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小镇青年丨95后“老铁匠”一辈子只想做好一把刀

来源:红网 作者:冯竞萱 李长宏 胡冲 编辑:周怡琳 2024-02-27 17:59:19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40227143949.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冯竞萱 李长宏 胡冲 长沙报道

上一辈年轻人把婚姻和家庭当作人生追求,这一届年轻人喜欢选择做自己,有人挽妻儿绕膝,有人独行走万里,有人西行东向望,有人南渡北寻归,他们在大城小镇之间辗转、拼搏、奋斗,汇聚成时代发展的磅礴力量。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95后“老铁匠”肖超度过了一年中唯一的15天假期,这是他给自己放的假。开工后,他又开始重复白天打刀、晚上直播的生活,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辛苦又枯燥,漫长又执着。肖超是地地道道的长沙捞刀河镇人,如今在长沙市芙蓉区经营着一家刀剪店。作为捞刀河刀剪技艺最年轻的传承人,他一直在用工匠精神传承这门传统技艺。

f6d7ed51-f0a4-4264-a1ad-b58917ff9c81.jpg

一把正宗的捞刀河刀剪,要经历极其复杂繁琐的工序。

捞刀河自古就以产刀剪闻名,与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剪”。被誉为“中国第一刀”的十八子作创始人李辉,90年代也曾到捞刀河刀剪厂学习了3个月。精心磨练下的捞刀河刀具,2个人一天只能做三把刀,30多道工序让一把刀能30年如一日的反复使用。从上世纪90年代,长沙捞刀河有400多位制作刀剪的人,到现在仅有的5位,且平均年龄都超过60岁,制作过程复杂繁琐的捞刀河刀剪制作技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2016年,捞刀河刀剪制作技艺成为湖南省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肖超成为区级非遗传承人,是唯一一位全心投入在捞刀河制刀工艺的95后。如今9年时间过去了,他仍然坚守在方寸工作间,曾经热爱过篮球和吉他的小镇文艺青年成为一名真正的“老铁匠”。伤痕累累的手,手指里取不出的铁渣,见证了他艰辛的学艺之旅。

随着媒体和网络宣传,肖超渐渐走入大众视野。许多人问他,为何能坚持做这样一件辛苦乏味的事。除了家庭的影响,技艺的吸引,他还有刀剪文化的情怀,“我想让更多年轻人看到非遗之美,认识到传统技艺的魅力。”他的笑容很平和,却有很强的表达力。肖超不仅在线上直播带货,还通过在互联网平台分享刀具除锈小妙招、讲述自己的学艺故事、展示捞刀河刀剪的制作过程与使用效果等内容的短视频吸引顾客。很多顾客在网上看到他的直播和视频后,特意找到线下门店“验货”,“有顾客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就为买我们的刀

砍树不绷、劈柴不卷、削姜不留丝,这样一把捞刀河刀剪的最终面世,要经历两千多次捶打。在肖超心中,每一把刀剪都是一件艺术品,每一次工作,都是在雕琢艺术品。他创新研发出大马士革钢花纹钢千层钢等高端刀具,克服了刀剪生锈问题。“只要不是长时间风吹日晒,我的刀剪都不会生锈”。

当记者问及2024年的心愿里是否有脱单,肖超的脸红了一霎,“缘分还没到吧,每天1小时都当作2小时在用,实在没时间考虑。”由于曾经收过两个徒弟都没能坚持下去,肖超很期待新的一年里能收到一个稳定的徒弟,把捞刀河刀剪技艺传承下去。而他自己,这辈子只想做好这一把刀。

来源:红网

作者:冯竞萱 李长宏 胡冲

编辑:周怡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6/61/135647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