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一个特色少数民族村寨,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从一砖一瓦到一草一木,都是传承与保护的见证。在张家界,生活着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的44个少数民族1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28%,建有12个民族乡。近年来,张家界市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基础。当前,一个个少数民族村寨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张家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红网张家界站推出全媒体报道《寻找张家界民族村寨》,深挖张家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背后的历史故事,寻找村寨特色“印记”,多角度、立体化展示张家界少数民族村寨魅力。
红网时刻记者 张潘 李森林 李静怡 报道
合群村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有白族、土家族、苗族、壮族、瑶族和汉族等6个民族,白族占总人口97%,是张家界白族聚集村之一。现居白族村民多是700余年前从云南大理迁徙而来的后代。
合群,又叫鹤群村,700多年前的宋末元初,南方战火纷飞。一支由云南大理白族青年组成的寸白军走出大理,跨越1500多公里,最后在桑植县芙蓉桥、马合口一带插草为标,落脚定居,从此繁衍生息至今。此后的岁月里,他们带着乡愁,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撒在新的土地上,与当地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各族群众,共饮溪泉,同耕山田,相互尊重、喜结良缘、世代和谐。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诉说着悠悠的往事,见证着民族交融的历史,延续着民族文化的血脉。
白族的建筑风格,青瓦白墙三房一罩壁四合五天井,照壁上的“风花雪月”四个字可以代表一个家族的姓氏,比如姓杨,上面就写了清白传家或紫气东来,照壁上还有许多装饰的图案花纹,像国泰民这四个字寓意着老百姓对祖国美好的期望,还有这喜鹊图寓意着喜气临门,象征着主人家兴旺发达。
合群村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是在原来老破旧的林场基础上改造修建而成,村里自筹资金对老林场的内饰和外墙及屋顶进行改造,新建舞台,照壁等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多次提质升级,2022年5月,引进了云南姊妹村周城村白族扎染,建造白族照壁、古戏台,打造白族文化体验馆,传承白族扎染、三道茶、白族霸王鞭、白族语言等白族特色文化,打造合群村史馆,诉说着合群的故事。
民俗特色:三道茶、霸王鞭、仗鼓舞等。
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白族霸王鞭是一种竹制长棍状的舞蹈道具,白族称之为“搭哇别”,意为“大王鞭子”。白族人民性格开朗、热情豪爽等代代相传的民族美德均在霸王鞭舞中有所体现,霸王鞭舞能够表现出白族人民独有的民族特色,是白族民间最具有影响力和流传最广泛的舞蹈之一。
仗鼓舞,是白族的一种民族舞蹈。 仗鼓舞以“仗鼓”作道具,与朝鲜族鼓舞有异曲同工之妙,逢年过节、游神、赶会,山山寨寨都要举行欢乐的“跳舞节”。
特色美食:腊肉、香肠、土鸡等。
腊肉,通常在农历腊月进行腌制、熏制,所以称作“腊肉”。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香肠,制作很有讲究,首先要选猪坐膀上的上等猪肉外加少量的肥肉,将精肉切成条状,和适量的辣椒粉、食盐、五香粉、橘子皮等佐料拌在一起。
合群村手绘地图:
(手绘/舒信)
《寻找张家界民族村寨》
策划:刘灿
创作团队:张潘 李森林 王洁 伍文 李静怡 陈沫涵 舒信 胡小红 陆波 廖秋萍 全江玲
出品:张家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红网张家界站
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作者:张潘 李森林 李静怡
编辑:舒信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