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好声音丨肖冬红:“乡村振兴,农民是主角” 要帮助他们实现长期稳定受益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陈杰 编辑:戴桢 2024-01-25 21:04:08
时刻新闻
—分享—

WZHB2449副本.jpg

湖南省人大代表肖冬红。

红网时刻新闻1月25日讯(记者 刘璇 摄影 陈杰)“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为了让乡村更加美丽,让产业更有活力,让村民更具经济能力。”履职期间,湖南省人大代表、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冬红发现,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着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实现长期稳定受益。今年参加湖南省两会,她带来了《关于帮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实现长期稳定受益的建议》,探讨如何实现百姓稳定受益、企业持续盈利,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肖冬红在调研中发现,农民主体性普遍缺位,83.1%的被访农民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国家拿钱建设农村,自己能做的就是配合工作。他们期待政府提供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等保障;期待企业可以投入更多资金,为老百姓提供就业、技术服务和产品收购。市场化主导的乡村振兴企业,受到土地、技术、环境、市场等客观因素以及发展理念、模式和创新能力等主观原因影响,除了少数科技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深加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获得较好的收益,较多企业都面临着回报慢、收益低、赚钱难的困境,直接影响企业联农带富能力。

主要原因,肖冬红分析有三点:一是农业看天吃饭,农业生产有季节性、周期性和区域性的特征,不确定因素很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农业也存在自然风险不可控的问题。二是难以打通产业全链条,尤其最后一公里。对于农企而言,优质的农产品如果没有好的终端销售渠道,不仅很难卖个好价钱,甚至面临滞销难题。如何更好地打通产业全链条,为农企和农户搭建优质、顺畅的销售渠道,离不开农企自发结合线上线下同步开拓渠道,更需要农业主体与政府、协会和市场化平台的共同参与。三是三产融合缺乏创新,很难实现引爆。很多新农企业走三产融合之路,以期实现农业价值的提升,但事实大都是简单的三产叠加,一产做好种养殖和采摘体验,二产将初级农产品深加工,三产发展文旅业和现代服务业,由于很多项目缺乏灵魂,缺少产品创新,缺少核心竞争力,陷入同质化经营,难以吸引游客专程来、重复来消费,很难达到引爆出圈的效果。

肖冬红认为,要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确保在乡村振兴中实现百姓能稳定受益、企业能持续盈利,就必须增强“内驱力”,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集中打造一批在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优势龙头企业,着力构建龙头企业梯度培育、梯次发展的新格局。

为此,肖冬红建议,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农民是主角”。当下,只有让更多的原住民留下来,原乡人返乡,新乡人愿意来,乡村“空心化”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一款产品,如果本地人都不喜欢的,那它卖到全国是很困难的;一个业态,如果当地的消费者都不支持,也一定是很难做强做大的。有没有“内驱力”,通过产品或者业态“消费半径”扫描,有没有足够数量的消费者支撑,就可以得到证明。所以,要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首先要增强年轻人对于乡村的归属感,心有所属才会有所行动,基层政府和乡村组织可以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加强与在外青年的日常联系,倡导“贡献家乡”的价值理念,激发在外青年返乡发展的动力。其次要在公共服务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教育、医疗、公共文化建设等要面向年轻人需求,减少他们返回乡村的后顾之忧。还需要充分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发挥乡村的多元价值,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青年返乡就业、创业的硬件支持。三是要有实打实的支持政策,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建设,让返乡创业者敢于创业、放心创业。并探索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联结与融合,使农民自愿主动加入到乡村振兴行动中。

做优“土特产”,培育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发挥雪峰山区绿色生态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的“二品一标”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做实“土”的文章。以“地名+特产”为导向,鼓励龙头企业传承发展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中华老字号”“湖南老字号”产品,做响“特”的文章。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做强“产”的文章。力争到2025年,支持邵阳地区累计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20个,累计创建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累计建立乡村振兴省级产业示范区20个。

聚焦精深加工,扶持一批链主龙头企业。采取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等方式,鼓励引导大型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延长加工端链条,大力开展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支持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实施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产业链条较长、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着力提高链主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数字化发展能力。力争到2025年,支持邵阳地区加工型省级龙头企业新增5家、加工型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增1家。

抓好模式探索,建设一批农民紧密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以及从事农业技术研发、储运销售、品牌流通、综合服务等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共同开发优势特色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要素,培育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联合体。支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体系化、组织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信息、品牌、渠道、利益共享等,建立更加稳定、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陈杰

编辑:戴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5/69/134794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