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 长沙报道
这是一个大型露天“跟帖”现场。
一跟就是上千年,“跟帖者”跨越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
浯溪碑林矗立在湘江边有1200多年了。(图源: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跟帖”现场位于永州祁阳市浯溪与湘江交汇之滨,第一个“发帖人”是唐代文学家元结。
公元771年,他将自己撰文、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帖文”《大唐中兴颂》,找工匠题刻在事先磨平的临江崖壁上。
“此帖”登场,放了一个大招。
《大唐中兴颂》因文绝、字绝、石绝,而世称“摩崖三绝”。
更绝的还在后面。
“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蒋盛文/摄)
此后,刘长卿、黄庭坚、米芾、秦观、李清照、杨万里、徐霞客、何绍基、袁枚等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名士来此“跟帖”,刻文于石,碑石林立,堪称“神仙打架”,保存至今的浯溪摩崖石刻共有505方。
由于长期的自然侵蚀,如今很多石刻文字变得模糊不清、肉眼难以辨认,学者研究有难度,大众更难以理解和共鸣,怎么办?
浯溪“连线”马栏山
受损最典型的是《大唐中兴颂》石碑。
此碑历经千载的雨打风吹日晒,现在碑面上能认出的字已不多,几乎无法阅读。
如果时间倒流到字迹清晰的年代,你会看到这样一块碑:
此碑横416.6厘米,纵422.3厘米,楷书,共计332字,属大型摩崖石刻;
全碑用笔雄健,既有汉隶的雄放洒脱、浑厚深沉之感,又不失魏晋的庄严肃穆、古朴圆浑;
碑文内容为“记平安史之乱,颂大唐中兴之事”,表达以史为鉴、端严正气的情怀,彰显“公者千古”“忠直方正”的精神追求。
作为浯溪碑林“热门帖”,《大唐中兴颂》的表现堪称“王炸”,其碑面之大、文章之奇、书艺之妙,令人心驰神往。
碑石林立的浯溪碑林。(图源: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
此后千年,大量杰士名流来此“打卡”,产生了“丰碑读一过,百拜不能休”的慨叹。
触景生情的他们,忍不住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打碑刻石,题留诗文大都围绕《大唐中兴颂》而作、而题、而赋、而咏。
文化在这里汇聚,思想在这里交融,才情在这里洋溢,群星灿烂,熠熠生辉,形成了一个“高大上”的浯溪碑林“朋友圈”。
这“朋友圈”延续多个朝代,风靡海内外,让普通人“上头”,让文人墨客“上瘾”,不停引人入圈,吸粉无数。
6月8日是我国第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对文化传承来说至关重要。
就浯溪碑林而言,如何进行修复,让那个热辣滚烫的“跟帖”名场面、“神仙打架”的诗文朋友圈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首先,摩崖石刻是不可移动文物,不能在实物上凿刻复原,否则很可能会破坏文物。
浯溪摩崖石刻数字保护利用项目团队在实地勘察及采集资料。(图源: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
既然文物现状不可逆,能不能在数字世界想想办法?
距离浯溪碑林250多公里的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干的就是数字技术活。
就这样,浯溪“连线”马栏山,文化与科技由此交汇。
“复活”只需0.01毫米
“我们的技术是通过数字采集、数字化修复和保护,使摩崖石刻焕发新生。”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秘书长、浯溪摩崖石刻数字保护利用项目负责人孔皓说。
孔皓表示,尽管许多碑文肉眼看不清了,但只要刻痕深度还大于0.01毫米,“我们就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追踪觅影,现出它的原形”。
具体方法是,用专业设备从数十个方位对每块石碑采集上百张照片,再把这些照片导入计算机。然后通过图形叠加和图形渲染技术,经过20多个步骤、24小时的运算(一块中等大小的石碑),实现高精度数字成像,让石刻上的痕迹重新显现。
“原文是什么样,我们就把它还原成什么样,不做任何人为加工。”孔皓表示,他们团队在数字世界里进行原汁原味的还原复现,呈现碑文原貌。
浯溪摩崖石刻修复前后对比图。(图源: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
事实上,数字技术修复浯溪摩崖石刻,是一个科技与文化交融的过程。
项目团队经常会去请教文史专家,讨论摩崖石刻背后的历史、故事渊源。有一些石刻找不到作者,或者文字完全看不清,在修复之后会请专家来辨认和印证。
作为项目团队咨询专家之一,国家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湘南摩崖石刻采集整理综合研究”首席专家、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原院长张京华表示,他本人会在技术上向项目团队请教,团队在做释文研究时,也会向他咨询。双方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地处永州的湖南科技学院一直致力于摩崖石刻的研究,专门成立了“国学院摩崖石刻研究团队”。研究团队走过了20年历程,出版了8部著作,发表论文超150篇。该校国学院还开设了“摩崖传拓”主修课程。
“我们去年7月第一次到浯溪时,被高、大、陡、险的摩崖石刻群所震撼,同时又为中国文字之美而倾倒。但看到很多石刻文字模糊不清时,又深感不安,生怕这样的文化遗产消失。”孔皓说,虽然项目团队全部是90后,但很有使命感,充满了干劲。
5月23日,文博会湖南馆展出的浯溪碑林数字修复项目。
今年5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文博会上,湖南展馆内,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推出的“数字浯溪”项目之一——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数字化成果等,格外引人注目。
“云游浯溪”不是梦
实际上,让摩崖石刻文字从看不清到看得清,只是第一步,后面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浯溪碑林,山美、水美、石美、崖美、林美、溪美、文美、字美,这里山与溪相映,树与石相生,摩崖与诗文相融,是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有大量的文化、历史、旅游、科研价值等待挖掘。
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理事长李武望表示,接下来,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计划焕活石刻,建立石碑石刻全信息模型,让信息保存下来;焕活文字,建立石碑石刻数据库,把文字价值挖掘出来;焕活文化,打造纪录片、小程序、可视化展示传播展示矩阵,让故事弘扬开来;焕活生态,打造产业服务平台,让文化应用起来。
这,就是“浯溪碑林-中国石碑石刻数字焕活计划”的整体构想。
该计划是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实践,已纳入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数字黑科技带你“云游浯溪”。(图源: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
通过焕活计划,建立从“数字采集”到“数字修复”到“二创开发”到“传播展示”到“产业应用”的国内首个石碑石刻数字化全链路解决方案。
比如,开发数字浯溪小程序,通过“赏石刻”“知碑文”“游碑林”“习书法”等功能,展示数字焕活成果。一方面解决景区现场智慧导览、认碑识字的痛点需求;另一方面让不能亲临现场的民众在云端临摹书法。
又如,运用虚拟引擎、高保真场景渲染、虚拟人制作、叙事交互等技术,建构出高精度、可互动的摩崖石刻,复原浯溪碑林,让观众化身历史人物,沉浸式漫游,身临其境地穿越浯溪的春夏秋冬。
“云游浯溪”之时,我们可以通过“云上打卡”,加入碑林朋友圈,与那些古人神交一番。
其实,从全国来看,很多地方在对古老石刻进行数字化复原和开发。
比如,重庆的大足石刻进行了数字转换,开发数字化旅游产品,打造了4K宽银幕电影《天下大足》和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让观众有沉浸式体验。
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前不久上线试运行。与此同时,“大足石刻文化进校园”项目已覆盖重庆市大足区的大中小幼学校,让文化传承进课堂。
大足区还打造了大足石刻监测预警系统,为保护石刻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祁阳市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刘勇表示,景区正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一手抓摩崖石刻保护,一手抓碑林数字化建设。
浯溪碑林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碑林,加快数字化步伐,或可借助云端实现“中兴”。
相关报道: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吴公然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