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末潮评丨从天上到地下,湖南“顶天立地”的这一周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谢伟锋 编辑:张云帆 2023-10-30 11:26:01
时刻新闻
—分享—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朝诗人孟浩然这样描绘夜观北斗的“时空”。而在中国工程院湘籍院士刘经南看来,时间空间是研究宇宙的总窗口,是认知宇宙中各种存在和变化的基底。

按这个原理,观潮君以“一周、湖南”这两个座标,从“时空”窗口来观察潇湘大地的变化。

图片

▲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着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担任指令长的汤洪波系湖南湘潭人。(图片来源:新华社)

湖南湘潭伢子汤洪波又“上天”了、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开幕、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农业机械稳链强链工作会议在郴州召开、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举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全省“走、找、想、促”活动第四次调研情况交流会召开……

领略一个时代的宏大图景和鲜活场景,一周的时间足以一探究竟。回顾过去一个星期,从天上到地下,湖南可谓是“顶天立地”、满目刷屏。

要问本周最让人关注的新闻,神舟十七号飞天肯定是其中之一。经历了从神五到神十七,中国人的身份从太空“访客”慢慢变成“房客”。这不,当再次回到核心舱,神舟十七号乘组指令长汤洪波感慨道,有种回到“太空家乡”的感觉。

在这里给大家骄傲地宣告一下,汤洪波在地球的家乡,是湖南省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汤洪波也真正带“飞”了这个村。当神舟十七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当地村民们高兴地放起了礼炮。

“心有家乡,自在远方。”汤洪波两次飞天,我们在直播中看到这一幕好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其实,汤洪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仅有无数中国航天人和他一起逐梦而行,更有湖南航天产业、北斗应用也在奔赴星辰大海。

几乎和神舟十七飞天的同时间段,10月26日上午,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开幕,湖南北斗产业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让北斗从“天边”走向“身边”,湖南带着这份自信向着太空之路披荆斩棘。

图片

▲10月26日,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开幕。

长沙又称“星城”,湖南北斗产业的风生水起,足以让我们“手可摘星辰”。两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向在长沙开幕的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致贺信,指出“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时间见证奋斗者的脚步,就在2022年,湖南北斗产业总产值达380亿元,同比增长34%。全省力争到2027年北斗产业规模达千亿级。

包括北斗产业在内的航天产业是工业制造最顶级的集大成者。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如今,湖南人用“攻坚克难、矢志创新”的精神,让北斗闪耀苍穹。

古时,北斗星宿是人们观察农时、管理农事的重要依据。而今,北斗系统让湖南农业越来越智慧化。

举个最近的例子,长沙市望城区打造了全国首个全程无人操作的双季稻无人农场。该农场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结合物联网,融合无人农机、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集成一个大智慧农业平台。

湖南是鱼米之乡、产粮大省,智慧农机这种“天”“地”之间的频繁互动,无疑在为农业现代化立标打样。

图片

▲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阳村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无人农场内,一台无人驾驶的收割机自动把粮食卸到指定运粮车上,该农场是全国首个全程机械化无人农场。(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说到智慧农机,说到“三农”,刚刚在湖南召开的两场重要的“会”不能错过——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农业机械稳链强链工作会议和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

关于农机装备的这个会议,由农业农村部、工信部在郴州联合召开。观潮君注意到,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均出席会议并讲话。

图片

▲10月26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湖南郴州联合召开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农业机械稳链强链工作会议。图为现场参观。(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两位部长莅临,由此可见会议的规格。为何在湖南开?这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湖南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280亿元,约占全国农机产业的十分之一。这个数据也刷新了大家的印象,湖南不仅是农业大省,还是农机大省。

农机给力,种地更省力。

10月27日开幕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则集中展示了湖南农业的最新成果。

湖南农博会自1999年举办以来,已累计展品21万种,成交额达2595亿元,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国内较为知名的大型农业综合展会。

能成为以上这两场“农”字头的重磅会议之主场,足见湖南在全国农业版图中的份量。

图片

▲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期间举行的农机装备与技术创新研发项目成果宣介活动。(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供图)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农业生产是这个逻辑,干事创业也同样秉持此番道理。

在10月24日的会议上,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要学习推广“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

“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制度。

图片

▲10月24日,湖南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全省“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第四次调研情况交流会,会议提出要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

把“四下基层”等要求贯穿“走找想促”活动全过程,把党的优良传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这不仅为湖南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也对促进全省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实落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一周,从天上到地下,见证着湖南发展的新天地。

通过北斗产业蓬勃发展,为全省多个产业赋能,湖南能更好地“顶天”;通过大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端牢饭碗,湖南发展才能更好地“立地”。

正如汤洪波所说,“只有地面训练扎实,天上才能干得明白”,一周虽然只是时间长河的一瞬间,但它带来的启示,却足以让人印象深刻——湖湘儿女不仅要仰望星空、逐梦飞天,更要脚踏实地、扎根基层。

螃蟹文底_GIF.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谢伟锋

编辑:张云帆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54/74/132137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