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依诺 长沙报道
最近,人工智能(AI)再次成为社会焦点——元旦前夕,《纽约时报》向OpenAI和微软提起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该报数百万篇新闻文章,用于训练ChatGPT等AI聊天机器人。
AI站上被告席,这并不是独一例。逐渐泛滥的AI“侵权潮”直白地指出,在全球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已然成为风暴中心。
此时,将焦点转向我们自己——湖南长沙。
2024年1月起,《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这一新规的出台,至少创下了一个“全国之首”:长沙成为党的二十大以来,首个出台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城市。
全国创先是“表”,进军全球是“里”。新规的制定实施,无疑对长沙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有着重要意义。
问题来了,作为内陆城市,长沙勇赴“潮头浪尖”的胆量到底从哪来?
2023年12月21日,《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新闻发布会现场。
知识产权保护“先行者”
在“网红城市”长沙,无论是文娱、文旅、新消费等独特亮点,还是近年愈发鲜明的科创标签,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创新。
创新,是长沙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长沙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朝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迈进……
一路上,知识产权保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你或许不知道:长沙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一直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
“我们一直担负着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改革‘先行者’的角色,创下多个唯一、第一。”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向宇表示,其中最为突破性的举措,是创造了“1+N”全链条保护网。
“1”,指设立长沙市知识产权局。“N”,则包括知识产权局下设的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中院下设的知识产权法庭,市检察院下设的知识产权检察局(现第九检察部),市公安局下设的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等等。
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窗口。
体系完备,实力也过硬。“三一”诉“山一”案、“茶颜悦色”诉“茶颜观色”案、“王者荣耀租号禁令案”等一系列经典案例,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打响了“名气”。
“长沙还是全国唯一集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知识产权强市创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等5项改革创新工作于一体的城市。”侯向宇告诉记者,“长沙知识产权工作经验已经成为一张名片、一面旗帜。”
而要巩固这些成果,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立法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应运而生。
《规定》背后的“信息量”
2021年,中南大学柴立元院士团队抱着“试一把”的想法,向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递交了专利申请。
这一专利申请关于白云石,一种储量丰富但未经开发的矿产资源。柴立元院士团队通过研究攻坚,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白云石分离提纯形成高端镁基材料,扭转了该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困局。
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技术的含金量,并加班加点研究全球公开文献,在确定了该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后,迅速组织开展专利快速预审服务。
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确权部。
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有多快?4件核心专利,最终3个月均顺利获得授权,较普通专利申请节省近2年时间。
如今,该团队已经成为保护中心的“常客”,越来越多的专利技术打上了“长沙标签”。
故事的背后,是长沙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的科学分工与高效运作。
这些优势,在《规定》第五条“支持在本市设立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平台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开展专利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保护服务”中皆有体现。
《规定》第六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还提到了行政司法相衔接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无论是行政调解、还是行政裁决,都能受到人民法院的法律效力认可。
正因如此,长沙成为了创新主体眼中的“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记者从湖南高院了解到,在选择司法管辖地时,很多企业倾向于来到长沙解决争端。丰田汽车(中国)知识产权总监小田智洋就曾用“公正执法高效办案”八字牌匾给长沙点了个大大的赞。
长沙知识产权法庭。
除开巩固提升,更有查缺补漏。为顺应创新主体日益增长的需求,《规定》第四条创设了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制度,第五条明确鼓励和支持培养、引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规定》第十条还提到,鼓励设立知识产权鉴定机构,指导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加强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我们想方设法解决创新主体的‘急难愁盼’。”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徐拥军告诉记者,湖南鉴定机构较少,之前做侵权鉴定往往要跑去北上广,《规定》落实后,能够有效解决侵权鉴定难鉴定贵的难题,让研发主体在长研发更放心、更舒心、更省心。
在新浪潮中大步向前
在今天,数字经济与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产权保护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前段时间,国内有“AI绘画侵权第一案”,国外有“媒体诉AI第一案”,“AI浪潮冲击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题引发了大面积讨论。
随着新兴技术崛起而来的,是机器学习能力类人化,与此相关联的知识产权案件变得更为复杂;侵权行为变得更为隐蔽和智能化,监管和打击侵权行为难度增大;同时,专利申请数量激增,对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带来压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规定》便体现出了未雨绸缪的思路。
《规定》第十一条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智能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保护方式。
此前,为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但还未注册成为知识产权的、有潜在价值的电子数据以及商业秘密的保护难题,长沙经开区率先探索实施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数字化新模式,运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等技术特征,建立商业秘密线上存证系统——“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平台能够在不上传源文件的前提下,将创新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有价值的数据实时存证、同步上链,生成唯一对应的“数字身份”,成为司法机关可采信的证据。
目前,全省已有300余家企业运用该模式,对270余万件知识产权进行了保护。
“我们希望通过立法来落实,借助科技的力量,加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智能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和解决知识产权领域的新趋势、新问题。”长沙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龙长佑说。
2023年8月26日,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长沙举行。
去年,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出台,明确要求“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权益保护”,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全球竞争大计”。
《规定》的实施正如同一把接力的火炬,2024年,这座创新赋能的城市正从“全国省会第一局”登上未知与挑战共存的国际舞台,活力不断释放,迈向更加辽阔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肖依诺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