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怀民瘼、投身慈善,熊希龄一生尽瘁的“诚”与“慨” | 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⑫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陈奥男 张必闻 编辑:陈纲 2024-03-18 19:10:1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是“家教家风”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惟楚有材”,为何“于斯为盛”,与湖南众多家庭重视家风传承有很大关系。无数湖湘先贤不仅自身功成名就,还留下了大量家教家训,被后世弘扬传承。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家传·湖湘家风故事》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

微信图片_20240318170924.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陈奥男 张必闻 凤凰报道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年逾60的熊希龄拖着年迈多病的身体四处奔走,为抗日救亡殚智竭虑。

他发出“一息尚存、誓当奋斗”的呼声,并把全部家产捐充慈幼基金,以孑然一身,尽瘁国事和慈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的身上有许多标签:早慧的神童、湘西地区官至国务总理的第一人、投身慈善教育事业的慈善家、中国“裸捐”第一人。

历史的潮水席卷,熊希龄立于波诡云谲的近代浪潮之中,走仕途、干实业、办教育、做慈善……他的一生数次遭逢低谷,却从未被挫折击溃灵魂。

近日,观潮君驱车400多公里,来到位于凤凰古城内的熊希龄故居,走近这位曾经“被低估的湖湘名人”,探寻熊希龄究竟为近代中国留下了怎样的一笔,以及他的家风又是如何滋养子孙后代的。

家世、家风、家教

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出生在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

微信图片_20240316174235.jpg

位于凤凰古城的熊希龄故居,熊希龄在此度过幼年时期。

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秋光自1983年开始研究熊希龄,至今已有40余年。

周秋光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和以后的志向志业,最先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熊希龄自小深受父母影响。身为军人的熊父熊兆祥,治军有度,执法极严;在家庭生活中,为人宽厚,孝顺父母。熊母吴氏则是一位勤俭持家、热心公益的人。

熊希龄的公益情怀,深受其母亲影响。

熊希龄一家曾在芷江定居,留有居所。熊希龄后来想在芷江创办一所民办小学堂。熊母得知后十分支持,当即嘱熊希龄以她的名义写了一份禀文给沅州府,并将自己置办的花园内两栋西式楼房、园亭及器具、书籍等(当时值白银两千多两)捐献出来,作办学之用。

不仅如此,熊母还对有异议的亲戚说道:“是宅虽美,与其庇吾熊氏一家,孰若庇吾沅中一郡子弟之为得乎!”

熊希龄从小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他成家立业后,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弟弟与女儿的教育。

1908年,熊希龄因两江总督端方、江苏巡抚陈启泰的赏识,出任江苏农工商局总办。这一职务本有很多“油水”可捞,但熊希龄坚守本心。

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道:“兄素性谨慎,不敢扯用公款,不敢乱借银钱,而于义利之界,守之最明,持之最坚……”

寥寥几句,就折射出熊希龄的为官之道、为人之道。

教导女儿熊芷时,熊希龄设身处地,为女儿的学业及人生选择做出了很多考虑。在熊希龄所写的家书中,他常常向女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微信图片_20240316175749.jpg

熊希龄、朱夫人与长女熊芷。

因为受父亲影响,熊芷逐渐对教育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选择在美国攻读幼稚教育及教育行政。毕业后,她想去幼儿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考察,再回国投身教育事业。

熊希龄得知后,为她分析道:“汝欲游历,游欧州有两种好处,一可扩见闻,一可同德儿同归,道中有照料也。若现在不往欧洲,而先回国研究教育,得有经验再赴欧美考察,更为有益。以此两种原因,余故尚未能决,听汝自定……”

详细分析利弊后,他又给予子女自主决定的空间。

熊希龄不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来做好家庭教育,还制定了约束兄弟姊妹和所有后代言行的家规——《江陵堂家规》,内容包括守家训、习女红、重祭扫、知节俭等。

周秋光梳理了熊希龄家风的六个方面内容和特色:

孝亲,孝顺父母,尽人子之诫;向学,勤奋向学;持家,须勤俭,长守勤俭主义;立身,人生须发奋图自立;品行,人生在世,须以志节廉耻为本,坚守义利之界,不以私废公,不见利忘义;境界,心地善良,热心慈善。

家风家教,影响着熊希龄的一生,也通过熊希龄的慈善事业影响了社会。

“维新”“济世”“救亡”

熊希龄的一生,投身于努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事业之中。

微信图片_20240316180038.jpg

凤凰熊希龄故居院落。

1990年,在凤凰县举办的纪念熊希龄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周秋光用“维新”“济世”“救亡”六个字概括了熊希龄的一生。

时至今日,周秋光仍然认为,这六个字十分切合熊希龄的历史定位。

所谓维新,是说熊希龄是个思想进步的人物,他称得上是个始终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几乎一生都在追求进步。

所谓济世,是说熊希龄怀抱经国济世的理想和抱负,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为振兴国家和民族极尽其所能。

所谓救亡,是说熊希龄一生有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献身精神。

戊戌年间,熊希龄因为倡导和进行革新,一夜之间“被打入冷宫”,受到“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

他没有就此郁郁寡欢,而是积极找寻其他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改革、振兴中国的实业和教育,并先后开办机器制造业、兴办瓷业、办新式学堂。

辛亥革命后,熊希龄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后任国务总理。他发表了洋洋洒洒的《政府大政方针宣言》,提出了一整套革除弊政的方针。

然而,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熊希龄无法全力开展其实业计划。于是,心灰意冷的熊希龄,彻底退出政界,全身心从事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

“香慈”精神,流芳百世

作为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一笔的知名人士,熊希龄获得多方高度评价。

毛泽东曾评价道:“一个人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而说起熊希龄的履历,最闪光的莫过于做了这样一件大好事——开创了中国的慈善教育事业。当时,舆论界称赞他是“中国办理慈幼事业之鼻祖”。

谈起熊希龄从事慈善的起因,周秋光在其所著的《熊希龄传》中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家风影响,熊希龄“悉秉母训”,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以救人济世为己任;另一方面则是,他将此作为人生过失的“救赎”。

1917年,决意退出政界的熊希龄被特派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尽力抚恤流亡,自此开启了他的“慈善人生”。

他先后于1918年、1921年组织成立了“湖南义赈会”“湖南华洋义赈会”等慈善赈灾机构。

而在熊希龄的慈善事业里,最有特色的便是慈幼教育。

1920年,主持赈灾的熊希龄利用官款补助和赈灾余额,在北京建立了香山慈幼院,专门收留灾后无人认领的孩子。

微信图片_20240316175419.jpg

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师生合影。

“使孤苦儿童能与富人家子弟同享教育之幸福,以培养孤贫儿童能够自食其力和成为健全国民。”周秋光说:“可见,熊希龄对于孤儿的资助不是‘输血式’而是‘造血式’。”

受父亲慈善精神的影响,从美国留学归来后,女儿熊芷也接续父亲的事业,后来担任香山慈幼院院长,父女俩共同投身慈善。

到1948年,香山慈幼院院共招收6000余名孤贫子女,在1937年以前的毕业生中,就有80多名考入燕大、清华、南开、北师大等高等学府,许多人学有所成,成为栋梁之才。

微信图片_20240318172225.png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前身是香山慈幼院,由熊希龄先生于1920年创办。(图源:央广网)

香山慈幼院于1973年改名为“北京市立新学校”,2015年更名为“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成为幼、小、初、高十五年一体化学校。

学校继承发扬“爱国为民、慈善平等、兼容并包、全面育人”的香慈精神,为社会培养人才。

如今,每年的5月17日,香慈校友和熊希龄的晚辈亲属,都会聚集到香山北辛村熊希龄先生墓园,一方面缅怀先人,另一方面,交流如何将香慈精神继承发扬下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熊希龄家风中的慈善公益精神,不仅在家族传承,更影响了社会,在更大的圈层中弘扬。

“熊希龄先生是一位非常有大爱、有胸怀的慈善家和教育家,将自己所有家产都无私地捐献给社会,至今仍有许多人慕名来此祭拜悼念。”凤凰熊希龄故居讲解员贾露婷向观潮君说道:“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与传递熊希龄先生的故事和精神。”

熊希龄晚年在给妻子毛彦文的家书中写道:“仆向以他人之幸福为幸福,他人之快乐为快乐,不能私利于己而牺牲于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微信图片_20240318171250.jpg

周秋光。

嘉宾点评:

周秋光:当今社会依然呼唤熊希龄这样的慈善家

熊希龄的一生蒿目时艰,尽瘁国事,关怀民瘼,为孤贫儿童谋幸福;他晚年披肝沥胆,舍生忘死,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是永远值得后人崇敬和怀念的。

往期回顾:

脱习气、开生面,王船山留下的“示”与“戒”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①

困而知、勉而行,曾国藩修身齐家的“本”与“拙” | 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②

德齐家、莲为范,周敦颐的君子之“诚”与“雅” | 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③

严于己、忠于公,胡林翼烛照人心的“克”与“奉”|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④

慎交游、勤耕读,左宗棠心忧天下的“公”与“勇”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⑤

不随流、勇灼见,郭嵩焘坚守本心的“愚”与“道”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⑥

印心行、泽苍生,陶澍经世致用的“勤”与“律”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⑦

重读书、倡经世,魏源“睁眼看世界”的“道”与“器”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⑧

兴文武、重致用,杨度医民救国的“倔”与“择”|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⑨

守气节、勇担当,刘坤一家国至上的“孝”与“忠”| 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⑩

不惧生死、不恋权财,黄兴无役不从的“笃实”与“无我”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陈奥男 张必闻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7/52/136419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