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苗族挑花,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本期深度影像的主人公,85后苗族青年张春海,是这项技艺的传承人。张春海自幼喜爱挑花,在身边人的质疑与不理解中,四处奔走收集濒临失传的挑花图案。他一针一线绣出文化自信,是今天无数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年轻人的缩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龚子杰 谭苏昕 湘西报道
农历三月初九,湘西乾州农贸市场迎来了五天一次的赶集日。
天还未亮,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此赶一场“热闹”。自家养的鸡鸭、新鲜的蔬菜水果、各式民族服饰......伴随着吆喝声,几位苗族阿婆将挑好的商品放入背篓。
密集的人流间,有一个年轻的身影,穿着一身古朴的苗绣衣裳,背着一只粗布袋。
85后苗族挑花传承人张春海此行的目的,是在集市上寻找一些有价值的老物件。
在一处售卖旧物件的摊位,张春海拿起一双绣花鞋,小心端详。
“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历史都是通过图案传承下来的,每一个挑花的图案都有独特的含义,是苗族的‘无字史书’。”自幼看着奶奶挑花的张春海耳濡目染,对苗族挑花简洁质朴的图案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常年奔走在湘西各地,收集老人们传下来的挑花图案。
一次下乡采风时,一个阿婆将自己母亲传下来的一条背带送给张春海。“我们的子女都不用这些老东西了。”阿婆的话让张春海深受触动,自此,他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民间挑花的“抢救”中。
“春海,快来看看我这款式,怎么样?”张春海是这里的许多摊主的熟客。这位年轻的绣花小伙,低调又安静,大伙儿公认他手艺好。
谈笑间,摊主将一顶女式的绣花帽戴在张春海的头上。
“好男儿学女红?”起初,张春海对挑花的热爱,遭到了身边人的质疑。面对质疑,张春海没有退缩,“如果这项技艺现在没有人去做的话,以后更难以被人熟知。”
心中的责任感,成为了张春海坚守初心的动力。
2015年,张春海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吉首,在自己家中成立了工作室——“春海苗族挑花艺术馆”。
面向大山,他每日将大半天的时间沉浸于挑花创作中。在工作室里,张春海拿出在集市上收集到的苗服,对照着服装上的挑花图案,开始了自己的新构想。
挑花并非一件易事。
挑花一般无底稿,这便要凭手艺人一手的好技艺:每一次下针都要计算好下一次落针的位置、纱的数量以及相应的格子数,需要很强的恒心和毅力,正所谓“守艺”。
技艺成熟的挑花图案匀称,内外两面皆有观赏价值。作为缝在衣物上的标记物,挑花的许多图案都被赋予了故事。同时,挑花人将个人深刻的情绪留在成布上,建立起苗族独特的挑花风格,故有了“韵味”。
张春海介绍,如今常见的挑花图案纹样有六十多种,如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牡丹花、枫叶、鲤鱼跳龙门、蝴蝶戏花等。根据花种和元素创作,需要用线从中心向周边展开,完成立体图案的构建。
每幅作品,或大或小,正因纯手工制作,基本都需要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近年来,张春海开始与附近的学校合作,免费招收学徒挑花技艺。“非遗文化的未来,离不开年轻人的热爱与奔赴。”
这两名学徒来自湘西职院服装专业,课余时间,他们会来到张春海的工作室中学习。
17岁的滕念彤自信又开朗,她因挑花这门手艺获得了大大小小许多奖项,“荣誉证书并不是证明我有多优秀,但证明了我在校期间没有虚度光阴。”
两年来,他们的技术进步迅速,而更让张春海感到欣慰的是,他们都决定在毕业后继续跟他学习挑花,并将挑花融入他们专业学习的服装设计中。
张春海打破了传统苗族挑花的固有形式,将图案元素进行二次创作,同时采取私人订制形式,给客户更多元的选择。这些经他研制的文创产品,使传统图案焕发了时代光彩,符合当下审美潮流,别致走俏的文创产品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
在乾州古城的繁华地带,张春海开了两家挑花服装店,一家主攻女装,另一家专卖童装。店内还搭配着各式配饰:手提包、耳环、发簪......
在旅游旺季,两家门店的日收入额能破万,而更多时候,游客们只是匆匆经过他的店门口。
一方小小的挑花,不仅是一项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弘扬。
“从文化坚守到文化自信,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张春海坦言,非遗传承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业,大多数坚守非遗传承的手艺人都很清贫、很孤独,甚至很无奈。
发自内心地热爱,对手艺的责任感,对民族浓厚的情怀,带着种种美好情愫,他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如今,在“绣花功夫”的代代传承中,张春海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苗族挑花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守住这项非遗传统技艺的精细与韵味。而他,将继续在一针一线中“绣出”文化自信。
来源:红网
作者: 龚子杰 谭苏昕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