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通讯员 王钟 长沙报道
长沙市,已16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当下,“长沙蓝”已然成为这座幸福城市最温暖最鲜明的底色。
从抓颗粒物臭氧协同减排到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重点攻坚到系统治理,频频刷爆市民朋友圈的“长沙蓝”背后,依靠的是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硬核举措和凝聚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共识的良好氛围。“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微克接着一微克抠”,“长沙蓝”已逐步变成“常态蓝”“长久蓝”。
当下,“长沙蓝”已然成为这座幸福城市最温暖最鲜明的底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作战思维”强部署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长沙市勇担守护生态环境“省会之责”,以“作战思维”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亲自牵头推动长沙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问题整改整治。副省长、长沙市市长周海兵专题调度部署燃煤、扬尘专项整治、京港澳高速影响评估。长沙市人大、市政协相继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和专项民主监督。
相关部门强力开展“守护蓝天”十大领域和“百日攻坚”十大专项行动。区县(市)实施环境空气质量领导干部联点责任制,大气污染防治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态势持续巩固。
截至2023年12月22日,长沙市空气优良天数达317天,PM2.5均值浓度为36微克每立方米,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最优水平。PM2.5浓度、优良率、综合指数等三项指标改善率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排名均列前五。综合指数及其改善率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均排名第一。
坚持智慧创新赋能,以“科技支撑”强基础
图为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设备。
图为大气污染防治智慧调度平台。
今年来,长沙市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以全国“智慧监测”试点为契机,实施空气质量提升保障服务、建成95个空气质量标准化街镇站、11台颗粒物激光雷达、完善卫星遥感+颗粒物雷达+铁塔瞭望+走航监测“天空地”一体化污染源监控网络、推动182家物流园(用车大户)环保智能门禁安装和180处重点路段喷淋设施建设,实现“人防为主”向“技防为主”的转变。
对于部分涉气问题易反弹的顽疾,长沙市率先搭建大气污染防治智慧调度平台,构建“网格+”工作机制,与“长沙智慧城管”平台集成互通,充分运用185个城市管控网格和543名网格员采集环保涉气问题,推动形成“即时发现、快速处置、跟踪问效”闭环管理。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向属地推送处置2876个高值热点信息和涉气具体问题。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以“标本兼治”强攻坚
图为长沙新港专用铁路。在保有水运运量大、能效高、绿色环保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又增添了全天候、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
近年来,长沙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优化调整,生产“含绿量”不断提升。
2022年长沙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6%,超额完成省定目标,近三年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3个、绿色工厂4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1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6家,长沙新港专用铁路打通了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长沙也成功获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今年来,长沙完成618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其中,完成VOCS“一企一策”综合整治85家,283家重点行业企业绩效提级通过市级初审;淘汰老旧车1660辆,完成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17座,老旧小区家庭油烟净化设施改造5800户。深入开展“守护蓝天”和特护期“百日攻坚”行动,累计监督帮扶企业380家,发现问题2506个,完成整改1113个,整治违规夜市露天烧烤341次,查处违规夜市露天烧烤35起,下发在建工地施工整改通知书3586份。
迈向新征程,长沙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齐心协力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良环境质量的期待,让“长沙蓝”成为“常态蓝”和“长久蓝”。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王钟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