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长篇小说《羊的门》分享会在长沙乐之书店雨花店举行。
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与著名作家阎真对谈。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6日讯(记者 蔡娟 摄影 秦楼 通讯员 陈漫清)11月15日,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携长篇小说《羊的门》现身长沙乐之书店雨花店,与著名作家阎真围绕“平原上的足迹”主题展开文学对谈,与读者探讨交流中原文化的书写。
此次分享会为第二届岳麓书会“七进”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芙蓉杂志社文学品牌活动“芙蓉文学对话”2023年重要活动之一。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出席分享会。
一部书写中原文化,传承民族灵魂的时代精品
《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是李佩甫创作的“平原三部曲”系列,其中《生命册》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羊的门》于1999年首次出版,小说多年来热度不减,得到了贾平凹、张炜、段守新、白烨、孟繁华、陈晓明、雷达等名家的大力推荐。目前,该作品于2023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再版,为该社推出的“走向世界的中国丛书”系列书目之一。
李佩甫分享《羊的门》创作心路。
《羊的门》以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为基本结构框架,塑造了呼家堡当家人呼天成的形象。呼天成以远大的眼光经营人脉关系网,用四十年的时间,把村子里培养出的人才一个一个地送去城市,让村庄一步步地走向繁荣,从而成为中原大地上的智者和行动家。
在李佩甫身上,积聚了中国社会近四十年的风云。《羊的门》以现实主义的冷峻,洞透了中原这块古老大地的精神内核,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及现代经济运转的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大众心理等有着深刻的反映,具有极强的现实冲击力,曾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长销二十年,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作品。
回顾《羊的门》创作历程,李佩甫表示,这部作品是他切入中原文化认识的一次尝试,前后准备酝酿了近20年,沉淀了他当知青、后来到地方挂职的经历,而正是这些经历以及大量的阅读,让他找到了书写的开端。
分享会上,李佩甫说,后来他找到了一句话“吃了吗”,这句中原人过去最平常的问候语,背后其实是中原文化最深刻的表达,因为历史上中原人很少吃饱饭,方志上最常见的记载就是饥荒,因为河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战乱频仍,饥馑频发。“如今,‘吃了吗’这句问候语几乎在民间消失,吃饱饭再也不是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成就。我的写作实际上记录了一个历史阶段。”李佩甫说。
阎真表示,他的小说创作也受到李佩甫的启发,《羊的门》是一部影响非常大的小说,其标杆性意义在于:书写这种“单位”社会结构的小说很多,比如《国画》《沧浪之水》等,但《羊的门》是写在前面的,而且很深刻。
对谈“平原上的足迹”,领略乡土中国的精神风貌
在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的推荐语中,这样评价《羊的门》,这部小说立足于广袤丰厚的中原大地,是一篇深入到民族文化深层结构,探寻其内在灵魂的文化寓言。呼家堡的当家人呼天成,是李佩甫贡献给当代文学画廊的一个独特而深邃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凝结着某种隐秘而强大的民族文化“暗物质”。作为一部重新发现民族灵魂的精湛之作,《羊的门》以其冷峻而灼热的现实批判和文化反思,启发我们探寻国民性及其衍变,并唤起我们变革精神现状的决心。
《羊的门》作品展示。
分享会上,在回答阎真的提问中,李佩甫坦陈:“我是写平原的,这个平原已不是具象的某个地方,而是我心中的平原。”对他来说,“平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家园,也是他的写作领地。在创作过程中,他一直着力于写“人与土地”的对话,或者说是写“土壤与植物”的关系。他把人当“植物”来写,试图表现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生命形态。
李佩甫说,《羊的门》是写“草”的,写的是原生态。他坦言,这样写的时候,自己是有痛感的。书中的呼天成就是中原土地场域的一个象征体,野性十足、生命力极强,但是又无比压抑、庞大滞重。李佩甫试图通过这个形象回答中原土地文化基因里有什么和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他也用十六个字概括“平原人”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吃苦耐劳、败中求生、小中求活、生生不息。他试图向读者呈现,在小说中的“平原”上,最好的植物(人)可以生长成什么样子,并记录这块土地上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和生存方式。
此次分享会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芙蓉杂志社、乐之书店(雨花店)承办。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陈漫清
编辑:周怡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