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江碧水惠三湘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芹 翟文峰 王琳 编辑:戴桢 2024-01-12 19:05:51
时刻新闻
—分享—

东江水库科学蓄水保水。

2023年6月28日,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开工现场。

2023年11月28日,湖南毛俊水库主体工程完工。

浏阳市小河乡鱼鳞坝,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翟文峰 王琳 长沙报道

一湖四水,波涛浩渺。牢记嘱托,坚定前行。

放眼21.18万平方公里的湖南,水系发达,河湖密布,5300多条大小河流深入到每一寸三湘大地,湘、资、沅、澧,四大水系汇洞庭入长江,一路奔腾不息。

2023年,湖南始终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担当作为、攻坚克难,推动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新进展。

生命至上保安澜

打好水旱灾害防御主动仗,全力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确保江河安澜,是水利部门的天职。

2023年汛期,湖南累计降雨887.6毫米,较同期均值偏少9.9%,共发生10次暴雨洪水过程。各级值班员恪尽职守,24小时全天候水旱灾害防御值班191天,强化预警叫应,科学调度水工程,精准提供防汛决策信息,有力实现了防洪与蓄水双赢。

从4月中旬开始,省水利厅在全省启动度汛安全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对水利工程重大隐患、山洪灾害重大风险隐患进行深入排查,做到“发现一件、整治一件、销号一件”,确保不将安全隐患带入主汛期。

“各级水利部门必须要保持‘一失万无’的警醒,务必守住‘万无一失’的底线。”湖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毅君要求。在主汛期来临前的窗口期,全省水利系统从监测预警、工程调度、巡查防守、险情处置等重点环节,依法依规履职到位,为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6月强势来袭的“端午水”,水利部门同志枕戈待旦,用责任和担当兑现“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的铿锵诺言,以实际行动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安全理念。本轮降雨中,省水利厅累计对强降雨区域值班室、水库责任人、山洪灾害负责人等进行电话叫应和抽查350余次,做到了精准精细预警“叫应”。

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等特点,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南运用山洪灾害预警发布管理系统,同12379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实现预警更加精准、决策更加科学。据统计,入汛以来,湖南累计发布预警预报信息90期、预警短信80余万条次。

抗旱保水方面,湖南严格落实“八个精准”“八个强化”“7531”等防旱抗旱工作机制,为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2023年汛期,湖南调度骨干大型水利工程新增蓄水量25亿立方米,水电增发3.84亿千瓦时、最大出力1023万千瓦,有力保障迎峰度夏。累计灌溉水量近180亿立方米、面积4491万亩,助力粮食丰产。

两手发力强水网

2023年,三湘大地的水利建设保持强势劲头,各大工程现场热火朝天,忙碌而有序。可研批复、主体工程完工、竣工验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捷报频传。

2023年以来,省水利厅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项目为王”“两手发力”,锻长板、补短板,紧盯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试点谋划和推进。

罗毅君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调度加快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去项目现场调研,去兄弟省份取经,马不停蹄把项目落地抓实抓细。

据统计,2023年,湖南省落实水利建设投资631.88亿元,均较去年同期增长13%。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1.69亿元,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145.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4%。7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3项重大工程年内立项,其中新开工2项。

省政府批复《湖南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1~2035年)》,规划总投资1.25万亿,确立“四纵三横、一圈两带”的水网格局。娄底市入选水利部首批市级水网先导区。

当下,湖南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和主要支流治理等面上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在永州市新田县枧头镇祖源洞水库施工现场,施工队伍正抓住有利天气,进行水库内外坡清杂等作业。这是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紧张施工的一个缩影。

“我们将抓住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时节,抓好项目管理,督促各项目施工单位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程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新田县水利局副局长何宗文说。

“河道哪里有灌排需要,哪里冲刷严重,老百姓最清楚。”为了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落到实处,慈利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两岸村民家中,广泛听取区域乡镇村组干部及群众意见,对易冲刷河段,采用直立挡墙或生态护坡防护加固,对有灌排需求的河段,设计堰坝和排水涵进行蓄水灌溉,得到沿线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

乡村振兴夯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加强水源保障,提升灌溉能力,是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灌区发展问题。从5月下旬至7月初,罗毅君分批次带队走访了湘西、怀化、常德、邵阳、长沙等地澧阳平原、西湖、桐仁桥等11个灌区,调研灌区现代化发展之困,提出解决问题的良策。

2023年以来,省水利厅全力加快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强化灌排骨干工程。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共有8处大型、102处中型灌区列入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计划并已开展实施,总投资近70亿元,数量和体量皆远超往期水平。

株洲市酒埠江灌区通过现代化改造项目,拆除重建清水江渡槽,使下游近7万亩农田灌溉得到保障。守护湘南粮仓的欧阳海灌区利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入1300余万元,按“先建设一千亩精品区,带动五万亩示范区试点建设”的工作思路,助力打造在全省范围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水价改革衡南模式。

针对灌区上游骨干工程与下游高标准农田之间存在的渠道“中梗阻”问题,自2023年2月起,省水利厅牵头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逐步实现小型农业水利设施“蓄得住水、灌得到田、上得了山”。

邵阳市隆回县木瓜山灌区通过项目实施,彻底解决了六都寨镇长砂龙村、马坪村、横板桥镇麻龙村3000亩农田“上游看得到水、下游用不到水”的局面,全灌区4.32万亩农田早稻和晚稻的用水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2023年,省水利厅在全省开展全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维护工程6760处,服务人口1612万人,全面排查集中供水工程运行情况,保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

水系连通通万里,生态宜居惠千家。4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264个水美湘村•移民美丽家园、36个移民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序推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系统治理护碧水

湖南始终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推动“一江一湖四水”系统保护和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省水利厅推深做实河湖长制,逐级落实河湖长管护责任,聚焦河湖水域岸线、河湖生态等重点,强化河湖保护与治理攻坚,真正实现河湖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全省河湖面貌显著改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景在三湘大地徐徐展开。2019年起,全省河湖长制工作成效突出,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浏阳市小河乡,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小溪穿境而过,是浏阳市唯一一个乡。近年来,小河乡创意设计的水景观“鱼鳞坝”火爆出圈。这座2020年修建的河坝,坝体被打造成172个“鱼鳞片”。阳光洒在水面上,放眼望去,犹如一片片亮闪闪的鱼鳞,不仅保障了水安全,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水景观,带旺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这样“因水而兴”的故事在湖南还有很多……

2023年,湖南继续攻坚克难,精准发力,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省领导带头巡河巡湖,发布第9号省总河长令开展进一步提升全省河湖管理能力行动,对水普名录内河湖实行卫星遥感季度监测全覆盖,实施新一轮一湖四水干流采砂规划。创建1868条(段)县乡幸福河湖。实施25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余平方公里。河道外取水在线监测计量覆盖90%以上许可水量,主要河流生态流量得到稳定保障,国考断面地表水质优良率达到98%以上。

印发《湖南省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实现年用水量超过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深入实施《湖南省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前完成“十四五”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

改革创新提能力

2023年,湖南各级水利部门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聚焦数字赋能——

持续推进湖南智慧水利综合展示平台建设,整合治理共享90余类超2亿条数据资源和51个图层资源,上线河湖管理等一批业务应用,有序推进长江干堤湖南段数字孪生流域、数字洞庭、“四水”数字孪生流域等项目建设。

益阳市智慧水利项目建设利用视频站点,实现河湖动态监管,为加强河湖巡查提供了便利。河湖系统投入运行后,河湖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在河湖事件处理与事件追踪效率方面环比提高了50%。

聚焦水权改革——

印发推进用水权改革工作实施意见,上线水权交易大厅,持续推进桐仁桥灌区灌溉水权回购和郴州市青山垅灌区灌溉用水权确权,长沙县白石洞等4座水库转让特许经营权引入社会资本9.3亿元。

据长沙县水利局局长栗柱介绍,长沙县桐仁桥水库灌区通过中国水权交易平台进行结余水权回购,回购资金用于奖励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灌区末级渠系维修改造,进一步改善灌区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渠道良性运行。

聚焦工程监管——

实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1+4”监管方案,推动18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76座大中型水库、62座大中型水闸、92段3级以上堤防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完成1572座(段)水库、堤防5650处白蚁隐患应急整治。

怀化市麻阳县坚持“政府主导、明权赋能、专业管理、财政兜底”的原则,积极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工作,全力推动水库管理从“散乱”到“规范”,从“业余”到“专业”转变,探索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子。

聚焦联动执法——

破除“单打独斗”的局面,需要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动机制。2023年,省水利厅修订5件地方性法规,首次开展跨省流域管理协同立法,深入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

2023年,湖南省水利厅坚持政治领航、思想铸魂这条主线,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实施水利高质量发展干部人才支撑“六项计划”,首批397名基层水利特岗生毕业奔赴岗位,新招录基层水利特岗生300名。湖南省水利厅连续6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连续9届保持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

2024年,全省水利系统将坚定不移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以湖南水网建设为牵引,防风险、保安全、抓改革、强监管,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陈诗芹 翟文峰 王琳

编辑:戴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5/56/134403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