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艺术家黄于纲接受红网时刻记者专访。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张盟 长沙报道
因为一场失恋,黄于纲意外“闯”入了凉灯,在那里疗伤、画画、生活,这一待就是20年。
近些年,因黄于纲艺术及文学作品的影响,慢慢的,身处边缘的凉灯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那些普通的人、寻常的事以及平凡生活下掩盖不住的诗意与哲理。
3月25日,“黄于纲:凉灯二十年”展览在美仑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青年艺术家黄于纲带来了近20年间创作的雕塑、绘画、装置、影像等作品,让观众看到远在湘西的凉灯,走进那片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
在这个欲望蓬勃、欲求疯涨的时代,一个艺术家用20年的时间守在一个贫困悲怆的小山村。从困守、坚持到守望,黄于纲的这20年是怎样度过的?他的人生境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他展出的作品,为什么大多是黑黢黢的?……一切种种,不免令人生奇。
展览期间,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对黄于纲进行了独家专访,去寻找其中答案。
一场失恋,“闯”入凉灯二十年
凉灯,湖南凤凰县山江镇下辖的一个苗族村庄。尽管地名雅致、风景优美,但却是明清时期的苗蛮之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抗战大背景下,随着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探险家、摄影师、媒体记者等的纷沓而至,沈从文和黄永玉叔侄等知识人的走出,湘西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迎来了较大发展,但仍属僻壤。
凉灯,湖南凤凰县山江镇下辖的一个苗族村庄。
2003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时的黄于纲首次来到凉灯,毕业后至今一直居住在这里,整整二十年。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视角,观察、记录了数十个苗族家庭在时代变迁下的日常生活,又以一个在地居住者的方式探寻他们的内心情感、生活经验及精神感悟。凉灯二十年,不过是这个村寨历史上的弹指挥间,但却是包括黄于纲在内凉灯人的一段段鲜活人生。
“感谢那位女士带给我的意外,从而有了今天的20年。从背着颜料、画框走山路到凉灯,到现在开车可以进去,世界发生了变化。从山的那头,到山的这头,从疫情到俄乌冲突,从我到你,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即使祷告无力,我仍在梨树下仰望星空。沉睡醒来后,艺术家、艺术也应该行的,吃饱饭,拎着本子去找构图。”展览开幕式上,黄于纲动情讲述他的“凉灯二十年”。
黄于纲说,一开始只是想在凉灯画一些画,后来慢慢就安定了下来。“二十年前,我背着画框、颜料进山,然后走到了凉灯。现在,这里公路通了,世界也变化了。能够在凉灯生活下来,还能卖画、养家糊口,把自己的初衷一直这么做下来,并且做得很踏实,我自己也没想到。”
“他们的不喜不悲打动了我”
今年1月6日凌晨2点40分,一场大火打破了凉灯的平静。村民龙求全的土房突遭火灾,让这个由哑巴父亲、智障母亲和4个孩子组成的贫困家庭顷刻间付之一炬。
这次展览,黄于纲把龙家的失火土房“搬”到了长沙,做成了一件极为震撼的装置艺术作品。一面被烧毁的土墙下,满地被大火熏黑的瓦砾,废墟之上,火塘里烧着通红的木炭,黄于纲独自坐在老竹椅上,正在写生本上专注地画画写写,为计划出版的散文集做准备,跳跃的火光映在他的黝黑的脸庞。
凉灯村民龙求全家的失火土房“搬”到展览现场。
黄于纲说,正是龙家的这场大火,成为他梳理凉灯二十年创作和举办此次展览的契机。“我没有想到是龙求全的家里着火。在着火的前一天下午,我还带着朋友去看,那里是我经常画画的地方。这场火灾,对于这户人家,应该是悲痛的。但是第二天,这户人家又跑到我的院子里坐,他们没有表现出很大的悲痛,他们对待土地、对待周遭事物的不喜不悲打动了我。”
在黄于纲看来,龙家人面对灾难的不嗔不怒,并非是他们不为此惋惜哀伤,而是因为他们从不怨天尤人,坚韧而沉默地与自然和命运抗争着。“一场火灾,让全寨子的人惊恐万分。一个火塘,让全家人温暖落座、喝水、吃饭、泡脚,所有的悲喜都会过去。桃红李白,夏绿秋黄、四季更替,墙根下的公鸡还是一样在打鸣,往后面的炊烟和苗歌一样会响起,风一样会拂过求全的脸,将这些搬过去,搬过去吧,给世人看看,给自己看看。”黄于纲说。
大历史下的“小世界”
对于大多数凉灯人而言,二十年是日复一日劳作叠加的二十年,但对于黄于纲而言,则是从一个闯入者蜕变为本村人的二十年。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在这里,他与村民成为了朋友,甚至家人。
黄于纲因凉灯而变,凉灯也因黄于纲而变。他曾经将凉灯的一大块田地移至北京展出,许多受邀出席的凉灯人第一次去到了首都,而首都的观众也第一次认识了这个偏远的湘西苗寨。
此次展览,既是黄于纲的展览,也是凉灯人的展览。展览从湘西历史入手,按照“集”“寨”“家”三个单元,通过雕塑、绘画、装置、影像等作品,让观众在大历史的背景下进入黄于纲、凉灯和凉灯人的小世界。
黄于纲在凉灯集市摆摊时创作的雕塑作品。
“这些年,我住在那儿,跟村民们一起说野话、喝酒,他们的红事白事我都参加,我就想去记录他们。去年下半年,我在做一批雕塑,趁着手比较热,就想做一批赶场的人。于是,我就拖着泥巴,和他们一起赶场。我在集市里和他们一样摆摊,还每次收我两块钱的卫生费,我觉得很享受。我跟他们一样在赶场,这些赶场的人,好多都是我熟悉的人。我在寨子里、他们的家里遇到他们,又在赶场的集市里遇到他们,我觉得空间发生了变化,但一样还是有意思。于是我和策展人商量,按照这‘集’‘寨’‘家’三个部分来做展览。”黄于纲回忆说。
凉灯是“黑色调”的
“每个人对于世界、对于周遭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我就以一个自我的方式,去记录凉灯的变化,记录那里的零零碎碎。他们早上吃什么菜?晚上还是吃早上没吃完的辣椒吗?盐放了多少?早上是晴天,怎么到了晚上又是一场雨?这些东西都让我着迷。”黄于纲说,凉灯之于他,最开始是一种寻根的精神寄托,到后来变成了他艺术语言滋养的土壤。
“黄于纲:凉灯二十年”展览现场。
在黄于纲的笔下,凉灯是“黑色调”的,作品里几乎没有鲜艳的颜色。
“凉灯的房子,本来就是很黑、很暗的。我们以前总是想把色彩画得丰富,这是印象派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包括我们传统的美术教学,要色彩丰富,要有色彩变化,要在一个色调里面去找冷暖。我到凉灯的时候,感觉自己懵了,因为到处都是这么漆黑漆黑的,感觉到有点喘不过气来。那么,所有的教条,所有的经验,我必须把它丢掉,我画出我的感受就行了。”黄于纲说。
“需要那么多人去画桃红李白、画秋天的红、画夏天的绿、画茁壮的山吗?不需要了。我就依据我感兴趣的类型去画它,感动了我,然后再感动喜欢你的人,不需要很多,这样就可以了。”黄于纲说,他对凉灯的观察不是浮于表面、居高临下,而是把自己沉到土地里去,与当地村民共同生活、休戚与共,真实地去经历去感受,成为凉灯的一部分。
展览名称
黄于纲:凉灯二十年
参展艺术家
黄于纲
总策划:龚曙光
出品人:黄啸
策展人:盛葳
艺术顾问:邹建平
展览统筹:成琢
展览时间
开幕式: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下午2点半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5日至2023年4月30日
展览地点
美仑美术馆(湖南省长沙市东二环一段622号湖南美术出版社内)
相关单位
主办单位:中南出版传媒集团 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办单位:美仑美术馆
支持单位: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 铜官街道办事处
【艺术家简介】
黄于纲,男,1980年出生于湖北石首,湖南桃江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至今关注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千潭和凉灯苗寨,2013年开始做"金竹山计划",以艺术学和社会学介入,以“现实主义”述说中国当下乡村和城镇变化。
2020年,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20卷);2014年,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卷);2014年,入选2014湖南省油画学会年度作品展,获银奖(最高奖);2014年,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南省银奖;2006年,《年关》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社会组三等奖,中国学院奖最佳美术设计。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张盟
编辑:翁子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