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入科研现场 塑造时代英雄——《“海牛”号》创作与出版背后的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周熠 编辑:张俊 2024-09-06 15:39:41
时刻新闻
—分享—

mtxx02_副本.jpg

《“海牛”号》,张雪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文/周熠(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审,《“海牛”号》责任编辑

2024年7月31日,中国文学四大奖之一——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公布获奖名单。经投票表决,共产生25部获奖作品和5名获奖译者,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牛”号》荣获报告文学奖。

回望本书的策划、创作和出版历程,心中很是温暖。

为什么策划这么一部作品?湖南省作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作家要深入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发展,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家,更要深入生活,用手中的笔塑造时代英雄,抒写时代气象。湖南作协希望湖南多出好的文学作品,以文艺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凝聚时代正气,为时代发展做出贡献。“海牛”号是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大国重器,是我国在深海勘探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它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意味着我国理论上具备海洋资源全覆盖的勘探能力。万步炎教授是新时代科学家的重要代表,是“时代楷模”,其中的故事值得深入挖掘,这是报告文学创作不可多得的题材。

确实,《“海牛”号》不仅是一部展现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科学家风采的优秀作品,更是一部紧扣“建设制造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时代主题的作品,是一本为时代放歌、为时代立传之作,也是湖南作家抒写湖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实践的精品力作。

mtxx01_副本.jpg

《“海牛”号》,张雪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为创作好《“海牛”号》一书,该书作者张雪云好几次深入采访万步炎教授和其团队,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广泛查阅专业书籍,加入许多科普知识,力求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深海钻探的飞跃式发展。

从采访到成书,历经一年多时间,其间的压力,张雪云老师没有述说,但我懂得。这是她不熟悉的领域,要完成这部科技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对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如何写?怎样才能写好?

专家的意见是,不仅要写好“海牛”号首席科学家、“时代楷模”万步炎教授的个人故事,还要写好“海牛”号团队的故事,要在他们的故事里展现中国“海牛”的诞生和成长,展现科学家精神和创新精神。怎样才能写好?专家建议,首先要大量阅读有关海洋文化和深海科研的图书,加强对这个陌生领域的认识;其次要深入采访,一是深入采访万步炎教授,二是深入采访“海牛”团队。尤为重要的是,要取得万步炎教授的信任,多了解他的故事,了解他带领团队发明、创造并不断改进“海牛”号的创新故事。

创作思路清晰了,创作方法明确了,接下来要攻克的是采访和写作。在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张雪云老师如愿见到了“海牛”号之父万步炎教授。“亲切而朴实”,这是万教授留给张雪云老师的第一印象。那天,万教授抽出宝贵的时间,和张雪云老师聊了几个小时。他们还来到了“海牛”楼——正是在这里,诞生了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海牛Ⅱ号”。让张雪云老师印象深刻的是,像工厂一样的“海牛”楼里,机器和零件并不多,其陈设甚至可以用简陋二字来形容。但是这里并不是真正简陋,而是化繁为简的结果。万步炎教授最擅长化繁为简,他能在繁杂之中梳理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他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

第一次采访,在寒冬时节。随后是第二次,第三次……随着采访的深入,万步炎教授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海牛”团队每个人的特质越来越清晰,张雪云老师甚至能道出“海牛”号不少零部件的“名字”;随着阅读的深入,有关海洋文化和深海科研的知识变得越来越亲近;随着创作的深入,动人的精神在故事间流动,打动了张雪云老师自己。

终于,初稿出来了。张雪云老师如释重负,而我却压力重重。如此重大的题材,我们必须做好编辑、修改工作。提出修改意见,做第一次修改;又提出修改意见,做第二次修改……反复修改、反复打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协助作者把《“海牛”号》做到最好。

mtxx04_副本.jpg

《“海牛”号》目录。

2023年11月1日,我陪张雪云老师来到湖南科技大学,进行补充采访。万步炎教授出差了,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洪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正在我们惆怅时,他给我们指点了迷津:“何不采访万教授的夫人刘淑英老师?刘老师现在退休在家,她人很好,应该会接受采访。从侧面多了解万教授,会给写作提供帮助的。”其实,张雪云老师已经电话采访过刘淑英老师,但是,能有机会面对面聊天,不是更好吗?我们欣喜地来到万教授家里,刘老师已经泡好茶,在等着。见到我们,她满面笑容,我们顿时感觉像是见到了老朋友。早就听说万教授的夫人很美,有幸相见,不由在内心暗暗赞叹:这眉眼,不输林青霞啊。那天,阳光很好。我们不仅收获了很多他们夫妻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还获得了万教授不为人知的小时候的故事。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在愉悦的交谈中度过。刘老师如窗外冬日的阳光,明丽而温和。

12月初,我陪张雪云老师再次来到湖南科技大学,来到“海牛”楼,将《“海牛”号》的样稿送到了万步炎教授、“海牛”团队成员和李洪华副部长的手中。万教授笑容可掬地接过样稿,说:“辛苦了啊。我没时间细看。不要夸张,不要拔高就好。要真实。”真实,是他唯一的要求。李副部长审读了全稿,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几条意见。我们协助作者一一落实修改。

12月底,万步炎教授目前授权出版的唯一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出版发行。本书的创作和出版得到湖南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得到湖南省作家协会和我社的高度重视。

mtxx03_副本.jpg

《“海牛”号》内页。

《“海牛”号》出版后,得到专家和读者的众多好评。

第一个好评来自刘淑英老师。认真读完后,她给张雪云老师发来信息:“写得真实生动,为你点赞!”得到这个“赞”,张雪云老师很激动,她说:“刘老师是最了解万老师的,她的点赞是很有价值的。”我想,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鼓励。

中国作家协会吴义勤副主席评价说,《“海牛”》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现实温度,充满正能量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彭学明主任评价说,“作者写科学家,情感基调是朴实而深情的,是回归到人去写的,并没有把科学家万步炎当成高大空、假大空像神一样的存在去写,而是还原到人、真实的人,是出类拔萃的人,处处可及、可亲、可敬、可爱的人,让人敬重、敬佩,甚至感动的人。”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张陵老师评价说,“作家以独特的眼光,深入的采访,用生动的细节,朴素的情感,描述了中国深海勘探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的飞速发展历程。作品写出了时代英雄,写出了时代气象,写出了时代精神。”

我们为做一本好书而努力,努力后得到了正向的评价,顿时,过程中的辛劳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欣喜。

《“海牛”号》展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默默奉献精神,更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自强与自信。“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海牛人”的精神坐标,是他们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动力之源。我相信,书中的故事能感染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感染有科学梦想的学子,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激励他们坚定科研自信,为国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周熠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3/98/142458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