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著名作家忽培元向湖南图书馆捐赠《乡村第一书记》等3部作品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编辑:刘良骏 2024-08-25 22:20:33
时刻新闻
—分享—

6_副本_副本.jpg

8月25日,忽培元作品捐赠仪式在湖南图书馆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8月25日讯(记者 蔡娟)8月25日,忽培元作品捐赠仪式在湖南图书馆举行。原国务院参事、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作家忽培元向湖南图书馆赠送了《乡村第一书记》《家风》《同舟》等代表作,并展开座谈交流。

连日来,忽培元一行在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等湖南多地开展考察采风,并举办文学创作交流活动,分享《乡村第一书记》《家风》《同舟》等小说作品的创作历程和体会,吸引大批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热情参与。

1_副本_副本.jpg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忽培元结合自己的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家风》《同舟》等作品,讲述了他多年创作的经验与心得。忽培元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延安人,他从小喜欢文学,并立志成为作家,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延安大学中文系,从政30多年,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红色题材、现实题材、名人传记是我的主要创作方向。我的写作是从生活出发,从现实出发,和时代同步,和党的前进步伐、人民创造的历史相吻合的。”忽培元说。


4_副本_副本.jpg


忽培元向湖南图书馆《乡村第一书记》《家风》《同舟》等3部作品。

丰厚的生活经验和长期担任县、市地方官员的历练,为忽培元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乡村振兴是新形势下的课题,忽培元把创作聚焦于“乡村第一书记”这个新时代的新角色,于是诞生了引领乡村振兴的长篇巨著《乡村第一书记》。忽培元表示,他的创作着眼点不是扶贫和乡村振兴本身,而是着眼于培养优秀党政人才的路径。“我想记录的是经过两三年时间,她们如何从‘三门干部’变成接地气的年青干部。有了这样一批德才兼备、经受历练的年轻一代,乡村振兴一定会指日可待。忽培元说。

《家风》则收录《家风》《神湖》《老腔》三篇中篇小说,被誉为忽培元的红色文学代表作。这部作品以真实的革命故事为原型,将历史故事与现实有机融合,形成对革命家风的一种延续,使读者通过阅读故事来追忆英烈的革命历程,重温革命洗礼,感受革命家风。

微信图片_20240825213505.jpg

《同舟》书封

《同舟》是忽培元2024年的新作,是他记录家乡、礼赞故园的心血之作。作品生动描写了以赵志强为代表的一群年轻人,挖掘历史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借助各方力量,以文化振兴为引领,带领全村人走向富裕幸福生活的全过程。该书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重点推进作品,入选2024年7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

座谈会后,忽培元向湖南图书馆捐赠了《乡村第一书记》《家风》《同舟》等3部作品,并现场签名赠书。湖南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邹序明接受捐赠并向忽培元颁发收藏证书。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手工艺术发展委员会主任、人民手工艺术博物馆馆长蓝才华,湖南省委宣传部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忽培元助理李娜参加捐赠仪式。

忽培元,祖籍陕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传记文学创作与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有文学传记《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耕耘者——修军评传》《百年糊涂——郑板桥传》《难忘的历程——延安岁月回访》《刘志丹将军》《谢子长评传》《阎红彦将军传》等;长篇小说《雪祭》《神湖》《老腔》《乡村第一书记》《同舟》,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和诗集《北斗》《开悟集》《守望大庆》等。其中《群山》《耕耘者——修军评传》分获第一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长篇);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反映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乡村第一书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改编成电视剧《花开山乡》曾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2/69/142082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