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百姓“呼声”变成幸福“掌声”——大水坪村“三长制”联动赋能基层治理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陈霸 编辑:陈纲 2024-06-17 12:03:57
时刻新闻
—分享—

3.jpg

新化县大水坪村第4片区第21组沿路旁,有一块7分地里郁郁葱葱,涨势喜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陈霸 新化报道

炎炎夏日,瓜果飘香。

位于新化县大水坪村第4片区第21组沿路旁,有一块7分地里,玉米棒子高高挂起,翠绿的辣椒挂满了枝丫,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堆满杂物、长满杂草,还残留着许多建筑原材料。

因天然气管道安装途经村民蔡典松的田地,管道需掩埋在地面之下,所到之处便留下许多大小不等的石头。

现在,虽然管道铺设已完工,但石头等建筑材料却留在了地里,严重影响耕种生产。

今年,蔡典松决定将这块土地好好利用起来,石头问题却成了“拦路虎”。

于是,蔡典松向邻长谭春喜反映了相关问题。

经过组长现场核实,片长李小艳随即向村支两委反映。

村支两委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了挖机,前往处理,不仅清理了石头等建筑材料,还帮助蔡典松平整了土地。

像这样通过“三长制”及时察民情解民忧的场景,每天都在大水坪村发生。

WechatIMG344.png

大水坪村青山绿水,恬静和美。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省委统战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大水坪村积极探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在全村建立起“片—组—邻”乡村治理组织架构,推动形成了“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三级联系服务群众体系,让村民代表的作用“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服务群众“邻”距离

大水坪村下辖24个村民小组,1个易地扶贫安置区,共有844户2703人,分别设立了7名片长、25名组长、59名邻长。

在该村“左邻右舍议事室”,大水坪村院落片区“三长制”组织架构图映入眼帘,片长、组长、邻长姓名、主要职责等一目了然。

建设“和美屋场”、改善人居环境……进门的左手边“民声回音壁”上,大大小小的烦心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今年73岁的蔡和球,被屋场村民推选当了邻长,联系相邻的10户邻里;还和村里的其他邻长在村委会接受了培训。“邻长虽不是什么官,但责任不小,要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自从有了邻长身份,蔡和球就一直在发挥余热。

前不久,蔡和球成功化解了一起长达多年的矛盾。

妻子因为丈夫长期喝酒误事,闹着要离婚。被告知此事的蔡和球,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直奔过去,得知是因为家庭琐事引发的矛盾后,蔡和球拉着双方在家中进行调解。“吵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夫妻之间最重要的还是多沟通……”在蔡和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双方的情绪平稳了下来,并共同签下保证书,一场家庭矛盾也随之化解。

“邻长、邻长,就是要和邻居们手拉手、心连心。”邻里的信任,蔡和球看得很重。

他们茶余饭后经常去联系的群众家拉家常,传达上头精神,了解家庭情况和需求。大家彼此之前都很熟悉,一些简单的问题和诉求很快就能协商处理好,解决不了的,蔡和球就及时上报,上报给村里,由村里协调,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WechatIMG667.jpg

院落一本册,有事找三长。

“院落一本册,有事找‘三长’。”日前,大水坪村开展了优秀组长、邻长表彰评选,对上传下达和服务群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了表彰,并推荐邻长参加新化县2024年乡村振兴农业实用技术暨特色水果种植培训班等等,让邻长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按下和美屋场建设“加速键”

今年村里面在第24组开了两次院落会,为了同一件事:和美屋场建设。

3月,大水坪村第24组组长罗晓琴发现许多村民对和美屋场建设这件事热情高潮,随即在走村入户中,找到了原因,慕上了隔壁大水坪院落的屋场。

WechatIMG669.jpg

院落会济济一堂,为村部发展出谋划策。

“当初,和美屋场初建时,原选定的是第24组作为试点,因意见不一,后落户在大水坪院落,眼看着隔壁组整洁有序,仿古茶亭、健身场地、菜园子等硬件设施日渐完善,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令蔡井文等一众村民羡慕不已。”罗晓琴介绍。

罗晓琴找到片长蔡小华反映情况后,大水坪村党支部书记蔡殿中带着片长、组长、邻长一起,立刻行动起来。

三人分头上门走访该组村民,收集民意,于是便有了第一次院落会的召开,邀请全组村民参加,“当面锣,对面鼓”商量办法。

第一次院落会上,大家围坐一堂,户数虽不多,意见却不同:有人希望筹资新修水渠,从村里小山塘引水;有人想要安装防护栏,保障小孩安全;还有人建议把周边的空地利用起来,满足大家休闲娱乐的需求;“新修水渠,钱从哪里来”“水塘淤塞这么多年,疏通难度太大”……

和美屋场触及到房前屋后、家家户户的利益纠葛,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意见不一,各有道理。蔡殿中补充说:屋场以地缘为范围,地缘相亲,关系更亲近,屋场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工程,建成后,每个人都一样受益,大家要好商好量,实事求是,提高认识。

第一次院落会后,很快就召开第二次,在“片—组—邻”的有效推动下,第二次院落会,济济一堂,来得整整齐齐。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很快达成了共识。值得一说的是,外出务工的村民、乡贤在得知全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秀美屋场建设后,主动捐赠爱心善款,要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WechatIMG675.jpg

干净整洁的和美屋场。

"和美屋场建设能让我们住得更舒服,是大好事大实事,我们当然非常支持,要配合村里做好工作。"谈及和美屋场建设,正在砌筑池塘护坡的李伯伯挂满汗水的脸上有着藏不住的高兴和期盼。

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让百姓的“呼声”变成幸福的“掌声”。通过“三长制”联动发力,大水坪村村共解决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等问题135件,提供微服务356次,形成了“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的村级治理新格局。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陈霸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0/51/140055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