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杨 长沙报道
距离湖南万里之遥的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农业部部长英达·维尔的办公桌上,插着一把来自湖南的稻穗,“这是一棵来自东方的魔稻,它意味着巴巴多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又多了一个好选择。”
今年8月,巴巴多斯首次收获旱稻,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稻作植物种植的零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湖南旱稻首次在加勒比国家种植成功,湖南杂交水稻种业优势在拉丁美洲大放异彩。
今年8月,巴巴多斯首次收获旱稻,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稻作植物种植的零突破。
时间倒回今年4月,湖南省农业专家在巴巴多斯基督区的一个农场中成功进行了78.2㎡的旱稻种植试验(品种为LS001,属感温型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历经114天的田间管理,实收干谷物58.62公斤,折合产量7.49吨/公顷,结实率94.9%,出米率62%。
相较于国内,巴巴多斯的旱稻产量具有一定优势。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每人每天需要350克粮食,一英亩旱稻可以为15.4人提供一年的口粮。也就是说,如果巴巴多斯用近一半的可用地种植旱稻,就可供全国人民吃一年稻米。
“湖南味道”渗透巴巴多斯的土壤,飘香异国友人的饭桌,湖南农业外交在此写下生动一章。
一株旱稻偶遇一段结缘
比起中国,巴巴多斯像一颗小巧玲珑的海上明珠。这个位于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交汇处的独立岛国面积仅431平方公里,人口28.7万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
阳光海滩、水清沙白,风情旖旎的巴巴多斯不仅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也是享誉全球的离岸金融中心。然而,土地资源有限,农业、工业基础薄弱,食品大多依赖进口是巴巴多斯无法回避的切肤之痛。
受新冠疫情影响,以金融和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巴巴多斯遭受重创,保障粮食安全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2022年2月,巴巴多斯政府提出“在2025年实现可持续进口替代计划”,明确到2025年区域食物进口费用减少25%,希望借此推动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鼓励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湖南农业专家与当地工作人员庆祝旱稻丰收。
2022年11月,湖南与巴巴多斯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单位为湖南廪实农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馆和湖南省委外事办、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项目组决定在蔬菜品种筛选、蔬菜大棚建设、技术培训等领域展开合作。
在合作期间,湖南的专家们发现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旱稻。巴巴多斯虽然被海水环抱,但境内无河流,淡水资源稀缺。和水稻不同,旱稻耐干旱能力很强,非常适合在当地种植,如果试种成功,将与巴巴多斯政府想要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不谋而合。
来自内陆地区的湖南旱稻能在大洋彼岸的海岛上存活吗?这个设想令湖南和当地负责人感到忐忑又期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一批批湖南专家们深入巴巴多斯考察调研,周密论证,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
一株旱稻搅活一方热土
今年 4 月,湖南与巴巴多斯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在巴巴多斯首次开展旱稻种植试验。试验田位于当地的一家农场,面积 78.2 平方米。巴巴多斯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旱季采用“滴灌+生物降解膜覆盖”技术进行人工灌溉,进入雨季后全部依靠雨水灌溉。
巴巴多斯当地人对于稻作植物的认知是一片空白。Mancolm是项目组的员工,当他第一次见到来自湖南的稻种时感到格外新奇,此前他从未见过带壳的谷粒。
巴巴多斯的雨季降雨量大,由于没有携带足够的除草剂,当稻田里杂草丛生时需要人工除草。对于土生土长的Mancolm而言,草与稻从外观来看没有任何区别,在除草过程中他总是一脸茫然地将稻子误认作杂草错拔。后来,在湖南农业专家的帮助下,Mancolm总算能准确的甄选出稻子与杂草。
中国与巴巴多斯的工作人员仔细观察丰收的谷粒。
今年8月12日,在两国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块充满希望的试验田终于丰收了。看到饱满硕大的金色谷穗,在场人员无论是黑皮肤还是黄皮肤,都笑弯了嘴角。
Jamekal 是巴巴多斯农业发展和销售公司的轮值CEO,学识渊博的他一直想为本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一番贡献。旱稻成熟后,Jamekal像小孩一样抢着割下了第一把稻穗,“我们离梦想更近了一步。”Jamekal高兴地说,
旱稻收割现场。
旱稻的成功种植在巴巴多斯官方与民间产生了深远影响。巴巴多斯总理米娅·莫特利品尝旱稻米后,亲笔书信至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馆,对试验的成功表示祝贺,并就大米的品质表示肯定。巴巴多斯农业部部长英达·韦尔实地查看了旱稻试验地的表现,并就该方向的探索提出了合作意向。巴巴多斯外交外贸部国务部长桑德拉·赫斯本兹、巴巴多斯央行行长凯文·格林尼治等对旱稻种植试验成功表示祝贺和赞赏。
巴巴多斯主流媒体《今日巴巴多斯》、加勒比广播公司、《民族报》等对巴巴多斯首次收获旱稻进行了积极报道,引起了当地民众的高度关注。
一株旱稻填补一片空白
从一时看,旱稻赋予了巴巴多斯在外部压力下灵活应对腾挪的能力。从长远看,全新的市场向中国企业透露出“进”的信号,提供了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广阔平台。
“巴巴多斯号称‘甘蔗之国’,在涉糖农业相对低迷的时代背景下,旱稻推广为巴巴多斯农业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补充。”湖南与巴巴多斯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组长王键介绍说,“此外,旱稻将为巴巴多斯节省粮食进口带来的外汇输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湖南与巴巴多斯的经贸往来和友好交往也同持久耕耘的稻种一样,抽芽开花,结出了累累硕果。
今年6月25日,湖南与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顿市签署建立友好省市关系协议,双方将在“一带一路”框架指引下,继续深化在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国际物流、农业、教育等领域合作,一起携手向未来、共谋新发展。
收获的稻米。
湖南作为农业援外大省,杂交稻一直是闪亮的国际名片。依托湖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援外主体力量,湖南先后承担了国家援助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55个国家的农业项目77个,派出农业技术人员1100人次。
湖南旱稻在巴巴多斯的成功种植,为湖南杂交水稻种业“芯片”优势写下生动注脚,更传承了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宏伟遗志。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新建说:“截至目前,我们在全球60多个国家推广种植杂交水稻800多万公顷。在海外10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商业化生产和‘育繁推一体化’,在菲律宾、马达加斯加等建成了一批杂交水稻海外研发中心,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彰显中国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提供了湖南智慧。”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对外开放,将其纳入湖南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省委一号文件等重要政策内容,先后出台了《湖南省促进农业对外合作实施意见》和《湖南农业对外合作十四五规划》等文件,为全省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截至目前,湖南有农业对外投资重点企业21家,在成立境外农业公司32家,投资存量达13亿美元,2021年境外投资项目的总营收超过4亿美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颗充满力量的“东方魔稻”与一片渴望收获土地相遇,一缕湖南智慧与一个国际舞台相融,注定是一场拔山超海的双向奔赴。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