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洪江易氏宗祠广育人才 | 文化中国行·宗祠寻脉①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龚子杰 编辑:文婷婷 2024-08-05 22:11:0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宗祠是民间建筑的瑰宝、美的殿堂,是乡村的人文大树,祖根所在。每一座宗祠都默守着自己氏族的灵魂,传承一个家族的历史血脉。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深入湖南各县市区那些传统村落和大院,开展田野调查和文化寻脉,特别推出《文化中国行·宗祠寻脉》系列报道,多角度呈现宗祠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的重要阵地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805153339.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诚 龚子杰 怀化报道

一个国家的历史,凝而汇之,可以是一部史书,可以是一座纪念碑,也可以是一座博物馆。

一个家族的历史,凝而汇之,可以是一部家谱,可以是几块石碑,也可以是一座祠堂。

艳阳高照的七月,我们沿沪昆高速一路西行300多公里,来到了位于怀化洪江市洗马乡古楼坪村,探访在此矗立了二百七十多年的易氏宗祠,近距离感受宗祠文化与家风传承、社会发展碰撞的火花。

微信图片_20240805154449_副本.jpg

易氏宗祠大门。

易氏宗祠“一枝花”

“相传,一千八百多年前,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入川路上途经雪峰山下,曾在古楼坪村前的平溪河洗马,留下了洗马潭、诸葛桥等地名和代代相传的诸多故事。”

据易氏宗祠副祠长易延维介绍,八百多年前,南宋一位名叫易子彬的进士,在云南知府任满,在落叶归根江西的路上,途经今怀化芷江时,心有所感,意有所钟,遂安家于此。他的一支后辈几经迁徙,辗转至洗马潭安居乐业。子孙繁衍数百年后,洗马潭“十户九易”,易氏成为当地望族。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易氏族人于洗马乡古楼坪村建彬公祠,是为黔阳易氏总祠。我们一行踏访的,正是这座宗祠。

驻足观望,彬公祠依旗山、傍平溪,明珠般嵌于青山绿水之间,成为彬公后裔根之所系、情之所牵。

彬公祠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有单体建筑7栋,为两厅中轴对称式建筑,全木质穿斗式结构,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规整、雕梁画栋,石碑楼阁、浮雕字画精美绝伦,是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黔阳易氏子彬公支系源出山西太原郡,门楼顶部有祥龙拱卫的“太原郡”牌匾,牌匾旁的两幅山水画,溪流淙淙,源远流长,寓意着树有根、水有源。

易延维自豪地告诉记者,易氏宗祠在解放前就号称是湘西宗祠的“一枝花”,其雕刻之精美,则有“黔阳祠堂一朵花”之称。

微信图片_20240805162843_副本.png

宗祠内景。

走进祠内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只见门楼上的精美浮雕多以节孝故事和耕读画面为主,门楼檐顶上端坐着的祥龙、瑞狮、麒麟等,显示出家族倡导、传承的精神和吉祥的寓意。

大门上方的“易氏宗祠”牌匾,是由子彬公后裔、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易图境题写,笔墨厚重,恢宏苍劲,与门柱上飞绕在祥云里的两只金龙相映成辉,勾勒出一幅厚重的宗祠文化画卷。

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祠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多元的角色,既是纪念列祖列宗的纪念馆、展示家族历史的博物馆,也是维护社会治安、调解民事纠纷的民间机构,并承担着家族内扶危济困的慈善职能。

易氏子孙繁茂、人才辈出,宗祠一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创造了一个孝亲睦邻、怜贫恤老、乡里和美的小社会。

QQ图片20240805161005_副本_副本.png

宗祠内的戏台。

楹联中的传家宝

于当下的很多人而言,祠堂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所在。它似乎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却又常在不经意间展现出其影响,而这一切的背后,无疑是附着在祠堂之上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记者实地踏访后感觉,易氏宗祠的文化与传承,暗的,藏在其精美的雕刻中,明的,则藏在它的诸多楹联中。

彬公祠大门两侧金龙缠绕的门柱上,镶贴着的对联是:瑞芝瑞气光日月,雄祖雄风壮山河。易氏家族的世家风范和家风涵养中的生命吐纳和家国情怀,从这幅楹联中即可一见端倪。

易延维告诉记者,“瑞芝瑞气”“雄祖雄风”是对易氏先辈伟业和良好家风的概括,这副对联蕴含着族人对家族荣耀的诠释和祝福。

推门而入,宗祠左右看楼上镌刻的“诚信为人”“忠孝传家”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易延维说,这副楹联是易氏家族的族(家)训。

走进议事厅,易延维指着厅内一幅“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说道,这和祖先堂两边的一副“诗书得真乐,风云入壮怀”对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告诉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并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增长自己的见识,培养自己的人文修养。

据介绍,为发扬祖传美德,宗祠设立了助学基金,激励优秀学子奋发图强、进取开拓。

微信图片_20240805162852_副本.png

青石碑。

祖先堂神龛有龛联一幅:“孝亲敬宗世代人文长记述,忠国齐家子孙事业永昌隆”。另有楹联四幅:“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千秋盛,子肖孙贤復祠思孝万代昌”“才名显贵齐前哲,功绩光辉照后人”“祠临洗马子孙万代耀黔阳,孝仰太原先祖千年光易水”。

这些对联透露出浓浓的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时刻提醒子孙后裔不忘祖先、不忘耕读传家的光荣传统。

戏台和观楼也有楹联四幅:“曲中福音传盛世,戏里箴言益人生”“演喜怒哀乐戏文莫非假作,唱忠孝节义典型应当真看”“无欲常教心似水,直言自觉气如霜”“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

一幅幅楹联,犹如一句句人生箴言,于看戏听戏的娱乐间,亦要令子孙知进退、尚高义,催人奋进。

遍观这些楹联,就像在面对一位絮絮叨叨的老人,不厌其烦地向后辈讲述着关于耕读、持家、孝亲、睦邻、节义、报国等的理念。沉浸期间,怎么能不让人肃然而生昂然之气?

楹联中所倡导的忠厚诚信、积善行德、家国情怀,成为一代又一代易氏子孙拼搏向上的动力源泉,激励着易氏子孙“代有才人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在为《易氏宗谱》所作的序中说:“易姓在楚,推望族,黔阳(今洪江)尤大,代有积学励行之士,辈出其间。”其言不虚。

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老祠长易盛潮坦言,宗祠里的楹联,在激励后人传承祖先血脉,弘扬家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805161621_副本.jpg

助学榜。

易氏代有才人出

明清以降,洗马潭易氏族人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学士、社会名流、报国志士。

明末清初,有易太震,曾任篮山县知县、桂阳州知府、云南督粮道;易含章,嘉庆六年辛酉科进士,曾任江苏元和县知县;易中明,道光酉年科拔贡,为曾国藩赞襄军机,著有《阴阳会要》《三品集》十卷……

晚清时期,湘军中有同日受封的五位易姓将士,均为洗马潭人。其中的易孔昭,为曾国藩、左宗棠的重要谋士,曾在迫使沙俄签订归还伊犁的《伊犁条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抗日战争时期,易大仕、易槐生、易文博等文化青年积极报名参加抗日雪峰部队,被分别任命为大队长和中队长。抗日战争胜利,“雪峰部队”改编为解放军“湘西纵队”,易大仕、易槐生分别担任正副大队长,为解放湘西与剿匪做出了重要贡献。

“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慷慨与顽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毅与担当,正是众多洗马潭易姓族人的精神。“他们将‘吃得苦、霸得蛮’的湖湘文化与‘忠孝传家、尽忠报国’的易氏家族文化相结合,干出了一番事业,也形成了独特的洗马本土文化。”洗马乡党委书记熊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文化催生的易氏人才井喷现象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如著名花鸟画家易图境,美籍华人、著名科学家肖镜如,吉首大学第一任校长易盛臬等,都成长于洗马潭这一方土地。

熊金华说,最近的数十年间,洗马潭通过读书、参军外出的人员多达500余人,其中副省级以上干部5人、厅市级干部33人、著名学者和文学艺术家26人,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7人。一个小村镇,有如此硕果,令人惊叹!

微信图片_20240805154503_副本.jpg

宗祠和学校连为一体。

“易氏总祠可以说是我们学校的前身。上世纪70年代,易氏总祠曾一度作为学校使用,很多当地人都毕业于这个祠堂学校,祠堂文化注定要影响当地人一生。” 近在咫尺的洗马乡中心学校校长陈生庚说,很多从洗马潭走出去的易氏族人,都还记得在祠堂里上学时的场景: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要求背诵祠堂里的对联,对着青石碑面壁思过……这样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激励着当地学子不断奋发向上、爱国爱家。

陈生庚说,现代教育在唤醒和鼓舞学生成长上,已有了更多方式方法,但祠堂流传下来的很多贤德励志故事,仍有其独特的魅力,祠堂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基地。

平溪河畔,洗马潭旁,易氏总祠里的那棵芳香扑鼻的桂花树开了一次又一次,易氏子孙也从这里走出了一波又一波。

他们怀着对祖先的尊崇,肩着来自先祖的期望,在融入血脉的家族文化的驱动下,散入各地,成为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成为社会进展的推动者,在各自的领域不断开出别样的花。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龚子杰

编辑:文婷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2/97/141618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