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文学大咖谈丨沐清雨:“IP影视化”是否需要“魔改”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杨艳 肖帅 徐士洁 编辑:肖拓 2023-03-02 21:10:5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302192704.marked.jpg

网络文学作家沐清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杨艳 肖帅 摄影 徐士洁 长沙报道

“IP影视化”是当下网络文学发展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将好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搬上荧屏,无疑将进一步扩大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效益。但也有不少受众在读过原著后不太愿意再看影视作品,问其原因则多出于对原著的“魔改”。

在将经典网文作品搬上荧屏时,是应该最大化保留原著?还是更应该满足影视方的市场定位,实现编剧的二次创作?

在3月2日举行的网络文学创作论坛上,沐清雨用“好的IP转化是好的故事基础与优秀改编团队的结合。得,是集体所得;失,也非个人所失。”来回答了这个提问。

沐清雨坦言,IP改编有一定的风险性,也有太多的不可确定性。“我曾很担心作品被过度改编。”她认为,影视方既然购买了版权,就应该最大化保留和使用这个故事,让IP物有所值。“事实却是,作者对原著的理解,未必是影视方对原著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个人旨意,未必能给改编剧带去更多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一个网文作品的影视改编,其制作周期通常较长,时间跨度以“年”为单位,市场会变,大众的审美却不会一成不变,在合作过程中,沐清雨发现,影视方要考虑的因素远比作者个人更多。但她也坚持:“优秀的改编应该是基于原著,保留精髓,又与时俱进,添加新的流行元素,以确保剧情和造型不过时,给观众新鲜感,给原著加持。”

沐清雨记得自己第一次对“IP影视化”有概念,是在2012年初。“那是在一个我完全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其首部军旅题材小说《幸福不脱靶》通过晋江第一次授权了影视版权。”

当时的沐清雨进行网络小说创作还不到四年,《幸福不脱靶》在连载期间有一定的热度,从而与影视行业有了初次的碰撞。之后,同为军旅系列的《你是我的城池营垒》率先被搬上荧屏,在长达近五年的影视制作周期中,沐清雨和该剧的艺术总监毛卫宁都有相同感受,“完全不知道它能够走到哪一步,终点又在哪里。直到剧定档,网络首播,又在此后的一年多里,经过央视八套等国内十一轮的上星播出,我终于意识到,《城池营垒》的影像语言使命完成了,且远远超越了原著文字语言的影响力,而原著能够获得2021年度最具版权价值文学(海外传播篇)的殊荣,也是被影视反哺的证明。”

所谓众口难调,再优秀的文学或是影视作品,都不可能收割所有受众。沐清雨表示,作为创作者,其要做的是通过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提高作品质量,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共鸣和共情。对未来,沐清雨有着明晰的方向:“我会遵循创作规律,把故事核做硬,让故事有文学性,有辨识度。”

沐清雨认为,IP改编依然将是未来影视行业的常规操作,她希望网络文学IP的生命力也能够越来越旺盛,与影视市场互相推动,彼此成就。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杨艳 肖帅 徐士洁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7/94/123977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