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楚怡之光丨湖南工业职院:秉持“兴工”传统 做大做强“工字号”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王露曼 编辑:翁子茜 2023-05-29 10:53:4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8.png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工业机器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通讯员 王露曼 长沙报道

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里,付裕超按下循环启动,数控机床的主轴高速旋转,刀具以特定的角度切入材料,带出一丛丛银色的金属切屑。他仔细观察着刀具的动作,一边感受着切削发出的震动,一边倾听着刀刃划过材料的声音,不断调整机床,探寻着最优的切削参数。

付裕超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2020-3班学生,正在对企业某高温合金材料试制件进行工艺开发。作为学校数控协会的一名学生,他曾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二等奖。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21年来,从该协会走出的600多名毕业生已经遍布湖湘大地,成为数控技术工程师,甚至是引领企业技术生产提升和发展的技术带头人,其中不乏“国务院津贴”“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得者。

湖南省刚刚公示的24名202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类拟推荐人选名单,该校老师、毕业生就达4名。其中有2位是付裕超的同专业学长——该校2010届校友、湘电集团有限公司章阳,他通过5项创新改进使公司重点产品兆瓦级风电转子支架加工效率提高了近50%;2010届校友、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龚井波,他参与了公司200多项技术创新,牵头完成的某重点产品铣加工方案,为公司节约了100多万元成本。而他们2人的老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实训基地高级技师、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欧阳陵江也获得此项殊荣。此外,2000届校友许孔联也名列其中。

叶轮、叶片、船用螺旋桨、大型柴油机曲轴等复杂零件是内燃机车、飞机、轮船、潜艇、火箭等设备动力系统的关键零部件。欧阳陵江指导的数控协会承接了不少科研部门、企业的复杂零件试制件的工艺开发、小批量生产等业务。

“每位学生一年能碰到不同工艺类型的产品二十多种,可以抵得上普通企业师傅十年的经验。”欧阳陵江说,学生们接触到的复杂薄壁零件、高精度异形零件等,在不少企业看来是费时费力的“棘手”产品,但是在他们这里,是学生们“抢”着上手的“香馍馍”。

“看到图纸上的零件被完美打磨出来时,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付裕超说道。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该校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还能通过行业企业这个“第二课堂”,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水平。

图片6.png

学生在智能制造生产线学习。

“学校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学生占全校在校生人数40%。”该校党委书记刘建湘介绍,学校与企业共建了“工程机械中联学院”“华中数控学院”等产业学院10个,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76个、课程132门,项目化教材54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传承工匠精神 走技能成才之路

基础技能训练时,要求学生连续做十个正方体不能出一点错,错一个就得从头开始;面对几十个外观相同零件,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用量具测量出很细微的差别……欧阳陵江表示,为了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老师们平日的训练非常严格,决不允许有“差不多”思想的存在。

“我中职学校的指导老师徐文是欧阳陵江老师2012届的学生。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匠人,我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付裕超说,他们的教学方法一脉相承,不仅对知识点讲解细致,还经常给大家讲述学长学姐们的故事,用榜样的故事激励大家不断前进。

学校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各类主题活动、社团建设、实习实训之中,引领青年学生传承匠人精神,走技能成才之路。章阳、龚井波多次返回母校参与技能竞赛指导,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成长经验。

瞄准新兴产业链 构建“工”字号特色专业群

欧阳陵江回忆,1999年他们操作的是简易数控机床,而2010年毕业的章阳、龚井波学习的是国产新一代数控设备,2023年即将毕业的付裕超使用的是智能高速五轴数控机床。

图片7.png

学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现场。

学校紧密对接装备制造支柱产业,不断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加速设备更新换代,构建了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7个“工”字号特色专业群,40个专业可就业岗位范围覆盖全省工业新兴产业链达80%以上。

1909年著名教育家陈润霖在家乡创办湖南私立楚怡初等工业学堂,以“爱国、求知、创业、兴工”校训为核心的“楚怡精神”薪火相传激励着三湘大地一代代职教人砥砺前行。近年来湖南推动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大力推进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建设。

创办于20世纪初的楚怡工业学校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湖南工业学校创校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湖南职业教育工科类领军院校,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持百年来楚工职业教育的“兴工”传统,始终将“工字号”特色贯穿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办学治校全过程。

“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2%,领军人才、能工巧匠兼职教师人数占比专任教师总数的25%。”刘建湘表示,为适应专业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能力需求,学校分计划每年派遣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分批次完成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培训。同时,学校邀请行业专家、技能大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共建等人才培养过程,校内教师着重于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培养,行业教师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行业的无缝对接。

在刘建湘看来,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学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王露曼

编辑:翁子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9/63/1269961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