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平江教育“出圈”,凭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童丹平 黄程燕 编辑:杨雁霞 2023-04-18 22:18:34
时刻新闻
—分享—

QQ图片20221112145651_副本.jpg

平江县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 通讯员 童丹平 黄程燕 平江报道

暌违三载,归来仍是顶流。

由于疫情原因,连续缺席三年的乡村好校长论坛王者归来。以“县域校长︱聚焦•聚合•聚变”为主题的第八届乡村好校长论坛,于4月13日至14日在岳阳市平江县举行。

本次论坛由湖南省教育基金会与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线下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530余名乡村校长、教育专家和公益人士,线上直播吸引了数万名网友围观。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的《致敬!9人荣获“第三届乡村好校长”荣誉》报道,页面浏览量高达100多万。

人气火、热度高的第八届乡村好校长论坛,除了论坛硬核内容倍受关注外,人们还把目光投向了论坛的举办地平江县。平江县以好校长云集、全民兴教氛围浓厚、教育优先的形象在论坛中“出圈”。

IMG_9812.JPG

4月13日至14日,第八届乡村好校长论坛在岳阳市平江县举行。

好校长引领乡村好教育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群好校长成就一方好教育。近年来,平江县坚持“进德修业,严管厚爱”,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强师铸魂”工程,实施“骨干校长提升”等计划,一批乡村好校长脱颖而出。

平江一中校长何进从事教育工作35年,多次有机会远走高升,却不忘初心,坚守家乡;他先后担任三所学校校长,每一所学校在他的带领下有了质的提升;他坚持梦想,上下求索,打通老区高中、寒门学子的升学大道,他的治校理念受到教育界推崇。

1673625366456-1kasthth9mx.png

颐华学校校长彭荣宏。

颐华学校校长彭荣宏,拥有23年教育生涯,历经18个岗位锻炼,参与过6所新学校创办,担任过4所学校校长。2020年,他毅然从省城长沙的湖南师大附中,来到革命老区平江县的颐华学校担任校长,打算扎根老区,献身乡村教育。

经过2年多努力,特色党建、精细管理、绿色课堂、学科融合、拔尖学生培养等一大批颐华样本和经验在全县推广,学校实现了高起点开局、高质量起步。

该县南江镇中心小学校长朱良娅擅长把弱校带强。2016年,她担任昌江小学校长,一年之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以前,昌江小学在学区内质量抽测排前十的科目只有1个,朱良娅主持工作后,增加到11个。

南江镇中心小学以前是所不起眼的乡镇小学。2018年,朱良娅来到这里担任校长。为尽快适应新岗位,她起早贪黑,全心扑在工作上。两年后,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在全县乡镇中心小学序列中排名第一。

此外,加义镇献冲中学校长刘平芳引领师生将臭水塘改造成生机盎然的学农基地,获得家长交口称赞;伍市镇三和中学刘嵩高校长办有温度的教育,昔日薄弱学校从硬件、软件到教育教学质量彻底实现“华丽转身”……如今,平江县乡村好校长灿若星辰。

爱心人士带动全民兴教

平江县在实施教育强县工程的过程中,出台《平江县捐资兴教奖励办法》,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

一掷千金为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一批批热心教育的乡贤,捐资捐物反哺家乡,先后捐建了培才小学、白毛小学、亚林小学、余丽华学校、思村中学等44个学校和项目,捐资金额超过1.28亿元,形成了社会力量兴学的“平江现象”。

位于平江县加义镇的余丽华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等十分气派的现代化建筑,教学、生活、运动设施一应俱全,为山里孩子提供了一处温馨的成长环境。在该校的建设过程中,当地一位乡友企业家捐资2000余万元。

图33.jpg

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左一)捐资助学。

在平江县思村中学,各种爱心人士捐资助学的事迹被制成海报,摆放在学校显眼处。曾就读于思村中学的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和夫人陈淼媛,前后捐资1260万元支持母校建设。

第八届乡村好校长论坛主会场所在的颐华学校,是颐华大江投资有限公司响应县委县政府“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斥资近10亿元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的优质学校。

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在平江成了一种流行风尚。从2016年起,一批爱心人士集聚一起,共襄盛举,捐资成立乡镇教育基金会,拿出真金白银,为平江县基层教育事业注入新能量。

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教育基金会28个(其中乡镇教育基金会25个,实现全覆盖),总额超过2.07亿元,每年奖教奖学资金超过1300万元。

教育再造一个新平江

记者从平江县教育局了解到,该县是基础教育大县,全县现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560所,在校学生(含幼儿)16万余人,教职工12000余人。

平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践行“教育再造一个新平江”理念,持续用情用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教育改革发展全方位提质加速,连续十多年获评“全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县”,曾获省“教育强县”“教育真抓实干奖”。

该县把教育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多层面建立健全教育机制。通过党政定期议教、领导联点兴教、部门联动支教、教育履责督导评估等举措,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地位。

图22.jpg

平江县办学条件逐步由标准化迈向优质化。

近五年,全县共投入35.1亿元,实施教育项目849个,新建校舍面积35.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4万个,实现了安防“三项”、“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空调安装全覆盖,办学条件逐步由标准化迈向优质化。

同时,该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唯分数论质量,强化“减负增效”,推进“校联体”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对教育事业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对教育建设再怎么投入也不为过、对教师队伍再怎么关爱也不为过。”现在,平江县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获得有效改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在不断变强,教育已经成为该县的一张响亮名片。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童丹平 黄程燕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8/52/125715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