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抒怀 王嫣 任晔 湘潭报道
儿时的一场意外车祸,让他高位截肢,只能与轮椅为伴。
小学时,由于骨骼生长过快,骨刺过尖过长,无奈再次手术截短磨骨。从此,他再也无法穿上假肢。
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并未就此气馁,而是凭着过人的毅力,学会了用双手“行走”,在求学路上勇敢追梦。
今年19岁的彭兰溪,是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二的一名学生。在老师、同学眼中,他乐观坚韧、积极向上,用灿烂的笑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学期间,彭兰溪选择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在学校里,他认真学习、潜心钻研,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未来,他想用双手研发出智能假肢,让那些和自己情况相似的人,重新找回希望的曙光。
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他是新时代的闪光少年,用双手“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近日,记者前往湘潭,在湖南科技大学,用镜头记录下了彭兰溪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动人瞬间。
2024年3月下旬的一天,伴随着一声春雷,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在湖南科技大学的校道上,彭兰溪身穿雨衣,用手快速地推动着轮椅,朝教室方向“走”去。湿漉漉的校道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远处的车灯映衬着彭兰溪前行的身影,他用力推动轮椅的双臂,在光影中,显得十分醒目。
3月下旬的一天,伴随着一声春雷,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
彭兰溪身穿雨衣,用手快速地推动着轮椅,朝教室方向“走”去。
湿漉漉的校道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远处的车灯映衬着彭兰溪前行的身影,他用力推动轮椅的双臂,在光影中,显得十分醒目。
当天上午10点,湖南科技大学的课堂里,《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正在进行。教室里座无虚席,100多名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彭兰溪也在其中。儿时意外导致高位截肢的他,凭借顽强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求学。此刻,他与同学们一同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下课后的教室依然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兰溪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向着未来蓬勃生长。
上午10点,彭兰溪和同学们最期待的《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如期而至,机器人工程专业的100多名学生围坐在一起,认真地聆听老师讲课。
和往常一样,放眼望去,教室里座无虚席。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彭兰溪正在上课。未来,彭兰溪说想成为一名电子生物装置工程师。
“我们一个坐标系里面有三个轴……”老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讲课,彭兰溪坐在第一排,紧跟老师的思路,时而托腮认真思考,时而拿起笔,及时地记录下知识要点。
湖南科技大学,课后,彭兰溪和同学进行交流。
不知不觉,两节课时间就过去了。“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同学们依次迈着轻快地步伐走出了教室。
听完当天的课程后,彭兰溪对课堂上新学的几个知识点,十分感兴趣,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交流了起来。
下课后兰溪快速“走”出教室。
教室里的人群逐渐散去,彭兰溪用双手支撑着身体,利索地移动向前,“走”出教室。
曾经“行走”对于彭兰溪来说,是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
起初,用手掌练习走路时,他时常摔跤,一年会磨坏6双手套和十几条裤子。
凭着过人的毅力和几年艰苦的训练,终于有一天,彭兰溪做到了,他独立“走”进了教室。
“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依次迈着轻快地步伐走出教室。彭兰溪正用双手熟练地 “行走”在楼梯上。儿时的意外让他高位截肢,起初用手掌练习 “走路” 困难重重,常摔跤,还磨坏不少手套和裤子。但凭借顽强毅力与艰苦训练,他不仅能独立 “走” 进教室,如今上下楼梯速度也可与常人一样。这一画面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用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坚强求学路 。
如今,用双手“行走”,对于彭兰溪来说,已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现在上下楼梯,他的双手能“走”得跟正常人速度一样快。
上午课程结束后,彭兰溪和同学边走变交流,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行走”到走廊上,教学楼内刚下课的学生们都来到了出口处,学生们有序地走出教学楼。
人群中,彭兰溪和同学们边走边交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彭兰溪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周边的游泳馆。虽然儿时高位截肢,但自小学一年级偶然学会了游泳,他便从未停止对自己体能的锻炼。如今,他每隔一天便会来到泳池,每次游上约2000米,这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周二下午2点,彭兰溪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周边的游泳馆。
小学一年级时,彭兰溪在玩水的过程中偶然间学会了游泳,从此游泳便成了他锻炼和放松最好的方式。
如今,正常情况下,每隔一天他都会游一次泳,每次要游2000米左右。
泳池边,他双手伸直朝下,双脚向后用力一蹬,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扑通”,他纵身跃入水中。他动作娴熟,划水、蹬腿,一气呵成,连续游了1500米,完成了30个来回。在水的世界里,他尽情享受着自由与放松,身体的束缚似乎在这一刻都已消散。他用每一次与水的相拥,书写着顽强与乐观,展现出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姿态。
双手伸直朝下,双脚向后蹬,“扑通”一声,彭兰溪纵身跃入水中。
彭兰溪说,他很喜欢水下自由、放松的感觉。那天,彭兰溪连续游了1500米,30个来回。
谈及为何喜欢游泳,彭兰溪坦言,无论是篮球、羽毛球,还是乒乓球,都需要麻烦身边的同学,怕同学看到自己的身体条件放不开,打得不尽兴,而游泳不会麻烦、干扰其他人太多,因此游泳成为了自己日常运动的一个最佳选项。
兰溪走在校园里。
游完泳后,彭兰溪和往常一样,前往实验室做实验。
他说,自己在大学里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而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
在兰溪工作室里,彭兰溪正跟随指导老师陈祖国,全神贯注地投入实验。工作室宽敞明亮,摆放着无人机、3D打印机和机器人等前沿设备,五张长桌依次排列,整齐而有序。儿时的一场意外让他高位截肢,深知肢体残缺者对于辅助设备的渴望的他,毅然选择机器人工程专业,立志研发智能假肢,为更多人带去希望与便利。工作室承载着彭兰溪的科技梦想,是他除专业课外的“第二课堂”。
2023年初,兰溪工作室成立,学院内不同年级,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近10名同学聚集在了一起,彭兰溪也加入到了这个集体中来。
每逢闲暇时,彭兰溪都会选择来到这里进行实验。兰溪工作室里摆放着无人机、3D打印机和机器人。
工作室内,5张长桌依次排开。当天,兰溪工作室指导老师陈祖国席地而坐,彭兰溪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做着实验。
实验室兰溪和同学一起组装无人机。
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做实验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间,天色逐渐暗下来,彭兰溪和同学们一起,对无人机进行起飞前的最后调试。
晚上晚自习之后兰溪和同学在学校后街吃宵夜。
夜晚,学校周边的街巷格外热闹,街边小店的灯光次第亮起,粉店、面馆、火锅店、湘菜馆、小超市……走进街巷,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彭兰溪和室友吴苏珉一起来到了熟悉的粉店吃饭。刚端上桌的馄饨与牛肉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在这个热气腾腾的瞬间里,俩人边吃边聊,互相分享最近学习生活上的感受,感受着校园生活最纯粹的美好。
结束了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科技部的例会后,身为副部长的彭兰溪为这天过生日的大一学生冯莲准备了惊喜聚会。当天,头戴生日皇冠的冯莲被同学们围绕着,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对着大家送出的生日蛋糕,许下了新的一岁的愿望。蜡烛火光照亮了每个人灿烂的笑容,现场洋溢着青春的美好与温暖。彭兰溪将自己“一直被爱包围”的感受通过自己的一次次暖心善举传递给其他同学。
晚上9点,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科技部召开例会,安排一周工作,彭兰溪作为学院科技部副部长发言。
会议结束前,彭兰溪和同学们围成一圈,给科技部大一学生冯莲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
蜡烛的火光映照着同学们笑容灿烂的脸庞,大家一起合唱着生日快乐歌,青春的美好感染了彭兰溪,也温暖了在场每一个人。
彭兰溪正在电脑前进行计算机编程训练 ,又是新的一天,午后的阳光正酣,慵懒地洒在彭兰溪身上。正如彭兰溪所说:“困难也没有多可怕,只要努力去尝试,就一定能战胜它。”命运的阴霾,从他开始用双手“行走”的那一刻,早已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一路走来,他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只要你保持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
彭兰溪说,这19年来,自己始终被爱包围着。一路走来,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只要你保持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
心中有阳光,便不惧道阻且长。
又是新的一天,午后的阳光正酣,慵懒地洒在彭兰溪身上。
正如彭兰溪所说:“困难也没有多可怕,只要努力去尝试,就一定能战胜它。”
命运的阴霾,从他开始用双手“行走”的那一刻,早已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相关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杨抒怀 王嫣 任晔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