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开的省两会上,省人大常委会推出的预算审查App成为省人大代表们的“智能助手”。该软件用大量的数据和丰富的图表,解决了预算审查“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难题。
预算审查App是省人大常委会建设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的重要一招。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工作要求,利用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的“智能”,提高预算审查监督的“质效”,“联”起了民意与监督,管住管好政府“钱袋子”,切实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践行到预算审查监督的全流程、各环节。
审得准、督得实
登录湖南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预算审查、预算执行、决算审查等功能模块清晰地映入眼帘;点击“意见箱”,人大代表可以实现对预决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等进行在线审查。
“代表们还可以结合数据的查询、初审意见、财政部门整改意见等情况随时提交审查意见。”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2022年7月1日,湖南联网监督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算审查监督制度的有益探索。近年来,平台功能不断完善,不仅实现了与“湖南智慧人大”平台的无缝对接、用户同步,还借鉴学习外省经验,升级了智能化指标体系。
平台建立后,湖南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从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从线下监督转变为线上持续跟踪监测与线下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监督模式,从“大水漫灌式”监督转变为“精准滴灌式”监督,真正做到了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确保审得准、督得实。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从“内”到“外”持续改善提升联网平台建设。下发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分别在湖南大学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建设人大预算监督研究基地;开展全省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平台建设情况交叉检查……当前,省市县三级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新平台已基本建成,实现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形成全省“一盘棋”“一张网”。
联得上、靠得住
如果说“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是构造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的“骨架”,海量庞大的数据便是平台的“骨血”。
“一个‘联’字始终贯穿平台建设始终,联好数据入口关是重中之重。”省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联”什么?在业务要求的时间节点,接收政府部门报送的报表和信息,如政府预决算报表、预算调整、执行报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审计查出问题与整改清单等。
怎么“联”?通过系统接口对接的方式,政府部门按要求将实时动态的业务数据进行主动推送;省人大常委会动态梳理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审查监督指标进行补充。各级人大常委会主动对接财政部门的预算指标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并要求财政部门将数据及时推送到平台。
“联”了以后干什么?以审查监督结果得到应用为“联”的成效。比如,平台对2024年部门预算审查中反映的近100个问题和疑点,省财政厅和省一级预算单位进行一一反馈处理,个别赤字预算通过增收减支做到收支平衡,赢得省人大代表的理解支持,预算报告以99.46%的高票获得通过。
当前,省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和14个市州的平台都联通了财政、审计、税务、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的数据。据统计,省级平台和预算审查监督App涵盖了近5年数据信息,包括2万余张报表、近210万条数据。这些“靠得住”的海量数据,为开展预算决算审查和预算执行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筑牢了智能审查的根基。
用得深、用得好
预算联网审查监督平台,基础在联、关键在用。
平台搭建了“我要看、我要审、我要督”三大工作台,对原有的联网查询统计、综合分析功能进行了整合和提升,精准回答了“怎么看”“怎么审”“怎么督”三个问题。
“不仅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同时提升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内容的详实性和时效性,更好地服务代表依法履行预算审查监督职责。”省人大常委会预工委预算审查处负责同志表示。
针对代表反映突出的预算审查“看不懂、审不清、督不实”的痛点问题,平台精准发力、逐一突破。
开发预算联网监督系统App,不定期向代表推送预算执行、预决算审查监督等信息资料,相关数据以折线图、柱状图等多种图表直观展示。一图读懂预算、政策法规等辅助资料,把复杂难懂的数据和审查结果鲜活生动地呈现给代表,为代表审查预算节约大量时间,提高了审查效率。
“通过App,报表数据一目了然,我这个非财政专业的代表也能看懂。”省人大代表、邵阳市双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文伟对此点赞。
此外,充分运用预算审查监督平台发现问题、反馈并处理问题。比如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审查时,充分发挥联网监督平台作用,通过梳理的法律法规,依法找到定量定性审查监督点,运用平台对预算报告和草案编制进行智能化审查,并自动生成智能审查专报,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提高审查监督时效和实效。
对于实时监控发现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督促各责任部门做出整改和反馈,极大地提高各责任部门的法治意识,提高了预算使用绩效,促进了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效率性。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奕樊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