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村振兴新图景丨筹四千万建示范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靖州示范”

来源:红网 作者:康晓乔 刘杰华 易子明 周炳旭 编辑:杨滋 2023-05-10 08:55:2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湖南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百姓生活越来越红火。红网时刻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湘”村振兴新图景》,记录湖南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生动实践,一起去看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70167d70-2fd4-4d53-8471-08448684b2fb.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康晓乔 通讯员 刘杰华 易子明 周炳旭 靖州报道

“实施大棚栽培后,杨梅不再靠天吃饭。产量和品质提高了,价格也翻了好几倍。”4月25日,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官团村孙氏百灵杨梅专业合作社,钢架大棚正如火如荼搭建中,理事长孙百灵坦言,多亏了政府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杨梅增产又增收,效益一年好过一年。

2022年以来,靖州县筹集资金近4000万元,创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在渠阳、坳上、甘棠3个乡镇63个村,集中茯苓、杨梅、南竹、山核桃、杂交水稻制种5大优势脱贫产业,重点扶持17家园区企业、合作社,以点带面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了农业高质高效、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富裕富足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靖州示范”。

1.marked.jpg

在官团村孙氏百灵杨梅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搭建钢架大棚。

图二.marked.jpg

在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茯苓加工车间,工人们在给生茯苓削皮。

联农益农 稳定就业固成效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现在上班一年就有3万多元的工资。”在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茯苓加工车间里热火朝天,工人吴华贵与工友们围坐在一起给生茯苓削皮。

今年60岁的吴华贵是渠阳镇八一村村民,在公司上班已经两年多了。就在几年前,因丈夫身患糖尿病丧失劳动能力,吴华贵只能在家照顾丈夫。由于没有工作和收入,加之每年1万元左右的医药费,他们一家被评为了贫困户。

勤劳的吴华贵知道政策虽然好,但绝不能“等、靠、要”。通过县里的就业帮扶政策,她来到了智美上班,这份心怡而又稳定的工作让她倍加珍惜。经过努力她不仅还清外债脱了贫,如今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吴华贵只是靖州开展就业帮扶的一个缩影。示范园内像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企业和合作社,通过股份合作、委托帮扶、直接帮扶、订单农业、就业帮扶等多种模式,帮助脱贫户增收。17家企业3年内每年要吸纳177名以上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且每人每年务工收入要达到3万元以上。此外,通过订单保底收购、土地流转帮扶等模式,示范园区联结的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超过6000人。

图三.marked.jpg

湖南辰铭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将竹筷进行分拣打包装袋。

提质增效 优势产业助发展

靖州有茯苓、杨梅、山核桃等特色产业和杂交水稻制种传统产业,除了这些,楠竹产业也是厚积薄发,目前发展良好。

“这是机选竹筷工序,机器选好后,你们把筷子整理装袋就好了。”在湖南辰铭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械化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工人们忙着对竹制产品进行分拣打包装袋,公司行政主管陈小香正带领新员工熟悉公司环境和工作流程。

目前,该公司已接到1600万元的产品订单。为此,公司一方面组织工人们加班加点,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招聘员工,全力保订单。

2021年6月,湖南辰铭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被靖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在靖州茯苓科技产业园落户。厂区总面积为6009.12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是一家集竹木新材料的生产、开发、销售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外贸企业。依托靖州丰富的楠竹资源以及辐射周边的优势,公司主要生产竹筷、竹勺、竹刀、竹蒸笼等高端竹餐饮制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等国际市场。

2021年12月该公司通过FSC森林认证及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22年实现年产值2300多万元,年出口额350万美金。公司开展“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流转竹林5000余亩,设立生产帮扶车间带动当地就业1500人,企业直接解决就业人员300人,人均增收6000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

图四.marked.jpg

渠阳镇三和村村支两委和工作队向上争取的物流园项目落户该村。

图五.marked.jpg

太阳坪贯堡渡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村集体增收,村民们也领到了务工工资。

持续发力 集体经济弱变强

平坦宽阔的村道、富有苗侗特色的“款廊”、一栋栋崭新的别墅拔地而起……走进渠阳镇三和村,美丽洁净的村庄让人眼前一亮。

“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现在村里环境也好了,住在村里比城里住还舒服。”三和村村民姚冬霞满意地说道。不仅如此,村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由于村里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公共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加上还有一个网红打卡地——马园中药材种植基地,连城里人都来村里散步休闲。

渠阳镇三和村位于靖州县县城西南面,地处城乡结合地带,2016年由原马王坪村、刘家院村、泥湾村三村合并而成,取名“三和”,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下辖23个村民小组。其中泥湾片区主要为山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全村共869户3056人(动态),其中建档立卡已脱贫户104户330人。

穷则思变。近年来,三和村村支两委和工作队不断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助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脱贫摘帽后,该村现在形成了以4A级景区飞山景区为依托,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入股、德康竹业分红、景区保底分红、公益林分红、集体场地出租、物流仓储物业出租等形式为主要集体经济来源,年收益达到了50.2万元。

村民们就业主要以建筑业、城市服务业、运输业、茯苓等中草药加工业为主,同时兼顾家庭自留田地的种植业。除了提高村民就业外,村里还发展有柑橘、杨梅、中药、茶叶及鱼、龙虾、鸡鸭等种养业态。

“产业收益红利分享、吸纳就业帮扶、订单保底收购农产品、土地流转帮扶、庭院经济扶持5项措施让我们的乡村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了。”三合村支部书记储昌皇笑着说道。

2022年,全县124个村实现高质量“全域消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1981.23万元,较2021年增长122.95%,村均纯收入达15.97万元,10万元以上村59个,占比达47.58%,50万元以上村7个,新增100万元村3个。

靖州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姚春明说,示范园区的创建,建立强化联农益农机制,带动和服务农户发展产业,完善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机制,吸纳劳动力就业,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1年12639元增加至16310元,成效明显。

来源:红网

作者:康晓乔 刘杰华 易子明 周炳旭

编辑: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9/91/126350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