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首次重点聚焦1921年至1927年间青年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早行者”到“开拓者”的历史性转变。
或是主义上的“错身”——在国民党一大上,毛泽东与蒋介石宿命般的相逢,两人客客气气自带腼腆,一句“代表你先走”,一句“同志你先行”;
或是党史上的“交棒”——毛泽东与陈独秀在长江边并肩而行,中国革命“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历史的车辙留下深深印痕。
这些荧屏罕见的“第一次”,都出现在电视剧《问苍茫》里。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问苍茫》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正式开播,芒果TV、优酷同步上线,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也将随后播出。该剧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广电策划发起,潇湘电影集团、当燃影业创作拍摄和制作发行。
与同类剧作不同,《问苍茫》填补了“七年”题材的空白——首次重点聚焦1921年至1927年间青年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早行者”到“开拓者”的历史性转变。它将镜头对准华夏大地,讲述青年毛泽东自一大归来,先后投身工运、农运、国共合作、农村调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热血故事。
青年视角、人民情怀、现实旨意,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问苍茫》以年轻化表达,“情与爱”的注入,描摹毛泽东同志“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奋斗之姿,让历史与现实共振,让伟人与青年互动,也让中国革命“解题思路”为当代青年解决精神内耗提供镜鉴意义。
▍填补题材空白,聚焦青年毛泽东探索革命道路的“首部作品”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讲述伟人故事,是潇影集团这一家乡电影厂牌的责任所在。但是,经过多年深度开掘,党在百年峥嵘岁月中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以及那些掩藏在历史画卷下鲜为人知的历史侧面,都被一一搬上荧幕。换言之,如何在选材上找到新鲜感,成为创作上的第一道难题。
《问苍茫》将视角对准1921年至1927年的毛泽东,这七年时间跨度,前有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建党史,后有“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独立武装革命史,但却是影视作品鲜有涉及的空白地带。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人物和情节非常庞杂,找到主要叙事线索相对困难;二是这期间毛泽东本身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任职,其成长蜕变本身也相对复杂。
归结到一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纷繁的国共合作关系,难以具象化的革命心路历程,对影视再现提出极大挑战,让这七年成为青年毛泽东形象题材创作的“空白”。
但与此同时,这七年又在中国革命史不可或缺。正是在七年期间,从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以一个“探路人”和“早行者”的姿态,开始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并在逆风中逐渐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更从一名忠实的追随者变成了开天辟地的领导者。
让观众陪伴青年毛泽东,为民族解放寻求出路、为真理上下求索,一同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发展道路,即是《问苍茫》题材选择上的最佳破局点。而围绕着“为国家写史,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的大主题,剧集亦落到细微处,在微观叙事上将人物写活。为此,除了浓墨重彩描摹“伟人正年轻”,《问苍茫》还以深情笔触,刻画了多组群像,并赋予他们鲜明的人物标签。
它们当中有毛泽东的革命引路人,孙中山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陈独秀“为国家和民族负责”,李大钊则“保持细节、以理服人”;有与毛泽东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蒋先云“坚毅而温柔、平凡而伟大”,蔡和森“做革命路上的同路人”,瞿秋白“儒雅、热血、浪漫”,周恩来“热血与朝气中的青年伟人”;有散发女性光辉的革命者,杨开慧“是妻子、是母亲、也是真同志”,杨之华“突破世俗的枷锁”,邓颖超“勇敢追求、无私奉献”。历史洪流中也有暗流涌动,蒋介石是“历史自有答案”,戴季陶“有文化的右派”,汪精卫是“‘文胜质则史’的野心家”……这些人物轮番上阵,带领观众重回那个激昂热血的年代。
可以说,作为全面反映青年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第一部影视作品,《问苍茫》带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新鲜视角与切入点,也为党史学习教育贡献了得力的“影像教科书”——它既表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品格,也要传达伟大建党精神,映照出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根基。
▍高度还原历史,在纪实与诗意浪漫间寻找平衡与突破
《问苍茫》的剧名,来自于《沁园春·长沙》上阕“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彼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重游橘子洲,他心中感慨万千,写下此词。
“问苍茫”中的“问”,究竟是什么?《问苍茫》通过毛泽东与李达的对话,提出了“三问”:第一问: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革命如何展开?第二问: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儿?第三问: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由谁来掌握?这三问就是《问苍茫》的主题所在。
这也是1921年到1927年,新生的、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在前进当中必须去寻找的答案。
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问苍茫》创作团队试图在纪实性和诗意浪漫间寻找平衡和突破,在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之间做到兼顾。
大事不虚,《问苍茫》最大的工作量不是创作,而是还原。毕竟尊重历史,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基础。只有树立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持正确的党史观,吃透大量史料文献,才能深入挖掘重大革命题材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
据悉,创作前期主创翻阅超过5000万字历史资料,剧本会便历时近1000小时。在角色设定上,全剧有约400个有名有姓的角色,其中至少350位有历史人物原型。在拍摄上,剧组的步伐跨越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北京五座城市;全剧大小场景共761个,服装近10000套,涉及54000件道具;从春入夏,《问苍茫》剧组历时127个昼夜,总拍摄时长1800小时。
小事不拘,则是《问苍茫》在真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符合人物性格、历史史实、主题价值的艺术创作,真正做到历史要严谨,艺术要创新。
1924年,31岁的毛泽东来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其间杨开慧带着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来沪团聚,并拍下了这个家庭唯一一张留存下来的“全家福”。在《问苍茫》里,由于中共中央严格的纪律规定,毛泽东虽在合照现场,但却遗憾无法入镜,这张没有毛泽东的特殊“全家福”就此诞生。但也正是这样的处理,让毛泽东不再是千里独行的“苦行僧”,在“情与爱”的注入下,有温度有情感的伟人形象落地生根,革命夫妻的艰难、包容和深爱跃出屏幕,感人至深。
▍时代价值感召,让“职场草根逆袭教科书”给予青年滋养
《问苍茫》的不同,在于它“职场草根逆袭教科书”的打开方式。毛泽东始终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敢为人先、知行合一,其创业、成长、找路的历程,也是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成长主题。
这种将革命史比作创业史的新奇视角,让观众能以“职场新人”来看待青年毛泽东。拆解其迷茫期、上升期、低谷期每个阶段的状态与处事之道,观众或许能延伸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多个命题的探讨,伟人的“解题思路”对今天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如何走好人生路、职场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说:“如果我们不能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历史,我们将失去年轻人,而年轻人将失去历史。”
从“发出天问”到“收获答案”,青年毛泽东历经七年斗争,成长为中国革命的舵手,《问苍茫》也正以此为航标,让当代青年明白国家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奋斗中汲取力量,确定人生航标。
以“同龄人”的视角,去理解伟人的成长,让观众感受到与历史书不一样的伟人,赋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更具时代感的话语表达,是《问苍茫》重要的创作初衷。历史与时代从来不能被分割,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应具现代脚注,予以现代人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鼓舞。
由此,《问苍茫》旗帜鲜明地提出,在当今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多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青年价值观受到冲击的当下,剧集要为当代年轻人树立穿越历史的新“偶像”,让青年遇见“新青年”。
青年毛泽东的形象,让当代青年有天然代入感。电视剧《问苍茫》以青年群体为目标受众,搭建起了年轻的核心创作团队,塑造了少见的青年毛泽东形象。显然,《问苍茫》中的毛泽东和以往的影视作品不太一样,他并非出场就是指点江山的伟人,恰恰相反,剧集叙事重点是毛泽东从热血青年向一代伟人的转变历程,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既呈现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也折射中国共产党幼年成长经历。
在风云激荡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的苦闷、彷徨、抉择,本身还构成一幅既亲近又陌生的“新历史影像”。这种混沌中的憧憬、困顿中的激越、迷茫中的希望,跟困在精神内耗中的当代年轻人一样,也自然会让青年观众具有极佳代入感。
青年毛泽东身上所涌动的青春气息、创造力、生命力,也足以跨越时代,对当代青年形成强烈的价值感召。毫无疑问,当代年轻人处在被信息轰炸的时代,经常忙忙碌碌,不知自己身处何方,看看百年前的革命伟人,“愿意为国家、为他人承担,这种赤诚的理想对青年价值构建很有启迪作用。”
正如主创们所强调,“他们不仅仅活在历史词典、政治文献中,他们那么热烈地理想过、爱过、追求过、惆怅过,用炽热的理想点燃了一个时代的光亮,相信在不同时代都有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在历史漫长的隧道中散发光芒。”
来源:广电独家
作者:沐云
编辑:周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