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潮”何以成热潮,“网红”如何续长红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高芹 2024-03-12 17:30:53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国潮热”在海内外持续升温,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增长点,多方面激发消费潜能。

两会期间,央视等媒体推出专题节目,与代表、委员共话“国货潮品新势力”。

何谓“国潮”?“国”和“潮”均缺一不可。

“国”代表了中国特色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潮”,即是否能将特色文化与时下潮流融合。

梳理相关报道,“国潮”一词大约起源2000年前后。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愈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大约在2017年前后,迎来了“国潮”文化“涨潮”的转折点。

其实,国潮走红,与长沙、西安等网红城市的走红,有着相似的逻辑。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日益提升,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增长,催生了更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以“国潮”为切入口的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市场驱动下的创新创意,成为国潮热的一个支点。

比如,马面裙可以缝上拉链,湖南醴陵瓷可以与网红地标结合,故宫推出了自己的专属口红,等等。

图片

▲一名中学生在商场试穿马面裙。(图源:上观新闻)

消费主体年轻化的趋势,也是国潮走红的重要因素。

在年轻人眼里,中国传统文化不再“土里土气”,加上国潮产品大都有高颜值外表,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因而有些国潮产品甚至成为了年轻人的一种社交“货币”。

国潮走红,还与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不无关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有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为国潮产品的质量保障、功能适用、价格合理提供了有力支撑,让国潮产品能够获得市场“投票”。

更重要的是,购买和消费国潮产品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在使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

国潮产品的购买和体验,对于新一代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消费之旅,更重要的是一次文化之旅。

从这个意义上看,国潮与网红城市,有共通之处。

3月11日,财经公号“泽平宏观”总结的《八大网红城市出圈启示》,总结了长沙、成都、杭州、苏州、哈尔滨、西安等国内8个网红城市“走红”的规律,受到这些城市很多市民的关注。

按“泽平宏观”的梳理,长沙的出圈,与国潮走红的时间线都“同频”。

2000年左右,综艺节目兴起,提升了长沙在全国的知名度。2017年左右,茶颜悦色、文和友等一批长沙本土“新国潮”品牌出圈,通过网红IP效应吸引全国各地年轻人前来打卡。

图片

▲黄金周期间,长沙五一商圈人流量激增。(李丹/摄)

深厚的城市底蕴、独特的文化自然资源是网红城市出圈的根本所在。而文化底蕴、文化特色,也是国潮产品的重要属性。

那么,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这是国潮和网红城市都面临的共同命题。

观潮君试图总结梳理,提供部分“参考答案”。

首先是传播。无论是国潮走红,还是网红城市的出圈,都体现了宣传和推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视频化时代,只有在充分的准备下抓住每一个机会,才能顺势出圈。

比如说,今年开年后,国潮马面裙在海内外走红,就不能忽视视频传播的作用。

其次是话题。如今,一个引发热议的话题或事件是成为网红城市或国潮出圈的起点。比如哈尔滨的“南方小土豆”“冻梨摆盘”,西安的“不倒翁小姐姐”,还有早几年长沙的“粉红斑马线”和北京故宫的“初雪”调料罐,都由新奇事件引发关注并收获流量,并转化为线下营销。

再次是服务。政府应当回归服务型政府,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哈尔滨在冰雪节期间提供“真诚”服务,还比如长沙在黄金周期间将机关大院腾出来方便游客免费停车,等等。

最核心的是打造IP。无论是国潮,还是城市,要从“网红”到“长红”,都需要打造个性化的标签和IP,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比如西安打造了“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等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IP。

文化是个巨大的流量池,充满着无限潜力。无论是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城市文化,只要利用创意激活、撬动媒体传播、注重变现营销,国潮产品就不愁不会看“涨”,网红城市就不愁不会长红。

观潮的螃蟹.gif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7/56/1362318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