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头条丨南岳区纪委监委:督促重点单位打牢制度“补丁”

来源:红网 作者:蒲玲 王义正 编辑:戴桢 2023-11-09 20:44:1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708214451.jpg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蒲玲 记者 王义正 南岳区报道

近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纪委监委协调督促下,该区相关部门查漏补缺,及时完善科级以下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这是该区贯彻落实制度“补丁”机制,推进清廉建设的成效之一。

以查办案件开路,深入查找问题根源

经查,区交警大队民警康某某,在区交警大队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队指导员岗位上长达9年,其利用职务便利以单位名义为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担保医药费,采取收取道路交通事故预付款不入单位预付款专户、私自取出预付款专户的事故预付款、收取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款应去结算医药费而未结算等方式,挪用公款多达200余万元。区自然资源局副科级干部阳某某,在区国土资源(自然资源)系统担任副科级干部17年,在该系统任职20余年,因其熟悉征拆业务,“有两把刷子”,尽管在党的十八大前后两次受处分,但在重点项目建设中仍被委以重任,担任某项目征地拆迁组成员期间,利用参与项目征拆工作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监守自盗,虚列套取青苗补偿费等60余万元。

看着厚厚的案卷资料,专案组工作人员陷入沉思:如康某某自己所述,离开事故处理中队近3年,截至案发前,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单位还是多达数百人的事故当事人,均无人过问预付款去向,区交警大队财务管理制度、日常工作制度建立了吗?执行了吗?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专案组工作人员对其制度建立情况、执行情况越发怀疑,通过调取其财务管理制度发现,在执行操作层面严重打折扣,对报销单据审核不严,手续不完备、账目不清楚……同时,调取事故中队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发现,未明确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

以问题为导向,督促补齐制度短板

考取了高级执法资格的康某某,从执法者沦为破纪破法者;即将退休的阳某某,倒在了自己工作一辈子的国土(自然资源)领域,沦为遭人民唾弃的腐败分子,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问题症结找到了,如何“对症下药”“精准开方”?区纪委监委专案组负责人召集区委巡察办、派驻区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区交警大队等相关同志讨论,制度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够、执行力不佳是康某某案的“助推器”,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从制度层面堵塞监管漏洞、规范权力运行,扎牢不能腐的笼子,不能任凭“牛栏关猫”,否则查处了一个康某某、阳某某,或许还有王某某、李某某倒在该岗位上。

“建议区公安分局党委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加大对交警队伍调配和监管力度……”在区委巡察交警大队的报告中明确提出。

以推广应用为抓手,提升治理效能

分析康某某腐败堕落的原因,纵然个人理想信念滑坡、纪律规矩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是重要原因,但财务制度不健全、长期在一个岗位任职、监督管理缺失也是重要因素,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导致类似交通事故保证金的收缴和支出都由其一人负责,让其有了钻空子挪用公款的机会。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唾手可得的“权力变现”就会迷离人眼、乱人心性,欲望的闸门一旦被打开,私心杂念就会如洪水猛兽般倾斜而下,由此大肆公器私用,原本监督制约权力的相关制度规定便成了“稻草人”,让人越走越远越偏离正道。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自然资源系统、宗教事务等均为资金密集、社会关注度高的行业领域,倘若制度缺失或未“量体裁衣”,必然导致“牛栏关猫”现象层出不穷,必然导致“行业特殊论”等特殊利益论横行,必然导致监管缺失、纪律规矩意识淡薄、个人欲望膨胀,小则违规违纪大则违法犯罪。

该区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积极加强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贯通协调,整合运用监督资源和力量,对巡视巡察、专项整治、审查调查、审计监督等反馈的问题集中“把脉问诊”“精准开方”,督促区自然资源局、区人社局、区交警大队、区民族宗教局等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及时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即在同一岗位上工作3年至5年的建议调整,在同一岗位上工作5年至10年以上的必须调整,以此为切口不断规范单位用人管理、预防腐败,不断堵塞漏洞。

来源:红网

作者:蒲玲 王义正

编辑:戴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55/91/1324643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