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郴州市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发展探新路的职责使命,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持“四个面向”,培育“四大品牌”,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市域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一重能 (郴州市科技局供图)
突出“三新”强示范,锻造“最响招牌”
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我们要用好“国字号”招牌,着力打造绿水青山样板区、绿色转型示范区、普惠发展先行区。
郴州水世界(郴州市科技局供图)
一是深耕“水立方”新模式。持续聚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主题示范探路,创新实施“四水联动”,深化拓展“八水共治”,扎实推进理念转变、治理转化、产业转型、价值转化、华丽转身,切实把山水画卷转化为发展答卷、把历史包袱转化为发展财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二是探索“可持续”新试验。落实落细新“湘十条”,省市联动推进试点示范,在EOD(绿色生态办公区)模式创新、矿业转型绿色发展、绿色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进水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圆桌会议(郴州市科技局供图)
三是制定“首倡地”新标准。依托中非民间论坛、水博会、绿博会等国际平台汇聚先进创新资源,推动11个示范区建立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相互借鉴、共促发展。倡导制定可持续绿色企业评价国家标准,凝练绿色发展企业典型案例,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抓实“三头”强主体,塑造“最大王牌”
全会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我们要支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当主力、打主攻,形成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创新格局。
东江湖大数据中心(郴州市科技局供图)
一是强化“龙头企业”引领支撑。支持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持续推进科技项目的“揭榜挂帅”“赛马制”,在制约产业发展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形成“从0到1”的策源力。
二是推动“重头企业”单项突破。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瞄准专精特新领域,抓住产业链盲点和转型升级堵点,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研发创新工作,打造更多独角兽、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探路者”、创新变革“轻骑兵”、未来发展“引爆点”、产业发展“枢纽点”。
嘉禾铸造(郴州市科技局供图)
三是鼓励“露头企业”万众创新。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基本面,必须进一步增强赋能活动针对性、政策扶持精准性,鼓励小微企业立足产业细分领域加大科研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毛细血管”作用。
构建“三链”强转化,打造“最优品牌”
全会指出,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我们要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藩篱,推动“硬核”成果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场”、从“书架”走向“货架”。
郴江实验室(郴州市科技局供图)
一是做优平台链推动“落地生金”。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加快形成以郴江实验室为核心的高水平实验室体系。探索建立“中试+投资+孵化”“研发+中试+场景”模式,形成“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着力打造长沙全球研发中心的中试首选地。
二是做强融通链推动“沿途下蛋”。完善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政府资源配置机制体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技术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最终形成产业。
郴州市科技创新平台上线(何雨杏 摄)
三是做深路演链推动“花香蝶来”。持续升级“科技服务超市”,推进潇湘要素大市场县级工作站全覆盖,建立重大科技成果定期发布和对接机制,围绕“1221”现代化产业体系搭建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产业需求、地方需要对接的路演平台。
推动“三双”强生态,打造“最厚底牌”
全会指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要纵深推进教育、人才、金融与科技融合,内强基础、外引资源,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科创生态。
郴州市科技金融银企对接会(何雨杏 摄)
一是坚持教育和科技“双向奔赴”。强化科技部门与湘南学院及各职业院校的协同,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
二是坚持人才和科技“双轮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畅通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渠道。鼓励湘南学院及各职业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赋能科技之强。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企业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的政策环境。
三是坚持金融和科技“双向赋能”。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融入全省金芙蓉投资基金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引导金融机构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保险机构设立科技保险,着力分散和化解科技企业创新创业风险。
(作者系郴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郴州日报
作者:肖亮
编辑:沈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