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汝城县: 把小花菇做成大产业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编辑:唐哲宁 2024-01-17 18:01:4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生祥 汝城报道

艳阳高照,沃野生暖。1月17日,湖南省汝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坪)供港蔬菜基地,整齐连片的花菇大棚下,菌棒密密麻麻井然林立,朵朵可人花菇竞相冒出。“小花菇从外地引进,发展好又快,让我们信心大增干劲足。”穿梭大棚间查看长势,基地现场负责人陈高慧喜上眉梢。

近年来,汝城县依托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生态示范片区等优势,通过开展农业招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服务等综合施策,巩固壮大了小辣椒、小黄姜等优势产业,也催生了食用菌等新兴产业,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拓宽产业富民路子。

微信图片_20240117143930_副本.jpg

花菇大棚。

新产业 新生机

“别看花菇现在小,但两天后就长成标准样,即可上市销售。”指着拇指粗的花菇,陈高慧高兴地说。花菇项目于2023年9月从浙江丽水松阳引进,占地200余亩,共有50个大棚,每棚种菌1万棒,每棒产量超0.6公斤。从12月初开采以来,日产量从2000公斤一路攀升,到峰值将超过5000公斤。

“花菇外形好、品质好,不愁销路价格好。”陈高慧介绍,花菇采摘后,先进附近冷库保鲜,再结合市场需求和产出量,每隔两三天发一车,直销至广州市江南批发大市场,保供大湾区“菜篮子”。“上午发货、下午送抵,晚上上餐桌。均价不低于每公斤14元,还供不应求呢!”

微信图片_20240117143913_副本.jpg

采收现场。

从最初每车6000多公斤,增至目前8000多公斤,基地已累计发货20多车,热销10多万公斤,毛收入有150多万。“按棒产0.7公斤、棒均获利4元估算,本茬纯利将近200万元。”陈高慧说。

俯身看清后,再轻轻剥离......棚子里,60岁的陈养凤凝心聚神忙活间,身边筐子渐渐满上。她家住附近官路村,步行过来只需10多分钟。她去年从周边玉米基地结束务工后,紧接着到花菇基地已2个多月。“家门口务工,活儿也不累,挣钱顾家两不误,真开心!”陈养凤说。

据介绍,基地每天都有30多位附近村民过来务工,人均日薪100元。一茬花菇从当年9月种管开始到次年5月采收结束,将为群众带来70多万的务工收入。

强科技 硬支撑

暖阳下,产业园连片棚膜熠熠生辉,花菇棚顶黑白相间、尤为耀眼。

“花菇不可直晒,通过挪动黑网,可统筹做好光照和遮阴。”陈高慧说,花菇种植是个技术活,光是采摘就有不少注意点,“菇体4至6寸最标准,形状要规整;菌棒上午采收后,下午得及时补水,还要快速过一遍,做好粗筛捡漏,摘掉异形或过大的,防止抢夺营养。”

讲授通透、操作娴熟,来自浙江丽水松阳的陈高慧,年仅37岁,种菇史超过三十载。“从有记忆起,就开始接触花菇,一直从事花菇产业。”陈高慧说,松阳长期坚持发展茶叶和种菇两大支柱产业,富了地方富农家,“家家都在种,人人都会种,夫妻共管5个棚子,一年收入就有一二十万。”

“种菇光靠苦干蛮干是不行的,掌握了技术才能让产业持续发展。”这次过来,除了管好眼前大棚外,陈高慧另一个重点就是做好技术培育。当前,基地从浙江引进2位技术人员驻扎现场,实行2+3传帮带模式,对3位本地群众开展全程指导培训,培育专业技术骨干,同时依托基地开展现场指导传授,将务工人员培育成基础性技术人员。

微信图片_20240117144020_副本.jpg

菌棒补水。

下午时分,务工村民齐齐回到花菇基地给菌棒补水。60岁的官路村民曾凤莲推移机器、轻启开关,并排的四孔纲针起起落落,扎入菌棒注水供氧。“现代科技发达,操作方便也有趣。”曾凤莲过来不到十天,就掌握不少技能,摸出了一些门道。

“群众技术提升很快,产业发展更为坚实。”陈高慧说,通过综合施策,基地形成“专家+师傅+农户”梯度技术培育体系,步入学以致用、以干促升的良性循环轨道。

小花菇 大产业

“快看,花菇长势喜人,水土都服。”阡陌之间,脚步嗦嗦,见到汝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钟丙芳过来,陈高慧迎将上去,亲热攀谈起来。

去年7月,深入走访调研实践中,钟丙芳带领团队,由浙江籍的汝城县鼎湘茶业公司负责人谢炳武牵引,远赴丽水松阳调研考察,锚定花菇产业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合作洽谈,促成了小花菇的西迁之行。

流转现有设施大棚、出台落实奖补措施、共商共谋筹资金......在当地悉心帮扶下,由鼎湘茶业投资成立汝城乐丰农业公司,引入浙江技术人才,建成眼前的花菇基地。

“这里生态好、气候好,服务也周到,种花菇尚属空白,还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前景广阔后劲足。”陈高慧表示,短期计划是把基地连片扩大至十倍,形成规模化效应,“便于生产管理,利于降本增效。”

微信图片_20240117143941_副本.jpg

花菇装车。

眼下,受南北气候差异影响,北方蘑菇产出乏力,而南方花菇正盛产。除抓好大坪基地外,乐丰公司通过积极洽谈沟通,已流转到汝城田庄片的现成设施大棚,正有序有力拓展花菇基地。

“就想同老家一样,将茶叶和花菇做精做强,带动乡亲共同致富。”谢炳武踌躇满志展望未来,“届时,公司只负责菌棒和产品销售,每家农户管好2个大棚,就有超过5万的收入。”

“发展花菇产业,产业有效益、群众有收入,这是学习浙江经验的具体实践,也是实打实的富民项目。”钟丙芳表示,要充分释放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做好土地流转、科技推广等服务,加速花菇产业发展壮大,让小花菇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幸福菇”。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邓生祥

编辑:唐哲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5/51/134532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