大就业辅导员队伍”。作为湖南省第一家服务于唐氏综合征人士及其家庭的社会公益组织,被称为“唐果之家”的长沙市岳麓区唐氏综合症家长互助中心,也在探索唐氏综合征人士融入社会、职业转衔的多样实现方式。
在长沙世茂希尔顿酒店里,来自“唐果之家”的就业辅导员正带领数十位唐氏综合征青年们进行岗位实训。
“类似打扫清理、摆放物品等工作,唐氏综合征青年经过学习后都能掌握。”“唐果之家”工作人员邢园园说,更重要的是,唐氏综合征青年的成长进步离不开来自社会的温暖,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新环境适应工作时所面临的困难。
“支持性就业,就是由就业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心智障碍者进行陪伴式就业培训和支持,帮助其适应工作岗位,最终实现稳定就业。”徐添喜说,“就像坐着轮椅的残障人士难以上台阶,但只要我们为他们搭起一个‘斜坡’,他们就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近年来,在各级残联和助残服务机构的努力下,支持性就业模式得到爱心企业积极响应。如位于长沙的罗莎蛋糕、华润万家超市等用人单位,都为残障人士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他们通过招聘和培训后,一律同工同酬。
诗扬在服装厂工作(受访者供图)
长沙一家服装厂的车间里,24岁的唐氏综合征青年唐诗扬踩着缝纫机,利索地给衣物手工锁边。“美好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奋斗。”这位正处于花信年华的姑娘告诉记者,如今有了固定收入,她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格 谢樱 张晨光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