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色满园关不住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朱爽生 编辑:沈馨 2024-03-29 09:14:2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朱爽生 郴州报道

仲春季节,细雨绵绵,袭来淡淡的寒意。走进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的长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春天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浑身都被阳光包围,感到格外温暖。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长洞安置点,安置点坐落在长洞村三公田,依托中心村安置,省道 S346 从安置点旁边擦肩而过,距夏蓉高速岭秀互通点只有五分钟车程。离红军长征时“一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二十公里、百丈岭阻击战遗址和钩刀坳阻击战遗址两公里,处于红军长征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烽火线上。这里是三十五户贫困户,一百二十三名搬迁群众新生活的起点 ,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安置点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就业扶持车间里,机声隆隆,一阵阵欢声笑语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心坎。那阵阵机声,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希望。每一个女工都穿着鲜艳的服饰,她们的笑脸如春天的花朵般绽放,她们的勤劳和坚韧,如同春天的生命力,给人无尽的鼓舞和力量。

走进车间,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个个女工,像一株株美丽的花朵在春日里绽放。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阵阵欢声笑语,如同春天的歌声,回荡在车间里。细雨中的安置点,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春天的气息,生活的气息,在这幅画卷中交织着,融合着。

为了确保他们的后续发展,当地政府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充分发挥架空层的社会效益,引领他们走向富裕之路。在安置点的架空层,悄然崛起两家就业扶持车间——香香电子厂、望晟手袋厂。在这里,搬迁群众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步步走向富裕。

图片1.png

安置点后续扶持就业车间——香香电子厂。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积极发展水果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通过建设冷链库、鼓励自主创业、发展产业合作社等方式,全力推进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们积极投入产业建设,水果种植、特色养殖的规模日益扩大,产业链也日趋完善。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当地政府成立了管理委员会,提供了办公场地,设立了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村民活动室、图书室等村民娱乐活动场所。这些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活动,让他们有了归属感。

在香香电子厂上班的朱燕英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她告诉我们:“以前从没想过能有这样的生活,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这样好的工作。现在的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朱燕英原居住在距离安置点五公里的田埂组,那里山高水寒,地势陡峭,交通闭塞,生产生活条件相当落后。自搬迁到安置点之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图片2.png

安置点合作社农产品展示。

汝城县是罗霄山片区连片开发县、革命老区县、“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当地政府以践行“半条被子”故事精神为动力,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举全县之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在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时,汝城县独具匠心,在新建安置点中建设了架空层。为充分发挥架空层的社会效益,让搬迁群众能够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鼓励返乡创业等模式,落实税费减免、场地免租、贷款贴息、创业培训等支持,大力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车间的发展。据统计,自二〇一九年至今,汝城县相继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其周边引进并新建扶贫车间四十二家,累计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上万人次,实现就近就业。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汝城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安置点的就业扶持车间如一枝红杏,破墙而出,绽放着迷人的芬芳,正濡染着这片红色的土地。

阳光轻轻地洒在大地上,安置点的就业扶持车间那些忙碌的身影如同春天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曲劳动的赞歌。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将充满希望的春天交响曲奏响。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朱爽生

编辑:沈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7/62/136808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