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长沙高考楹联里感受家国天下与青春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编辑:韩阳 2024-06-05 09:26:2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6月5日讯(记者 贺卫玲)青春恰时来,策马正少年。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大幕开启,莘莘学子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过去的点滴积累和辛苦付出将迎来考试的检阅。自2004年省教育考试院考务细则提倡“每个考点大门张贴对联”起,湖南高考考点贴对联的文化呈现已经延续21年,成了湖南高考的独特文化。今年长沙高考考点的楹联都已上新,让我们细细品读(摘选部分),感受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和家国天下的青春担当。

1.jpg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别开生面

更上层楼

(撰联:欧阳荐枫 解析:黄波)

解析:别开生面之“生”,语意双关,既指新的面貌,又指学生,既比喻另外开创新的风格、形势或局面,又特别突出了湖南省自2021年实行新高考以来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的不同寻常与重要意义,鼓励广大学子要呈现新面貌,开拓新局面,臻至新境界。“更上层楼”:“层楼”即重楼、高楼,语出唐٠王之涣《登鹳雀楼》,既包含党和国家与社会各界对考生与学校的期待与要求,又包含满满的祝福;既是湖南师大附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办学精神的外显,又不动声色展现了湖南师大附中自信、大气、兼容并蓄的办学底蕴,同时,也激发考生自信。

长沙市第一中学

勇矣中流气定神闲登甲第

勤哉学侣德昭志远唱和壹

(撰联:姚友勇)

解析:“公勇勤朴”乃长沙一中校训。上联取“勇”,“中流”用击楫中流典,寓少年有拿云志,胸有成竹,祝考生金榜题名。下联取“勤”,一生之计在“勤”,除了勤做学问,还须勤修美德。“学侣”指学子,“和壹”指和睦同心之风。上联扣“才”,下联重“德”,合而表:全才备德乃国用人之道;勉励后辈志存高远,共筑和谐社会。上联“勇矣”热情赞美,下联“勤哉”谆谆叮咛。联中嵌“第壹中学”和“中学第壹”。前者突出地理位置;后者的“中学”(与“西学”相对,如“中学淹深”)指传统学术,突出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民族文化自信。

2.jpg

长郡中学

倚马千言,风华正茂;

树人十纪,家国常怀。

(撰联:钟武伟 解析:何立军)

解析:上联写高考。形容广大考生才思敏捷,意气风发。下联切校情。恰逢长郡建校120周年。120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深具家国情怀的青年学子。全联层次分明,上、下联呈起承转合之势,品之有“青春飞扬前程远大,百廿树人山高水长”之感。

4.jpg

雅礼中学

志遂扶摇超北海

功成砥砺饮曲江


明德中学

万象清和且向风云同际会

群生正茂当摛星斗展经纶

(撰联及解析:曹辉)

解析:疫情三年终归风烟散尽,高考改革全面深度铺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时代,华夏面貌日新月异,东方巨轮稳健前行,大美中国未来可期。作为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新时代学子,应胸怀家国、志存高远、乘势而上、迎接挑战。此联旨在勉励万千考生把握大好机遇,在国考大比中大显身手,书写青春答卷,一展报国之才,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盛世龙年登虎榜

麓山大木柱长天

(撰联:钟武伟 书写:李明星)

解析:本联紧扣高考,言近旨远,直抒胸臆,洋溢着湖湘学子胸怀天下、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气。作者就地取材,构思巧妙,文中嵌入校名“麓山”与教学楼名“麓盛”,考生读之油然引发共情。此联不仅上下联之间对仗工稳,而且上联的“盛世”“龙年”“虎榜”之间形成自对,下联的“麓山”“大木”“长天”之间形成自对。上下联尾的“榜”与“天”押宽韵“an”,对联的韵律美更加彰显。

3.png

南雅中学

初心已定鲲鹏志

妙笔即摛锦绣章

(撰联及解析:胡党生 书写:黄承谦)

解析:学子们入学启蒙时,接受父母与老师的影响与教育,开始立下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初心,就是鲲鹏腾飞万里之志。有志者,事竟成。一点一滴的日积月累,底蕴渐趋深厚,意志逐步坚定,为实现初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恰逢其时的高考,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检验,更是一次机会。怎么应对挑战,接受检验,抓住机会,就在于凭借沉着的头脑,运用生花的妙笔,铺采摛文,写成最好的答卷。目标已在前方,道路即在脚下,成功握在手中。

5.png

长沙博纳二附中

上联:博古通今,笔撰三千策简

下联:纳珠采玉,卷藏万里乾坤

(撰联及解析:刘敏  书写:胡海雄)

解析:本联采用首字嵌名联形式,对应考点学校“博纳”之名。整副对联意在鼓励考生要博学多才、胸怀大志,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上联表达了对考生学识广博、贯通古今的期望。它鼓励考生不仅要深入研究古代的智慧,还要洞察现代的趋势,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撰写出无数的应对策略。下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考生的胸怀和志向。此处化用了成语“撷珠采玉”和“剖璞采光”。古有和氏璧,藏玉于石,世所罕见;又有珍珠深藏蚌腹,待时而出,光彩夺目。对联勉励考生要志存高远,胸怀家国天下,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了立德树人之奥义。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鹏到碧天 词源倒流三峡水

凤衔金榜 笔阵独扫千人军

(撰联:李元洛)

解析:此为集句联。集句联,按联语的要求将前人的诗文成句集引成为一副表达自己创作意图的对联。集句成联,是联语创作手法之一种。鹏到碧天,既有神话传说中之不凡之象,亦为前代杰出诗人豪情胜概的寄托,更系喻高考中莘莘学子的壮志与成功。“凤凰衔书”,谓下诏于礼部南院张挂公布新科进士名单。“金榜”乃科举时代殿试揭晓之榜单。此处意在预祝莘莘学子高考胜利,被各类高校取录。“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出自杜甫咏其侄赴考之《醉歌行》。形容一个人才气纵横、笔力磅礴、文思泉涌,充沛的文词源源不绝、滚滚而出,磅礴的气势可使长江三峡之水倒流;在以笔对抗的战场上,笔力万钧,独自一人可以扫倒千军。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编辑:韩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0/97/139727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