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
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准确表达;越是信息爆炸,越需要去伪存真。
作为记者,就应该走进现场,逼近真相,坚守透过新闻的那道光。
今天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我们向所有的同行致敬,祝愿广大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记录时代变迁、关注世间冷暖,记者总是将聚光灯打到别人身上。今天,我们邀请24位记者当主角,听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
初衷: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记者这一行,是很多人的“偏爱”。
“我觉得记者就是最好的职业。”退休的光明日报湖南记者站原站长唐湘岳说。
1977年,唐湘岳考上湘潭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时,唐湘岳没有丝毫犹豫,选择成为湖南日报一名记者。彼时,他的父亲唐大柏是湖南日报的摄影记者,在业界非常出名。从小受父亲影响,大学期间跟着父亲出去采访的经历,在他心里扎下了“想要当记者”的根。
“记者这份职业和老师一样,是神圣的。不要小看了记者的文章,也许一篇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在唐湘岳看来,媒体都是一支支精锐部队,可以涵盖“海陆空”。
▲唐湘岳。
人民网湖南频道负责人彭应兵觉得,他进入媒体行业是偶然也是必然,可以理解为“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在13年的从业经历中,他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是非曲直,曾写下无数酸甜苦辣,辨别是非真假。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与责任。
“我开过各种型号的挖掘机!”湖南日报记者谢卓芳很骄傲地说。因为工作原因,她跟工程机械打交道比较多,为了更好写稿子,经常自己开挖掘机,只为体验式报道,呈现更好的稿件内容。“当记者还给我新鲜感,下一场采访,下一个任务,永远都可能是全新的挑战,这正是我喜欢这份职业的原因,它永远在路上。”
▲张必闻在采访现场。
红网摄影记者张必闻笑称,自己是家里的特例,他爷爷与父亲都是文字工作者,他却喜好摄影,一干就是18年。
2021年1月,湘春路527号,被称为“长沙最牛钉子户”的危房,以350万元的价格友好协商拆除。而从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时间里,张必闻一直默默关注着这栋楼。每当经过这里,他都会拿出相机,记录这栋楼的变化。
张必闻坚持用影像记录的这十年,也是我国法治不断进步的十年。“刹那连成历史。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了一个故事,一个历史时刻,一个人物的命运。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这个世界的变化。”
“年轻过,努力过,这个职业能让我到白发苍苍的那一天。”来自湖南广播电视台风芒的记者贺励斌很喜欢报道民生新闻。在他看来,为老百姓做事,有趣、有情、有义、有理。17年光阴,民生新闻里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早已把当初的那个“小白”磨炼得成熟与豁达。今日女报首席记者谭里和因双腿残疾,曾三次被大学拒之门外。经过自己的抗争、新闻媒体的呼吁,他好不容易圆了大学梦。
“从那时候起,记者这个职业就在我心里留下了一种情结。”谭里和说。
▲谭里和拄着拐杖在采访。
一个残疾人,可以成为一名记者吗?这个曾被很多人问及的问题,不仅涉及职业,更涉及尊严。谭里和用自己多年的行动给出了答案:残疾人不仅能成为一名记者,而且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谭里和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笔下有情”的好记者。他家的阳台上,摆放着一排又一排被撑坏的拐杖。这些拐杖,陪伴他撑过了18年的新闻记者生涯,陪伴他跑遍湖南122个县市区,写出了300多万字有温度有深度的民生新闻,促进了基层很多民生问题的解决。
当记者这些年,许多无助的、向善的人,通过他的报道或获得帮助、或站了起来、或成了各行各业的榜样。大家称他为“‘榜样’背后的‘榜样’”。谭里和却说,“采访路上,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是支撑我前行的拐杖。”
▲黄黎明站在“好记者讲好故事”的舞台上。
“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娄底市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黄黎明工作勤勤恳恳,全身心投入,获得了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三十强。
黄黎明不仅干好了本职工作,还是全国唯一一名13次见义勇为的记者。37年来,他协助警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近300人,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在见义勇为中5次受伤并致肢体四级残疾。他被央视赞为“编外警察”,被中央文明办誉为“英雄记者”,2016年10月荣登“中国好人榜”,2021年11月5日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张卓在采访现场。
“报道新闻,一直是我的梦想。”怀化日报记者张卓从小就很喜欢看电视,那时候,他就立志从事电视或者新闻工作。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张卓说自己很幸运,因为深爱这份职业,所以坚持了14年。这14年,他出过车祸,遇到过阻碍,但天灾人祸都不能阻止他的热爱。大雪封山,他拿着设备,行走十多里,报道电力工人抢修电线的场景。洪水滔天,他与民兵吃住在防洪堤旁,坚守新闻一线不退缩。
走进基层:感知肩上责任
媒体记者只有与基层零距离,脚上沾有泥土和露珠,才能保持对这片土地的敏锐感知、情感共振与忠实记录。
在36年的从业经历中,让唐湘岳印象深刻的报道有很多,这些经历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那就是——扎根基层。
而作为年轻一代的红网记者张兴莎,从事新闻行业10个年头,曾4次前往怀化,跨越湖南、贵州、重庆三地,记录绿皮慢火车传递的不让大山里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温度;还曾在一次前往甘肃山区扶贫直播的途中突遇暴雨,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破了车窗,堵住了去路。
去年,张兴莎前后数次跟随专家组沿湘江巡查,寻找江豚踪迹。今年1月,她和红网采访组背着相机、镜头、无人机、脚架等十几样拍摄器材,在100多米高的大坝上蹲守了8小时,终于成功拍到3头江豚畅游湘江的画面,在红网首发《独家影像丨长沙望城发现长江江豚,不是一头,而是三头!!!》稿件。稿件被2000余家网站转载,全网流量突破3亿,让江豚一家三口成为网红长沙新的现象级“明星”。
▲张兴莎在“追江豚”现场。
“听过无助的哭诉与最真情的感谢,感受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担当;也会为某些事件最终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解决不了而感到深深的无力。”湖南法治报记者罗霞说,她有时也会遭遇到来自当事各方的质疑与责骂,也时常在夜深人静叩问内心: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罗霞(左一)在高铁上采访重度肺结核罪犯。
但在一次深入基层的采访中,她或许找到了答案。
2017年夏天,罗霞接到一个求助,对方希望能帮助一个小女孩。当时,小女孩只有8岁,父亲78岁、母亲40岁出头患有精神疾病,一家三口生活在大山里。每天上学,小女孩要走很远的路。当父亲忙于活计,她则大部分时间把家务包了,生火做饭、切菜炒菜俨然像个家庭主妇。
罗霞立马帮她找到好心人资助,并帮助女孩爸爸申请到低保。后来,女孩生活又发生变故,罗霞再次与公益机构商量决定,在女孩上小学期间每年给予1万元的帮扶款。
“我作为记者,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看到了一些特殊的命运。职业赋予的使命,让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他们鼓与呼。”罗霞说。
▲贺亚玲在采访中。
从小热爱体育的星辰在线记者贺亚玲,入职后坚持要跑体育口线。长沙马拉松是长沙重要的体育IP,也是贺亚玲每年期待的采访。
她经常回忆起2017年的长沙国际马拉松赛现场,中国选手李鹏以2小时27分44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赛后采访时,李鹏因打破了非洲选手的“垄断”喜极而泣。“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很感染人。”贺亚玲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并和李鹏合影留念。她笑言,这是自己报道长沙马拉松的证明。她说:“扎根基层采访体育赛事,也是紧张的日常工作中的‘调味剂’。”
入行10年的长沙政法频道记者王一力,经常深入一线,用手中的笔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有一回,他跟随民警抓捕持枪毒贩。本来是由民警抓捕持枪毒贩,但突遇紧急情况,在民警人手少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参加抓捕行动,结果被犯罪嫌疑人咬伤,但最后成功抓到了持枪毒贩。
“非常惊险,终身难忘。”王一力说,“虽然有时候充满危险,但我希望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记录这个社会的点滴进程,更希望能够通过报道,去推动这个社会及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岳阳日报社记者陈佳是一位“95后”。一次去到君山团湖拍摄挖藕工人,陈佳想体验挖藕工人的工作,结果双腿陷入稀泥中拔不出来。“最后是两个很有力气的工人把我拎出来的。”回忆起这段经历,陈佳说,记者这个职业,更多的是接地气。
在陈佳心里,当一名好记者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扎根基层,不浮躁,不忘初心;二是要终身学习。
▲陈佳。
“从业12年,我觉得每天的工作就是一种享受,累着并快乐着。”陈晗是益阳市大通湖区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她犹记得2018年以前,大通湖由于高密度养殖、过度捕捞等原因,水质恶化,生态退化严重,不少渔民没有鱼可捕。
从2018年起,大通湖开启修复治理之路。采访中,作为“渔三代”的陈晗,看到渔民们开船在大湖上满面笑容种水草保护大湖,便瞬间被渔民所感染,替他们开心。陈晗说:“真的很庆幸,自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做自己想做的。”
▲陈晗。
2007年大学毕业进入桂阳县融媒体中心工作的陈勇,在基层采访时,感受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他曾接到一个热线,反映有个精神异常的妇女带着自己年仅2岁的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捡路边的东西喂给小孩吃。采访中,他联系了警察,后经多方协助,帮助母女俩回家。
“对于我们而言,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孩子及他的家人而言却是大事。”陈勇说,“基层记者有时候虽然只有如萤火虫般的光,却能在某些时刻给他人带来光亮。”
难忘经历:有苦也有甜
在新闻的世界里,每一次采访都是与故事的一场邂逅,而每一个故事都是对生活真谛的剖析。
工人日报湖南站记者王鑫曾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工作,做过民生记者、节目编辑、新媒体编辑,在新闻行业“打转”已有10个年头了。
最近两年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莫过于2021年1月31日的“新春走基层”。当天是除夕,采访对象是湘潭湘江铁路特大桥一位年近六旬的看守工。听说他参加工作41年,在工作岗位上度过了11个除夕,“大过年的,我原本犹豫要不要去。但转念想想,人家能在岗位上跨11次年,我去一次又算得了什么!”
回忆起印象最深的一次采访,中国环境报湖南记者站站长刘立平想说的是1987年左右去湖南一个县,采访一起土法炼砷(现已禁止)污染环境事件,“当时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远没有现在这样深入人心,所以当时我们采访的时候,县里面的领导也不是很支持。那天晚上,县里面十几位领导一起,跟我们两个记者展开三四个小时的辩论,污染环境的企业到底要不要继续生产。后来大家达成共识,那件事就圆满解决了。”
“从1985年参加工作到现在,还坚持当记者,主要是感觉到记者是有社会责任扛在肩上的,针砭时弊,匡扶正义。帮助老百姓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能坚持做这样的事,我感到欣慰。”刘立平说。作为红网的一名记者,张盟有很多印象深刻的采访经历,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2020年湖北抗疫期间。
那时,张盟从众多援鄂医疗队发回长沙的视频素材中,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故事。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患者徐丹,是一名想考入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的湖北大学生。正巧当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毛以林教授,就在江夏方舱医院查房,特别的缘分让他们“偶遇”。当时徐丹就表示希望考入湖南中医药大学,得到了毛以林教授的当面鼓励。张盟将这段视频发布到互联网上后,全国各媒体及自媒体纷纷转发,点击量达到数十亿次。2021年,徐丹如愿以偿,考上了毛以林老师的研究生。
▲张盟在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最有成就感的报道就发生在今年夏天。”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说,追着从洞庭湖迁徙的小天鹅“晨晨”,从湖南出发,驾车到俄罗斯雅库茨克,再乘飞机到北极圈内的小镇季克西,历时100多个日夜,15000公里。
▲章杨梓昕追着洞庭湖的候鸟到了北极圈。
“没想到我这么年轻就看到了北冰洋。”这是章杨梓昕下飞机后的第一句话。但更让她激动的,是报道团带去的铜碑,钉在了乌斯季—连斯基保护区博物馆,是“飞向北极”的主题旗帜,在北极的暴风雪中飘扬。
期间,章杨梓昕平均每天睡5个小时,最多时1天写了近3万字。除了文字稿件,还有vlog视频、照片的编排等,压力最大的时候,她猛哭了一场。
其实章杨梓昕在2022年就报道过天鹅的迁徙。其中有位每天凌晨4点就到乌梁素海拍鸟的内蒙古爱鸟志愿者,今年和章杨梓昕见面时,他愣了一分钟。“他以为我是个四五十岁的老记者!”章杨梓昕哭笑不得。
▲田甜。
湖南日报社犇视频、三湘都市报记者田甜也有自己的感悟。从纸间到指尖,播音主持专业的她,成为融媒体改革的“试验田”。两年来,从记者到主播,通过不断尝试,“记者田甜”的个人账号已在全网拥有近百万粉丝。
从业虽然只有7年,但很多瞬间令她难忘。记忆最深刻的是2019年采访到的一个温暖故事。主人公是在长沙小巷中坚持十年为夜归人点灯的阿姨——孙美华。
阿姨是生活中的平民英雄,而田甜是挖掘、寻找、传播正能量的记录者。孙美华的故事因为报道被更多人知晓,不仅让她荣获了湖南好人,也让更多人愿意从点滴良善做起。“我想这就是记录的力量,传播的魅力,也是我作为一名媒体人的动力。”记者于田甜来说,并不仅是谋生工具,也承载了梦想与追求。
未来:AI时代坚守价值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AI技术正在快速渗透各行业,有人称“有图有真相”的时代已经终结。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当好记者?
中国科学报社记者王昊昊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让媒体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新闻采访是一个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并用的过程,要通过脚踏实地的采访,用手去触摸、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才能写出有温度的稿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新闻记者更便利开展工作,新闻记者可以积极拥抱新科技,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媒体转型、创新发展。”
面对颠覆性技术,张必闻说,他并不害怕,而是选择拥抱新技术。他自学python和模型制作,让AI去学习如何画出场景、物体和动作,再制作AI海报和3D全虚拟人物。他在今年省两会期间制作的《数字委员履职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制作《村里喜讯捎北京·“湘”村振兴数字小剧场 | 富在青山绿水间》,通过红网首发后,均成为两会的“明星级”产品。
▲彭玮蔚(右一)。
在长沙晚报时政新闻部副主任彭玮蔚看来,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事,一是创造,二是传播。而当一名记者,能同时都参与这两件事情。
彭玮蔚说,在媒体融合的战场上,记者每天都会遇到新的挑战。首先,转变工作思路。用互联网思维融合更多平台,传播受众关注的内容。其次,保持职业理性。传统媒体如果丢了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就没了后劲。在海量信息下,党报记者更应保持理性,要坚持内容为王,深入一线,服务社会与民众。最后,不断学习创新,掌握文、图、视频和音频等报道手段,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快速变化,为报道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湘西州花垣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田仁峰是党的二十大期间跟随湖南代表团进京的唯一县级融媒体工作者。
面向未来,如何当好记者?田仁峰说,紧跟时代发展,苦练新闻本领。记者应与时俱进,不仅要学会写新闻、拍照、处理图像,同时要注重有编辑能力,不求全精,但求全能。其中,准,尤为重要,这是传统媒体的优势。要在“精”和“快”字上,求准,更好地把有效、正确的信息和价值观传递给受众。
▲杨扬。
韶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扬曾在广州等地从事编导,2019年回到家乡韶山从事新闻宣传工作。
杨扬说,作为一名接受传统媒体宣传方式教育的“科班生”,她也经历了从手足无措到重新学习再到胜任工作的历程。她不再只守着“写好稿子”这“一亩三分地”,开始学习模仿短视频大咖们如何做出爆款,开始研究怎么编辑出喜闻乐见的推文。在日复一日的“累并快乐”中,她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她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第24个中国记者节,24位记者。
听他们的声音,就仿佛能听见作为记者的我们的声音。
(文稿参与作者:刘璇 张必闻 张兴莎 张盟 刘志雄 任晔 李赛凤 杨艳 郭薇灿 卢欣 李璐 吴公然 陈宗昊 陈彦兵 何青 杨斌 曾小颖 李艳华 龙芳华 刘放明)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