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凝聚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的磅礴力量——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周怡琳 2023-11-17 09:31:13
时刻新闻
—分享—

潮涌湘江,风起岳麓。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三湘儿女,一刻也离不开思想的指引、精神的支撑、文化的滋养。

金秋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湖南考察调研,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对湖南发展锚定新坐标、明确新定位、赋予新使命,并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极大鼓舞了士气和干劲。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湖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凝聚强大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真理之光照耀奋进征程

9月9日,省委党校,2023年第3期“湘江大讲堂”如期举行。偌大的礼堂座无虚席,一场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引发阵阵掌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湖南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

理论学习持续深化——

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学思想”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

4月4日,湖南图书城新华书店,市民在阅读《习近平著作选读》。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常态化举办“湘江大讲堂”,创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通过示范带动,相继涌现出“蓉园讲坛”“书香湘府”读书活动、“初心”读书会、“湘声大讲堂”等特色学习品牌,推动“坚信笃行 好学能文”蔚然成风。

理论宣讲入脑入心——

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组建宣讲团沿着总书记考察湖南足迹开展“紧跟核心夺取新胜利”宣讲。培育打造“院坝小讲坛”“山乡有理”等基层宣讲品牌,把“大道理”分解成“小菜单”,把“冒热气”的理论变成“接地气”的群众语言。

党的二十大代表施金通回到十八洞村后,以院坝小讲堂的方式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向莉君 王为薇 摄

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成立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开展湖南智库研究“十大金策”评选,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作用,理论研究阐释的生力军和主阵地不断巩固壮大。聚焦“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开展重点选题集中攻关,《湖南产业图谱系列研究》等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服务大局。

理论宣传广泛深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系列图书发行量超千万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案头书、必读书;精心办好“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等报道专栏,推出“宁心”理论评论文章,扩版提质湖南日报理论周刊,创制《小康之大》《思想的旅程》《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等电视理论片引发追剧效应,形成理论大众化的“湖南现象”。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学习热潮涌动三湘。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湖湘大地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扬的精气神。

壮大主流舆论,时代强音激荡三湘四水

8月底,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在长沙召开,动员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

省直媒体精心策划,“报、台、网、微、端”一体联动,连续刊播权威访谈、评论言论、深度报道和新媒体产品,省委宣传部举办8场新闻发布会,推动省委全会精神传遍三湘四水、深入千家万户。

五年来,新闻舆论战线以饱满的热情感知时代脉动,以生动的笔触记录时代变迁,用一件件镇版刷屏的优秀作品,讲好湖南故事,传播湖南声音。

正面宣传高昂响亮——

紧盯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抓选题、抓策划,“热情拥抱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打好发展六仗”等报道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开展矩阵传播,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期间,各媒体纷纷聚焦,中央媒体“大兵团”作战,湖南开放自信形象赢得广泛关注。

纵挥凌云笔,抒写新时代。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践行“走转改”,在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一线察实情、创精品。《思想领航》《总书记来信》《文学里的村庄》等重大主题报道浓墨重彩。五年来,湖南共有80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16件,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2023年10月23日起,《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重磅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

媒体融合走深走实——

数字分身、生成式人工智能、无介质全息技术、沉浸式打卡“火星”,在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众多“黑科技”集中亮相。媒体大咖相聚长沙,共话融合十年,共享经验,共谋发展。

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主流媒体全面挺进主战场。“新湖南”“芒果TV”“时刻新闻”传播力持续提升,“风芒”“犇视频”“晨视频”上线运行,“湘伴”“观潮的螃蟹”“指点”等新媒体公号影响力不断扩大,123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媒体+政务服务商务”模式不断拓展,“芒果振兴云超市”“乡农荟”拉动特色农产品销售,主流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人在哪,凝心聚力的重点就在哪。

创新开展网上正能量传播工程,用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办好网络文化节、“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等品牌活动,大力推进网络文化生态治理,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国际传播创新有为——

2019年9月12日,一场高规格的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1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以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等500余人出席,感受湖南风采,领略湖南魅力。

2019年9月12日,以“新时代的中国:创新湖南融入世界”为主题的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湖南声音在海内外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入,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湖南文化先后走进法国、意大利、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等国家,“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向世界分享减贫经验。连续举办“中外媒体湖南行”等主题外宣活动,20余批次、60多个国家的700名记者来湘采访,全方位对外展示湖南形象。组建湖南国际传播中心,统筹全省国际传播工作,芒果TV国际版APP海外用户数超1.3亿,《出海记·走进非洲》《洋媳妇看两会》等融媒体产品“出圈”,为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供舆论支撑。

推进传承创新,文明新风润泽湖湘大地

5月24日,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800余名青年学生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当天,“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启动,迄今全省已有超83批次、7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

韶山毛泽东广场,学生齐诵誓词《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彭婷 摄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红色炽热,古色厚重,璀璨夺目的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文化古韵“焕新颜”——

上万张预约门票“秒空”、展厅内人流如织、文创产品卖到脱销,每逢节假日,湖南博物院便会上演“一票难求”。“文博热”背后,是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自强。

市民、游客在湖南博物院参观。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湘风楚韵、文脉悠长。湖南扎根人文沃土,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看得见,让文脉传下去。

推进文物考古和保护,澧阳平原鸡叫城遗址等3项成果获评“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积极贡献;开展湖湘文化系统研究,编撰《湖湘文库续编》等典籍,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有益经验;推动文物展示陈列数字化、精品化、艺术化,湖南博物院新建并发布云展览数字展厅9个,文物得到多样性呈现、多形态活化利用。

文明花开“润湖湘”——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质升级,38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获中宣部命名;打造新时代红色地标,十八洞村、沙洲村成为红色旅游热门景点;着力培育时代新人,“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覆盖全省1400多万中小学生,“潇湘红色故事汇”品牌更加响亮。

先进典型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5月22日晚,长沙湘江两岸。一场流光溢彩的灯光秀,致敬“时代楷模”万步炎。

长沙湘江两岸上演向“时代楷模”万步炎同志学习主题灯光秀。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时代楷模”黄诗燕、余元君……一位位可敬可亲可学的榜样激励人们前行。目前,湖南共有20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5人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641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

扛牢雷锋精神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地责任,“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品牌深入人心,全省学雷锋志愿组织增至7.5万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达4.2万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然成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面覆盖,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质拓面,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美环境”向“优服务”,从“广培育”到“共践行”,新时代文明风尚润泽湖湘。

文艺唱响“满庭芳”——

“太燃了!”10月底,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剧目《热血当歌》舞动京华。这部讲述《国歌》诞生故事的民族舞剧,用真情展开跨越近百年的青春对话,令人热血澎湃。

五年来,湖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推出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大地颂歌》被誉为“具有新史诗体量、容量、分量的文艺扛鼎之作”。《麓山之歌》用影视语言勾画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收视、口碑双丰收。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电影《十八洞村》、图书《乡村国是》《奔向共同富裕》、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等一批彰显中国精神、时代特征、湖湘气韵的精品力作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繁荣事业产业,文化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9月,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郴州“璀璨绽放”。

一花引领,百景争艳。实行“1+13+N”办会模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擦亮“三湘四水 相约湖南”名片。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7729.35亿元,同比增长62.29%。

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郴州飞天山开幕。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李健 邹尚奇 摄

文旅产业的兴盛,是湖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缩影。

文化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成为湖南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化企业勇当“主力军”——

“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名片擦得更亮,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收视率、品牌力、传播力居省级广电第一,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居地方出版集团前二,中南传媒连续15次、芒果超媒、电广传媒多次入列“全国文化企业30强”。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体育产业集团、湖南省演艺集团实力影响力居省级同类集团前列。

产业“新高地”释放集群效应——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汇聚企业3500多家、人才5万多名,正朝着打造全球数字音视频产业链基地和媒体融合新地标迈进。作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二。

“文化+科技”绘就新图景——

马栏山视频超算中心、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等为“中国V谷”夯实技术底座,湖南全球首创数字艺术屏,数字烟花绽放北京冬奥会,数字灯光设备点亮卡塔尔世界杯赛场。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文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在全国率先成立省文资委,率先建立省管国有文化企业“一企一策”社会效益考核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深化“一企一方案”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内生动力,实现监管效能更好转化为发展动能。

文化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11月13日晚,第二届岳麓书会开幕。百位名家齐聚长沙,写书人、编书人、讲书人、荐书人、读书人共同分享湘版好书与阅读人生,引领“悦读”新风尚。

着眼满足人民文化新需求,湖南美术馆等文化新场馆投入使用,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中国作协湖南系列活动,“欢乐潇湘”“雅韵三湘”“百团百角”等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小书屋、小讲堂等“门前十小”,打造群众文体活动圈……均等化、可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坚持以人才高地托举文化繁荣,全省国家级文化人才项目入选人数70余人,位居全国省区市前列。2023年“芙蓉计划”湖南省文化领军人才、高端智库人才、文艺扶持“三百工程”扬帆开启,湖湘文化人才雁阵格局积厚成势。

蘸满历史的笔墨,书写新的华章。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一定能不断开创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周怡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