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作家希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杨艳 肖帅 摄影 徐士洁 长沙报道
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壁垒吗?不少人持肯定态度,但网络作家希行在3月2日举行的网络文学创作论坛上却提出:“也会是吸引力。”她认为,网络文学将会是新一代全球年轻人在接受一种文化信息时的重要媒介之一。
作家们写小说,通常会先设定好世界观和框架。虽然写的时候不一定刻意表现什么,但希行认为,大多数时候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世界观和文化背景。
她以自己的创作为例:“我喜欢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入点,比如此时正在连载的《洛九针》,我最初构架这本书的时候,是想要写一本武侠,写武侠就想到了游侠文化,然后追溯到墨子,最后便以墨家为底蕴展开了这个故事。”
一篇小说,或许就是一段文化的引子。在连载过程当中,希行发现,由此引发了不少读者对墨家文化的兴趣:“小说当中,我无法深刻探讨这个文化,而只是把其中一些元素符号杂糅成一个新的传奇故事。但这就足够了,因为受根基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读者们都知道墨家,能引起共鸣,他们看了之后会自己去探寻更多,了解更多。”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看似两个对立的方向,却在希行的剖析中使我们发现两者竟然在潜移默化地相互滋养,并达成想象与现实、现在和过去的双向融合、奔赴。
现实中,读者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类型文学的壁垒,比如西方看金庸与我们看金庸,其中的沉浸感、代入感以及对人物的理解,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但希行认为:“这并不是说类型文学就无法交流,传统文化是壁垒,也是吸引力。”
“人类发展到现在,本身就伴随着多种文化融合。”希行认为,各种文化都并不会只是供养单独的某个人群,它能给所有人提供思想和精神的力量。如今的网络文学虽属于新类型文学,出现在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环境中,但它基于传统文化,受到了世界多种文化的影响,如西方神话、西方奇幻、西方经典文学、日韩流行文化、二次元文化等,“这些都可以和网络小说做各种结合。”
希行自嘲自己“宅属性”,比较人前怯场。但她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作品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够使传统文化更加活跃,跟上时代发展。“通过阅读、探究、了解、理解……吸引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我认为网络文学必将是新一代全球年轻人接受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杨艳 肖帅 徐士洁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