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汤素兰长篇小说《绣虎少年》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向楚婧 编辑:廖轩仪 2024-06-20 09:53:4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619204020_副本.jpg

近日,汤素兰长篇小说《绣虎少年》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6月20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向楚婧)近日,汤素兰长篇小说《绣虎少年》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湖南出版集团、湖南省作协联合主办,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汇集众多儿童文学界、出版界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这部以湘绣为背景、展现少年成长与救赎的感人作品。

《绣虎少年》是汤素兰今年的重磅新作,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首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为书写题材的儿童小说。这是一个有关湘绣传承和少年救赎的故事,讲述了一位身患残疾的少年梓屹,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湘绣找到人生意义,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书中不仅描绘了湘绣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更通过梓屹的成长经历,传递出自尊自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研讨会上,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刘星保代表出版方对《绣虎少年》作出版说明,重点介绍了《绣虎少年》的出版缘起和出版价值。他指出,主题性有余,文学性不足,儿童本位缺失,是主题出版创作的痛点和难点。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与汤素兰老师合作,以小切口体现大主题,从儿童本位出发,策划推出《绣虎少年》。全书以湘绣传承串联始终,既有浓郁的湖湘地方特色趣味,也有贴近少年儿童心理的细节打磨,更有高屋建瓴的历史文化视角,饱含温情地讲述了残障少年梓屹独立、自尊、自强,在缺憾中追寻梦想,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感人成长故事。可以说这是一部以传统湖湘文化打底,富含历史底蕴和当下现实思考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长篇小说。刘星保强调,该书的出版,体现了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主题出版创作上的深度思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及少年成长的深情致敬。

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海表示,《绣虎少年》作为一部具有温度、厚度和深度的少儿文学作品,不仅关注残疾少年的成长故事,也深刻探讨了留守儿童、文化传承等社会议题。该书以湘绣传承为背景,展现了厚重的湖湘文化和时代变迁,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心与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和支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并期待汤素兰老师继续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高度评价《绣虎少年》在关注残疾少年成长、引导社会正确对待残疾人方面的深刻意义。他表示,该书不仅展现了残疾少年面对困境的坚韧与自立,还巧妙融入了湘绣文化传承和抗日历史背景,使作品内容丰富而厚重。他期待这本书能够发行推广得更好,并在听取专家意见后进一步完善,为中国儿童文学贡献佳作。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对《绣虎少年》作出高度评价。他表示,这部作品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细节,将个人命运、家庭幸福、社会进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的传承紧密结合,展示了残疾少年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通过社会关怀实现自我成长的感人故事。邬书林强调,少儿出版尤其是原创儿童文学蓬勃发展,通过作品反映社会变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与文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绣虎少年》正是这样的佳作,以其生动故事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普及。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认为,《绣虎少年》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他指出《绣虎少年》以其独特的主题和生动的故事,成功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融入少年成长的历程中,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李敬泽先生强调,《绣虎少年》不仅是一本好书,更是一本充满趣味性的佳作。他热切期望这部作品能够精益求精和全面推广,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有机会读到这部杰作,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从而深深地喜欢上它。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磅礴气势,还蕴含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魅力。他高度赞扬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这部文图并茂、印制精良的儿童文学作品,认为其是一部兼具成长和文化传承双重主题的小说。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资深出版人海飞对《绣虎少年》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该书的出版彰显了汤素兰和湖南少儿出版社在儿童文学界的独特地位。他指出,《绣虎少年》以其丰富的文学性、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40619204042_副本.jpg

研讨会全体与会专家合影。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谈凤霞在评价《绣虎少年》一书时表示,汤素兰的创作不断突破自我,从童话到现实主义小说均有佳作,而《绣虎少年》更是一部具有乡土色彩和文化底蕴的成长小说。作品通过湘绣这一传统手艺,巧妙地将文化、情感和成长融为一体,讲述了残障少年梓屹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如何面对生活和心理障碍,最终找到自我定位和发展道路的故事。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高度赞扬了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的新作。他认为,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儿童文学独特的情感熏陶力量,还巧妙融合了汤素兰的创作特色——动物元素的运用,尤其是对虎的性格塑造,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梁鸿鹰特别指出,汤素兰将童话创作能力融入现实小说题材写作,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儿童文学》原主编、评论家徐德霞认为,《绣虎少年》一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小说不仅展现了少年的外在成长,更深刻挖掘了其内在的成长变化,体现了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国龙指出,《绣虎少年》的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作品以平和的调性,从日常小处切入,巧妙涵盖弱势群体、乡村、留守儿童、抗战及非遗等宏大主题,展现出作家对细节处理的精准把握和深厚的生活感悟;二是作品深刻描绘了亲情大爱,尤其是对一个残疾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挑战与爱的接纳的描绘,触动人心,令健全家庭深刻反思;三是作品充分展现了作家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生动描绘,方言的运用和农事活动的细节刻画,使作品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和亲切感。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孙建江认为,《绣虎少年》这部作品巧妙地将残障少年与湘绣文化相结合,不仅展现了一个立体饱满、充满情感与内心挣扎的少年形象,更深刻揭示了湘绣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历史变迁。他指出,作品在处理残障少年与湘绣两大主题时,展现了作家高超的艺术统和与把控能力,使得作品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感染力。这部作品超越了简单的同情与关爱,深入挖掘了时代与人生的深刻内涵,成为了一部既感人又富有深度的佳作。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在《绣虎少年》一书评价中称,汤素兰如同掌握了一枚魔法绣花针,以文字为丝线,绣出了湘绣的斑斓今生与未来,同时展现了一个残疾少年与命运抗争的别样人生。汤素兰凭借其深厚的创作积淀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将民间故事、湘绣手艺和乡土生活融入作品,创作出与当代人尤其是孩子们共情共鸣的佳作。

《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称《绣虎少年》不仅成功地将湘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年成长相结合,更展现了厚重的历史底蕴、生动的生活细节和深刻的成长主题。作品通过湘绣的发展脉络、湖南抗战史及王家大屋的家族史,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时空,同时捕捉了人物言行的细节,展现了乡土文明中人物的品格和风骨。她称赞这部作品大气磅礴,具有极高的写作难度和艺术价值,是汤素兰文学创作的新高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图画书创作中心主任陈晖对汤素兰的新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该书不仅是关于湘绣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融合了乡土情感、家国情怀、个人成长与时代变迁的深刻之作。作品结构细密厚重,如同湘绣的针法,展现了多维度的主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时代背景的刻画,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残疾人及湘绣艺术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成长。

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崔昕平认为,这部作品深耕于中华传统文化,并成功地将小说介入生活与现实,实现了儿童关怀、人文关怀和文化关怀的交融。作品中以卷轴式生活流书写,全景式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家谱文化、游戏文化、年俗文化等,通过湘绣技艺贯穿全篇,呈现出活态文化的魅力。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纳杨回顾了汤素兰老师的《阿莲》和《奔向绿心》等作品,并称赞其小说质量上乘。她指出《绣虎少年》中的两条线索——关于残疾少年梓屹的成长与奶奶的故事线交织,使得作品富有深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李潘指出,《绣虎少年》这部小说以壮阔的中国历史文化为背景,讲述了残疾少年梓屹的成长故事,同时探讨了儿童小说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可能性。《绣虎少年》一书通过多重视角、倒叙与插叙结合,细腻地描绘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三代人的命运,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的传承与创新。其丰富的人物设定、宏大的时空跨度、双线交错的主题,均展示了作者卓越的叙事技巧和深厚的笔力。李潘还特别赞赏了小说语言的简洁清晰、叙述的从容不迫,以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生活细节,为读者提供了强烈的代入感和成长的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写作与中外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叶认为,《绣虎少年》这部作品不仅真实展现了生活,更深刻理解了童年生命状态,并出色地运用了小说叙事艺术,体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红叶指出,小说中的残障少年梓屹形象超越了简单的残障题材,通过他的成长故事传达了对弱者深层的关爱和对自由、整全生命的追求。梓屹的成长之路,既是个体成人的过程,也是生命绽放的历程,为今天的孩子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她强调,这部作品教育学意义同样丰富,通过梓屹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倾听内心声音、坚持热爱、与生活建立深度连接的重要性,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行远书院院长、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自强主持研讨会,并对汤素兰的创作精神及作品《绣虎少年》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提到,汤素兰四十年创作生涯中仅举办两次作品研讨会,凸显其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的专注与执着。朱自强认为,文学批评中的“症候”正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体现,而《绣虎少年》正是这样一部具有双重突破意义的作品,不仅在思想和艺术上有所创新,更展现了汤素兰举重若轻的艺术表现力。这部作品也是汤素兰文体转型的代表作,由本色出演的《阿莲》到性格出演的《绣虎少年》,显示了她驾驭不同题材的能力与智慧。

《绣虎少年》作者汤素兰表达了对与会领导和专家们深切感谢,并回顾了自己四十年的创作生涯。她强调,为孩子写作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坚定的选择,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她认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核心职责是关注社会与人生,特别是少年的成长,以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

在最新作品《绣虎少年》中,汤素兰创新性地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与残疾少年的成长经历相结合,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间生活的生动面貌。她坚信,贴近生活的写作能够发现并传承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精神滋养。汤素兰对大家的鼓励与批评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向楚婧

编辑:廖轩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0/64/140152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