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守护生命之旅——湖南为迁飞候鸟保驾护航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李意一 2024-03-13 08:42:15
时刻新闻
—分享—

人类最大规模迁徙“春运”刚结束,全球候鸟又拉开了北迁序幕。

湖南,不仅是候鸟越冬地,更是重要中转站。“鸟类出于本能沿相对固定路线迁飞,在全世界形成了9条重要迁徙通道。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路是迁飞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条,我省正处于这条通道上。”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介绍,3月上旬,在洞庭湖等地越冬的雁类、鸭类以及天鹅已经陆续启程北迁;3月下旬开始,从华南以及更南方地区启程北迁的候鸟又将陆续进入我省,从蓝山县南风坳—四海坪、桂东县南风坳、炎陵县牛头坳、新宁县黄沙塘、城步苗族自治县大竹山、隆回县屏风界等“千年鸟道”过境。

候鸟翩跹,山水如画,启迪着湖南人珍爱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与万物和谐共生。3月初,省林业局在蓝山县启动湖南省2024年全民爱鸟行动,号召守护候鸟的生命之旅。

1.三轮冰冻,湖南的越冬候鸟还好吗

“你仔细找找,可能还有小天鹅。”3月10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桑湖管理站站长余志兵指点记者用观鸟望远镜搜寻候鸟身影。

一群小天鹅在采桑湖越冬。(资料照片)石述威 摄(湖南图片库)

去年冬天,约7万只候鸟在采桑湖越冬。白琵鹭、苍鹭、鸻鹬、小白额雁、豆雁以及各类鸭群是常客。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鹤和青头潜鸭,也最喜欢这里。“小天鹅在这片水域少见,这次越冬来了一大群。”余志兵记得清楚,天鹅群刚来时,有数只幼鸟,长着黑色鼻梁和灰色羽毛。

为了迎接候鸟越冬,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修3公里、加固3.5公里生态矮堤,修建4座控水闸,补种水草修复湿地258.13公顷。但人算不如天算,去年12月以来,两个多月内连续三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令湖区大部分浅滩和低水区域结冰,低层水草和鱼虾螺蚌都冻在冰层下。

“许多水鸟依赖浅水滩涂觅食,包括小天鹅。”余志兵说,发生第一轮冰冻时,他带着管理站工作人员每天步行3公里巡湖查看候鸟状态,发现白鹤和青头潜鸭一出现觅食困难就马上再度迁徙,“如果小天鹅在这种天气下也再度迁徙,幼鸟很可能活不下去。”

情况紧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省内生态环保组织,加急采购玉米、稻谷等原粮2000余公斤以及1300袋水草,用于补充鸟粮。春节前后,采桑湖、大小西湖、谭家围子等越冬候鸟集中栖息区域都实施了多次人工投食。

经过一冬休养,采桑湖的小天鹅幼鸟都换上黄色鼻梁和洁白的羽毛,长成了成鸟。“9日夜里飞走了一群。”余志兵说,根据近日巡护观察,这些小天鹅迁飞前膘肥体壮。

“全省几乎所有遭遇冰冻灾害的候鸟越冬地,都采取了持续观测野生鸟类取食情况、及时补充鸟粮的做法。”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进行了统计,三轮雨雪冰冻天气来袭期间,我省在候鸟越冬地投放玉米、谷子、冬小麦等候鸟食源55次、共29.55吨,救护伤病、饥饿候鸟75只,确保候鸟越冬食物充足。

2.护鸟迁飞,各地抓紧查漏补缺

郴州至永州,连绵不断的山岭筑起湖南“南大门”。3月的县城已有杨柳风的暖意,望不尽的山头却仍旧寒意凛然。

蓝山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蒋从武驱车进山,盘旋而上一个半小时后,一间白板蓝门、接通临时电线的集装箱房屋突兀地出现在深山,门边挂牌“南风坳候鸟保护站夜间值勤点”。

“今年护鸟,这个铁皮屋将发挥重要作用。”蒋从武指向浓雾深处,那儿就是著名的南风坳“千年鸟道”。蓝山县全县范围基本都是候鸟迁徙区域,全省12条重要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中,该县占3处。每年3月下旬至5月初,数以百万计的候鸟从此过境。

湖南省候鸟保护两年行动候鸟主要迁徙通道线路示意图。

候鸟迁徙季节,蒋从武和同事进山24小时值守巡护。2023年,蓝山县投入200余万元,购置了集装箱房屋、监测候鸟设备及护鸟设施等,将候鸟保护站点全部迁移到“千年鸟道”的关键隘口处。“南风坳候鸟保护站夜间值勤点就是迁移保护站点,3月20日开始,值守人员入驻,24小时值守。”蒋从武说,同样迁移的站点有7个,今年可以确保所有进入候鸟迁飞通道的人员都接受检查。

为护航候鸟安全迁徙,我省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指挥系统,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雪峰山脉、罗霄山脉、武陵山脉、南岭山脉以及洞庭湖等候鸟重要迁徙通道、栖息地共建成保护站点43个;多地探索候鸟保护联保联防机制,实现“护鸟组织联建、护鸟执法联管、生态教育联手、生态经济联谋”的四联发展。

今年春节前,省林业局专门部署候鸟保护工作,要求各地从巡护值守、收容救护、执法打击、宣传引导等各个方面查漏补缺,强化基层候鸟保护薄弱点,摸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优化候鸟保护巡护制度。

3.“两年行动”从根本上织牢保护网

“野外监测仍然‘用脚走、凭眼看’,普遍缺乏监测瞭望、远程高清监控、卫星遥感等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技术,对迁飞过境的候鸟种群种类、数量和活动规律掌握不全面,没有建立起全省候鸟迁飞信息数据库,难以出台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阳岳球抛出了问题。

“科学、系统织牢候鸟保护网,我们规划开展‘湖南省候鸟保护两年行动’。”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作出回答,未来两年,将在全省铺开候鸟资源普查、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与物种编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迁徙候鸟多样性热点和生境敏感性高的区域进行精准识别、实地踏查、充分论证,精准划定候鸟迁徙时空边界并明确保护范围,形成湖南省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名单,实施精准、高效管护措施。

3月3日,“跟着大雁去迁徙”活动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举行送候鸟北迁仪式。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京明 摄

在夯实基础调查研究同时,各级林业部门已着手在湘西北武陵山、湘北洞庭湖平原、湘西南雪峰山、湘中丘陵-南岭和湘东罗霄山脉等五个候鸟主要迁徙通道所涉及的49个县(市、区)以及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和修缮69处候鸟保护站点,重构省内多站点、多网格的候鸟保护格局。

按照行动规划,到2025年,我省将开发完成1套候鸟迁徙通道智能监测管理系统,完成69处候鸟迁徙通道智能监测系统前端设备和52处分控中心布设及建设。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称,到2026年,“全省一个库、全省一张图”的鸟类迁徙保护及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精准开展候鸟保护、监测及救护工作就有了依据。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李意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