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防汛,从“蚂蚁”抓起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杨斌 编辑:文婷婷 2024-06-19 10:53:0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青 杨斌 长沙报道

我们常说,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

三山四水七泽,得天独厚,育养湘人。历史上“鱼米之乡”因水而兴,也因水而忧。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雨热同期,所以每年的4月,当湖南人开始喊“yue”,汛期也如约而至。

汛期,湖南强对流天气多,强降雨形成快、雨量大,加之全省地形是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盆地,多种因素决定了湖南是先天性易感“体质”,防汛更多得靠后天努力。

今年来骤雨、夜雨增多

6月17日9时起,湖南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6月18日清早,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据预报,近期湖南自南向北将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降雨强度大、范围广、历时长,诱发流域性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的可能性大。

到了时间就“打卡”,湖南的“龙王爷”还真是爱岗敬业。

4月1日,湖南进入汛期,6月1日则进入主汛期。

今年入汛以来,湖南已发生7轮暴雨洪水过程和多次局地短历时强降雨。全省降雨较历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特别是4月份的降雨量,为1951年有完整资料记录以来排名第一。

6月17日,双牌水库开闸泄洪。(蒋克青 袁程/摄)

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调度事务部部长胡可介绍,今年来,湖南的降雨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降雨的极端性特征明显,短时间内降雨量非常大。如株洲、怀化、岳阳、邵阳等地出现了日降雨量超过300毫米的极端天气。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降雨落区的不确定性增强。落区的不确定性,使得防汛工作难以提前做出精确部署,这无疑增加了防御难度。

降雨落区具有重叠性。连续的降雨过程往往集中在同一地区,如近期几轮降雨,怀化南部的会同、靖州、通道等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重叠的降雨模式,加剧了局部地区的防汛压力。

夜雨特征显著。大部分的降雨发生在夜间,尤其是凌晨以后,这给防汛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虽然挑战大,但湖南的防汛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但仍然要提醒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湖南防汛更细致更“聪明”

办法总比困难多。防汛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湖南的备汛,早在汛期到来之前就已基本完成。

年初,省水利厅就印发水利厅1号文件,安排今年安全度汛工作。

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防御事务部副部长刘燕龙分享了一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备汛之细:

全面落实全省1.3万多座水库、4200多座水电站、2.7万多处山洪灾害危险区“三个责任人”;

砍青扫障堤防8061公里、土石坝水库12106座;

修订完善预案3万多件,组建各类队伍8000多支、近45万人……

▲衡东县开展汛期水上搜救应急演练。

湖南抓防汛之细,不仅是任务到点、责任到人,甚至具体到了蚂蚁身上。

比如,白蚁对防洪堤坝的危害具有隐蔽性、渐进性、长期性等特点,在汛期长时间抵御高洪水位时易诱发渗漏、管涌、跌窝甚至崩堤等险情。

日前,省委主要领导暗访防汛安全隐患问题,前往岳阳市云溪区永济垸长江干堤实地察看白蚁隐患点,听取水利专家对防治白蚁的意见建议,并指出,要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古训,坚持预防在先、早防早治。

全省各级各部门近年来坚持“631”递进式预报预警叫应机制,即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也体现了防汛之精细。暴雨、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直达基层,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根据暴雨短临预警,启动“省叫应县市、市叫应乡镇、县叫应村组、村叫应个人”模式,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除了细致入微,湖南应对汛情,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走进省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记者首先看的是四块电子屏:未来可能降雨的区域和强度、“一江一湖四水”的水势、水库水情以及未来3小时水情预测,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湖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

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值班员王琳介绍,今年,他们还多了一个新战友——值班“机器人”。

预警产生后,“机器人”会给预警范围内市县区值班室、水库巡查责任人和山洪灾害区责任人打电话一一提醒做好防范工作。

▲汛情态势感知系统。(图源:湖南水利)

胡可的工作,也因四水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等智慧平台上线,而发生了改变。他把之前的工作比喻成一名“老会计”,水文数据来了就要不停地人工计算。

▲四水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图源:湖南水利)

2023年,湖南省水利厅新上线了四水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等智慧平台。胡可说,如今只要轻点鼠标,各流域雨情、水情、工情实时呈现,只要数秒,就自动计算出一湖四水流域水库水位整体涨跌情况。

汛情态势感知、四水洪水预报调度、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小型水库监测预警等系统,为湖南的水利防汛插上“智能化”翅膀。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图源:湖南水利)

应急救援“黑科技”也走进基层一线。如有人员落水或者洪涝灾害遇险被困时,救援人员无需下水,在岸上遥控水上救生机器人快速下水施救。机器人水上速度最快可达38公里/小时,是救生员的12倍以上。

近年来,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为全省50余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配备了“天通一号”卫星电话,分配到1000多个乡镇、400个偏远村组。截至目前,所有卫星电话已完成调试并投入使用。

新的防汛重点值得注意

目前,湖南正处于主汛期,也是暴雨集中期、防汛关键期。

“湖南的降雨特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变化。”胡可介绍,一般来说,首先是湘江,然后是资水、沅水,最后是澧水、洞庭湖。

具体来看,在雨季初期,降雨主要集中在湘江流域。

随着雨带北抬和副热带高压的增强,降雨重点将逐渐转移到资水和沅水流域。

进入7月份,降雨带进一步北移,澧水流域和洞庭湖区成为降雨的集中区域。

湖南降雨的时空变化特点,也预示着防汛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也随之调整。

▲山洪灾害预警图。

新时期,湖南防汛工作发生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变化。一位多年参与湖南防汛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大家更多聚焦于大江大河中下游的防汛工作。

因为大江大河的往往洪水汇聚,流量大、时间长,易发生灾害。但随着近年来各种防洪设施的完善,水文监测水平的提升,精准测算、科学拦蓄、及时分洪……有力缓解了防洪压力。

如今,随着极端天气加剧,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以及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也是防汛的重点。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防洪设施相对薄弱,且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灾害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湖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了对中小河流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洪水威胁。其次,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这些地区的防洪能力。例如,在关键区域建设防洪堤坝、疏浚河道等工程措施,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等。

▲6月18日,宁韶路产养护管理所开展汛期边坡重点巡查时发现宁韶高速北往南方向K6+150右侧上边坡发生骨架断裂,存在滑坡风险,管理所立即上报并布置应急处置工作。(陈斌/摄)

每年的汛期,对于湖南都是一次“大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防汛从“蚂蚁”抓起,传递的既是湖南防早防小、工作日益精细的信号,也是湖南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容丝毫闪失的初心和决心。

螃蟹.gif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杨斌

编辑:文婷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0/53/140121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